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的员工,无论是企业的老板,还是承担具体企业文化建设责任的HR人员,在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尝试时,都必须坚持从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角度出发,这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其中的道理是最清楚不过了,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如果不考虑员工的需求,不是自觉地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全面规划和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框架,企业文化建设则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完全成为了企业老板的华丽外衣,成为形同虚设的表面文章。当然企业文化建设要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不能仅仅是个空洞的口号,应该具有真实具体的内涵。这里试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要使员工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在一个正常运营的企业中,员工上班工作、按月拿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仅仅做到这一条当然不够,员工们的精神需求也是应该得到重视和满足的,比如被尊重的需求,在这方面就是企业文化要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按照人们传统的交往习惯,位高权重的人被人尊重似乎理所当然,而普通员工的自尊需求似乎很容易被人所忽视。其实,任何人在企业中无论职务高低,都有着被人尊重的内在需求,而在一些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地方,企业员工这种基本的内在心理需求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在这些企业中,企业的老板及高管人员下意识的认为,企业每月按时足额给员工发了工资,就完全履行了对员工的义务,员工则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岗位职责,服从各级管理人员的指令,如有差错,轻则斥责处罚,重则下岗开除。这样的劳动关系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而在实际上却蕴含着很大的潜在危机。因为在这种关系状况下,员工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其职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消极的状况,尽管在管理权威的高压之下,也会机械地完成岗位职责,但事实上却不可能发自真心地为企业的利益尽心负责。
在当今的市场条件下,要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要确立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不动摇,光考老板一个人的尽心竭力是不够的,即便再加上各级管理人员的敬业负责也还是不够。还必须有效调动起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成功,这也正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啊。因此,在一些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中,都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比如通过大张旗鼓地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嘉奖、表彰、晋级、选拔培训、向家人致意感谢等手段,让员工的自尊心得到充分地满足。对一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普通员工,也可采取企业内刊宣传、在一些有纪念性的日子送上慰问金或礼品,以资鼓励。这些手段用过去的老话说是思想政治工作,如今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术语,就属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范畴了。也许有些老板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这都是些虚的,不如多发些奖金来得实在。而事实上,奖金等经济手段固然重要,但完全忽略人的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也同样是片面的呀。
要使员工的价值充分得以实现。
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都有着注重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追求的成分存在着,只不过,有的人比较强烈而外露,有的人比较内敛而含蓄。由于这其实是人的一种客观心理需求,因此通过创造合适的氛围和条件,促进员工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就可使员工的心理需求得到极大地满足,从而更自觉地为企业目标的实现发掘自己的更多潜能。由于每个人价值观上的差异,有的人管理能力较强,因此他把不断获得领导的重视,行使更大的管理职权作为自己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向。对于这样的员工,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胆放手让其在更大的管理范围内施展自身的才干,不仅可满足其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更可对其他员工的工作形成积极的激励和促进,企业的利益自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还有些员工可能是适合走专业技术路线的,在他们的眼里,能够得到企业的信任、亲身参与或独自承担企业的一项技术研发的任务,就可能比让他担当一项管理职务或得到一些物资奖励更具激励作用。对待这种类型的员工,则应该用其所长,积极地为其专项技能的发挥创造更大的施展空间。同时,更应该注重多为其技术兴趣和专长不断创造一些充电学习的机会,使其在专业技能的成长轨道上具有更好的发展。
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绝非以往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动员、作报告、表决心那么简单。而是要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情况,在充分了解其价值追求的个性化情况之后,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激励手段,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啊。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绝不是企业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它与企业中的所有人、所有的部门都密切相关。只有形成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才会在企业中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