企业的属性是什么?似乎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企业当然是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啦。但这其实仅仅是企业属性的一个方面,如果从员工成长的角度上说,或是从企业文化的建设角度上说,企业其实还应该成为一所学校。这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当然就要不断地实现业务、技术及管理层面的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努力都是要依赖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就要求企业员工必须时刻强化自身的学习意识。在企业管理的理念中,有一个时尚的说法——要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和我这里所说的“学校”其实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学校的说法更通俗些罢了。
企业为什么必须办成学校?这是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这是企业别无选择的生存需要,市场竞争如此惨烈,市场环境如此变化莫测,要求企业必须坚持持续创新。这种创新不能够仅仅是企业老板及少数管理精英的事情,必须形成全员创新的局面。每个员工都要从自身岗位的实际出发,根据及时捕捉到的客户内在需求,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流程,持续提升企业的产品及服务的品质,因此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其次,这也是每个员工自身成长的客观需要。一个员工选择一个企业,能够按时足额获得经济报酬固然重要,而更为重要的却是能够在从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不断实现自己的职业意识和文化理念的更新,从而实现自己的快速成长。
这其实是决定员工长远利益的更重要的方面,如果员工在一个企业中工作了几年,尽管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但在意识和技能上却和当初应聘入职时没有太大的起色。那样的话,这个员工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所收获的就是“零成长”,这种代价对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伤害未免太大了,因为这一位着员工在这个企业中的几年失去了自己的未来。这样的企业就是一个对员工利益根本不负责任的企业,它的企业凝聚力必定是很低的,真正有眼光、看长远、图发展的员工,是不可能在这样的企业中浪费青春的。因此,一个企业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必须要重视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及员工的职业成长,而将企业办成一所学校,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怎样成为学校?既然注重学习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双赢选择,企业在自身的发展模式上就应该自觉地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这方面,切实帮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就应该成为企业各级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同时企业中的学习当然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学习有着许多的不同,最为重要的区别就是必须将学习紧密围绕着岗位职责的适应与创新来进行。这里所强调的学习,不是以提高应试能力为目的的学习,也没有文凭和各种证书作为功利的诱惑。这是一种更重要的实战学习,通过这样一种实践中的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企业的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现实的工作技能,有效提升自身应对复杂局面、寻求解决途径的实际能力。
比如,智虹公司在服务钢铁贸易商群体的过程中,长期延续着为行业客户群体提供金属材料供求信息发布和定向传播这样一种服务模式。但由于国际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客户有了更多的服务选择,以往对供求信息传统的服务方式依赖如今明显减弱了。面对这种客户需求的变化,智虹必须作出及时的调整。一方面及时将原有的服务模式向网络服务上转移;一方面针对相当一部分客户适应网络环境能力较差的实际,推出帮助客户进行信息化管理升级、实现网络营销模式再造的增值服务组合。这种应变显然是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但如果我们的员工不能适应相应的岗位职责的调整,不能及时学习和掌握这种新的服务模式所必须的相关技能,这样一种服务战略的调整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对于一个企业说来,总不能调整一次服务战略、实现一次服务升级,就淘汰一批老员工、招收一批具备相应岗位技能条件的新人加盟吧?惟一的途径就是,在原有服务依然要延续、同时展开新的服务模式的情况下,及时为原有岗位的相应职责添加新的内涵,使原有岗位上的员工在完成原有例行岗位职责的同时,担负起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功能和价值的使命,使之成为同时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化员工。由于我们在较长的时期内不断强化了员工适应新的变化与挑战的能力,同时帮助每个员工通过短期的强化学习、迅速适应新的岗位职责的要求。当然,这些员工很快就实现了岗位技能的升级,保证了公司对客户实施新的增值服务组合战略的顺利实行。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我的体会是:持续的学习能力,是一个企业保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学校式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