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复杂人”
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薛恩考察了上述几种对人性的假设后指出:人类的最大需求并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时、因地面异的。不可能有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有纯粹的社会人或成就人(“自我实现的人”),实际存在的,只是在各种情况下采取不同反应的“复杂人”。于是,他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复杂人”。此后,莫尔斯和洛希在1970 年发表《超Y 理论》,1974年出版《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也提出了这种新的人性的假设。他们认为: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都不能适用于一切人。一方面,人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各方面不一样;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时间、地点、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因此,人是“复杂人”而不单纯是某一种人。
“复杂人”的要点是:(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人工作组织的,而且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2)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这就是说,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例如,一个人在工作单位可能落落寡欢,但却在业余活动或非正式群体中使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1.5 “唯物人性论”
唯物人性论并不否认一般的人性,而是将人性看作一个社会范畴、历史范畴。人的本质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纯粹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发展变化着的,因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是发展变化着的。就是说,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进,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动,人的本质也相应地发展、变化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册》,1972年版)
唯物人性论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尊严、自由、地位等,是在同别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实现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我们既主张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和满足,更主张个人对社会尽责任,有所贡献。他认为人的需要使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认为在人的行为链中,需要是行为、活动的原因,也是行为、活动的结果,整个人类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人的需要和人的行为、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性是人的各种本质属性交互规定的表现,它不仅有人的自然属性,也包含人的社会属性,它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2、人的行为与表现
2.1 社会背景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进入社会组织的,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家庭构成、工作年限与资历等。这些方面对说明人的行为有特殊的参照价值,同时也影响和作用于我们的行为方式。
2.1.1年龄与工作年龄与行为最为密切。年龄越大行为越老成,年龄小、阅历短,心狂气燥,行为乖僻。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越不轻易辞换工作。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年龄越大越不容易找到新的工作:二是在一个机构工作年资越深,升迁、晋级的机会相对越大:三是年事增长,欲求生活安定,闯荡、创业的精力和心志都有所减退。度有人认为:年龄越大,绩效越差,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技能特别是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都有所减退;而且,长期工作会滋生厌倦情绪,丧失兴趣和动机,导致绩效下降。然而近来有些研究否定了上述观点。分析表明:工作绩效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其原因在于,虽然体力随年龄有所下降,但实际上许多工作并不需要很快的速度或很强的体力,而是更需要经验和熟练的技能,于是年资高的人正好弥补了体力的不足。年龄与工作满足感呈正相关。然而,这种关系似乎只适用于传统模式的企业。近来,科技的急速发展改变了许多企业、组织的人事结构和技术结构。在这些现代型企业里,新型技术的要求使某些人的传统工作技能失去用武之地,老龄员工的工作满足感自然有所下降。2.1.2性别有些研究表明:男性权力欲较强,对成功的期望较高,而女性则比较容易屈从权力。但这种性别差异对于工作表现来说并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女性就业越来越普遍,男女性别工作角色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但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工作绩效因男女同工时代的到来而下降。这一点有力地说明性别与工作表现无关。同样,研究证据还表明,性别与工作满足感也没有显著相关。许多研究一致表明:女性出勤率明显低于男性。然而,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不在于工作角色本身,而是在于整个社会生活角色的差别。众所周知,即使在现代社会,女性仍然担负着传统的照料家庭的责任,各种家务仍然按传统方式分派给女性,加之生育和照顾子女,使她们在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多重义务,只得从工作中分身。当然,这种现象只限于既往历史,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要看社会的发展。不过,在性别与辞职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并没有明朗的结论。有些研究认为女性辞职率高,而有些研究则认为辞职行为没有性别差异。看来,这个问题涉及的具体实际情形错综复杂,导致理论分歧,故而有待进一步探讨。2.1.3 婚姻状况对行为的影响已婚员工的出勤率高,辞职率低,工作满足感高。相关性研究作出的推测性解释是:婚姻增强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使得一个人赋予稳定的工作更高的价值和重要性。当然,也存在另外的推测性解释:容易满足且循规蹈矩的人,本身就可能结婚。目前看来,由于研究只是就相关程度进行推测,我们还不能判定谁是因、谁是果,甚至不能断定是否有因果关系。2.1.4 家庭构成不同的家庭结构,比如,有几个孩子,抚养几个老人等,对员工的工作不无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孩子越多的员工,出勤率越低,尤其是女性职工。然而,在另一方面,研究也一致表明:抚养的人数越多,员工的工作满足感越高。这可能是人们从自己的工作结果中看到自身的价值所致。抚养人数越多,责任就越重大,工作的意义就越显得很突出,而一旦通过工作实现了责任,也就越使人获得满足。2.1.5 工作年限工作年限也是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背景:如果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那么工作年限长短对工作绩效并没有什么影响。这对于论资排辈、按年头定薪水的做法,无疑是重要的否定。然而,在工作年限与出勤率的关系上,结论是明朗的:工作年限越长,旷工率越低。工作年限几乎是说明出勤率与工时损失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类似的是,工作年限与辞职行为也呈负相关:工作年头越长,越不太可能辞职。这同样也是解释辞职行为的最重要因素。鉴于这种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工作的年限来推断他以后工作变动的可能性。2.2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能力。能力是从事各种活动、适应生存所必需且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2.1 智力指从事心智活动的能力,也称智能,包括基本常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算术能力、概括能力、语文能力、记忆力,以及其他有关活动操作和空间认知的能力。不同的工作对智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工作性质与员工的能力之间找到最佳配置,便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和人事潜能。把较高能力的员工安置在对能力需求较低的职位,会挫伤人的积极性,使人丧失动机、兴趣,结果既浪费人才,又降低工作绩效。反之,在高能力要求的职位上安置低能者,既不能保证工作的完成,又使人遭受挫折,使之体验到无能和自卑。另外,能力是提职、晋级的依据之一。把称职的人提拔到合适的岗位,是充分利用组织人事资源,提高生产率的明智之举。具体说来,组织领导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会计需要很好的算术能力;市场调研员则需要出色的归纳、推理能力,以作出市场预测。一般说来,越是处于组织中较高层次的职位,越需要职员具备较高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对于有些例行性、常规性很强的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判断力,这种情况下,工作绩效与智商IQ 的高低无太大关系。2.2.2 体力包括精力、体力、肢体灵活性、躯体平衡性等。2.2.3 知识和技能知识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而能力则是概括化的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定型,但知识和技能却可以不断积累。这对于组织管理有重要的启示。尽管人的能力有限,有高低大小之分,但人却可以不断学习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在科学技术、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不断提高组织、企业的整体文化技术素质,是保证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2.3 气质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哪种体液占主导成分,便形成哪种气质。气质是由神经活动特点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和时间方面的特性。故而有四种气质类型,每种气质都有其对应的行为风格。虽然四种体液比例的概念并不合乎现代医学的认识,但以这种象征性的名义产生的对人的分类,却有合理性:
多血质(血液):活泼,敏感,乐观,适应性强;粘液质(粘液):迟缓,反应淡漠,耐受性强;胆汁质(黄胆汁):冲动,暴躁,兴奋,反应强;抑郁质(黑胆汁):抑郁,脆弱,孤僻,体验性强。巴甫洛夫用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抑制性的“强度”以及这两种过程之间的“平衡性”和转换的“灵活性”,说明了四种气质类型,它们正好对应于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多血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粘液质;冲动型:强、不平衡——胆汁质;弱型:弱——抑郁质。实际上大多数人是不同类型的混合,或介于某些类型之间。而且,每种气质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多血质的人机敏灵活,适应性强,但兴趣易转移,耐力差;冲动型的人冒失,但热情直爽,爆发力强;抑郁质者耐受力差,易疲劳,但谨慎细致,观察力敏锐。总之,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故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相适应的一些工作,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这对于组织的人事安排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