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 认识马斯洛



 --《马斯洛传》译者后记

  我曾经在1987年根据马斯洛的几本主要著作,编译出版了《自我实现的人》一书。

  此书在当时很受欢迎……时间过了将近十年,1996年我接到一位陌生青年辗转打来的电话。他说他对马斯洛心理学很感兴趣,而他的哥哥正是看了《自我实现的人》考上了研究生。他还告诉我,北京大学有的书店正在卖这本书,书还是原版,但是定价上面贴了一个纸条,由一块多钱变成了九块多……当时,我正因病卧床,连接电话说话都感到吃力,没有和他说更多的话,更没有精力去追问这书的事。--这本书早已脱销,怎么又开始卖了?但是,他的话却使我感到高兴,我体会到这是自己所做的一件有价值的事。我还预感到,马斯洛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远远没有过时。

  如果要列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无疑应名列前茅。

 马斯洛需求 认识马斯洛
  与弗洛伊德类似,马斯洛是一位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将产生长久影响的天才心理学家。在今天,他的一些思想,有不少人已经逐渐耳熟能详,例如,"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等等。国外有的评论甚至认为,他的有些思想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公众意识的一部分。

  马斯洛心理学在我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1987年,我国曾经有一次"马斯洛热",仅据版权页提供的印数统计,在这次热潮中,马斯洛以及有关马斯洛的书至少售出了五十五万册。

  如果说1987年的"马斯洛热"表达了人们在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中,渴望发挥自身潜能的意向,那么,今天人们对于马斯洛心理学的兴趣则是出于社会转型后,重新认识自我,对自我重新进行定位的需要。

  铁饭碗被打破,潜能发挥从"奢侈品"变成了"生存压力"。关于潜能,不是我们要不要挖掘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挖掘的问题!很简单,你要是不挖掘,你就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

  正如马斯洛所说:"任何人类需要都可以成为涉足科学,从事或深入研究科学的原始动机。科学研究,可以是一种谋生手段,一种取得威望的途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或者是任何神经症需要的满足。"(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科学家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纯"科学家,他们的研究与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没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他们自身的伦理道德、人格修养等,不会有特别的兴趣,也没有理由对他们在这方面有所苛求。但是,对于其研究涉及到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科学家,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以自我实现理论著称的马斯洛,人们自然要追问:"马斯洛自己是自我实现的人吗?""马斯洛自己是怎样发挥潜能的?"

  在我国,尽管人们对马斯洛心理学的热情长盛不衰,但对马斯洛本人的情况却知之甚少。爱德华·霍夫曼的这本《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是迄今为止关于马斯洛的最详细的传记。作者本人就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由于热爱马斯洛心理学,他为写作此书,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历时五年多,采访了二百多人。这不仅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马斯洛传记,也是最具权威性的一本传记。为方便读者阅读这本书,我在此抛砖引玉,谈一谈自己对于各章的体会。

  在第一章"布鲁克林的童年"中,霍夫曼写出了马斯洛童年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尽管霍夫曼非常热爱马斯洛心理学,却没有对马斯洛采取一味盲从的态度。在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毫不回避地记录了马斯洛的一些问题,包括这一章中马斯洛与他的母亲的关系问题。也许在对待母亲的问题上,马斯洛可能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甚至责难,但是,正是这样的问题,这就使我们能够逐渐走近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马斯洛。也就是从这一章,我们已经可以醒悟,马斯洛日后何以会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在马斯洛那里的确难以解释。

  在第二章"心智的奋斗"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开始学习心理学,最早打动他的,竟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初马斯洛是如何认识贝莎的。贝莎是马斯洛第一个约会的女性,也是他白头到老的伴侣。我曾经就马斯洛的恋爱观和婚姻生活向作者霍夫曼提出疑问,他回答说:据他了解,马斯洛的确不象好些著名心理学家那样追逐女性。

  在第三章"一个心理学家的诞生"和以下好些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不少关于美国大学的情况。如果是对美国大学的单纯的介绍,也许不会引起人们这样大的兴趣,但是,围绕马斯洛的经历来介绍,读起来就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二战前后的美国,马斯洛在极大的生存压力下,在事业上迅速地成长起来。

  马斯洛心理学自身的特点,很难使人想到他早年的学术背景,他原来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在第四章"喜欢与猴子打交道的男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对猴子进行实验研究。马斯洛设计的对猴子的研究,十分有趣。在这一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为了取得双博士学位,他如何进医学院学习,他学医时的一些感受独特而有趣。

  经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测试,当年马斯洛的智商高达195!他当时为此颇有些得意。马斯洛对于性行为的研究,也许会同样出乎人们的意料。在第五章"性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探索"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马斯洛与著名性学家金西的一段交往。马斯洛原来在性学方面,也有着开拓性的建树。马斯洛在性行为研究中乐意以女性作研究对象。他的动机并非完全出自科学研究,多年之后,他曾坦率承认,当时他还很年轻,会见女性能给他一种新鲜而刺激的感觉。

  第六章"在心理学世界的中心",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或者哲学爱好者,你将在这一章中发现众多熟悉的名字,包括霍妮、弗洛姆、阿德勒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纽约,群星灿烂,欧洲的许多著名学者,为逃避纳粹的迫害,集聚在那里,这对于求知欲极强的马斯洛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可以说,马斯洛之所以来日能够硕果累累,与他有机会与这些出类拔萃的智者交流不无关系。

  在第七章"与黑脚印第安人共度田园时光"中,你将随着马斯洛走进加拿大土著印第安人的家园,聆听他们悠长的牧歌,体会他们善良而淳朴的心灵。这是马斯洛的职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实地调查。看了这一章,你或许会对马斯洛心理学所具有的某些微妙而明朗的气质有所感悟。

  在第八章"布鲁克林大学的革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既教书,又教人,既搞研究,又搞咨询。马斯洛为何会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不光是思想,他的行为也能够给人以许多启迪。现在,中国的大学几乎都有了心理咨询机构,马斯洛看来是大学里最早搞这种活动的老师之一。

  在第九章"自我实现之光"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论,如何萌发了研究自我实现者的灵感。马斯洛的两位老师露丝·本尼迪克特和马克斯·韦特海默如何影响了他。

  在我国,"文人下海"曾经是热闹一时的话题。也许出乎读者意料的是,由于身体欠佳,马斯洛也曾经有过一年时间的"下岗"。在第十章"加尼福利亚的插曲"中,我们可以读到马斯洛在普里山顿制桶公司时的一些独特感受。面对商界的尔虞我诈,一位思想家似乎也可以做到大事清楚,小事也不糊涂。这一段"插曲"出人预料,但又使人感到新颖而贴近。

  第十一章"重返布鲁克林大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是如何发表他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的。本章关于自我实现理论发表前后的介绍,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与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相应,马斯洛还深刻地批判了权力主义。

  在第十二章"布兰代斯大学的开拓"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当上了心理系系主任,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与赫伯特·马尔库塞、刘易斯·科塞等著名学者的交往。根据他的理论,如果能够使自尊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将有利于自我实现,因此,他常常有意夸奖他的朋友们。

  马斯洛受到指责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认为他具有"精英意识"。在第十三章"失望与新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与自己研究生之间的微妙关系。马斯洛错了吗?是他功成名就之后发生了变化?或者,这里体现了人类的两难境地?其实,马斯洛体验到的矛盾,我们好多人都有所体验。

  在第十四章"墨西哥的慢节奏"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的唯一的一次出国生活。与墨西哥学者的交往,使他思考在不同文化下自我实现的不同途径问题。在墨西哥的生活的节奏虽慢,但他那天才的头脑仍然在不停地运转。

  在第十五章"开明的管理者、神秘主义者和企业家"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是如何

  关心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从马斯洛与美国实业界的关系,我们可以体会到抽象的学术理论如何也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另外,在我国,气功热、特异功能热等历久不衰,在美国,也有类似情况,那么,马斯洛对此又是持什么态度呢?

  在第十六章"艰难前行的反传统文化勇士"中,马斯洛与格式塔心理治疗大师皮尔斯短兵相接,面对面地发生了戏剧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冲突?谁是谁非?

  由于对传统科学的激烈批评,马斯洛多次梦见自己被心理学学会开除,然而,他却被选举为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在第十七章"加里福尼亚的拯救:‘死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对于死亡的独特看法,以及关于"死后生活"的特异感受。尽管死亡临近,马斯洛仍然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和思考,仍然不断有闪光的东西。他赞同安乐死,自己刚好是因心脏病猝发而突然倒下。

  我研究马斯洛心理学多年,从他的著作中获益非浅。我是后来才读到这本传记的,读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加了对马斯洛思想的了解,至于马斯洛这个人,我想起了他在1970年5月7日写的一篇日记,这也许是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日记,过了不久,1970年6月8日他就与世长辞。他写道:

  "我从我的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那里,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超越性动机中所获甚多,他们的优点现在我也具有。"马斯洛这段话,几乎可以用来概括他的一生。这段话,也给人以乐观精神与信心。的确,自我实现是每个人都有的"做人的权利",是马斯洛的权利,也是我们大家的权利。我毫不怀疑地认为,任何愿意了解马斯洛的人,都会从这本传记中得到宝贵的启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9585.html

更多阅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七层次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arold Maslow 1908.4-1970.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犹太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主要载于他1954年出版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六层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案例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有五个层次,但实际上在马斯洛晚年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在“自我实现的需求”的基础上,还有一层是“自我超越的需求”。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其实是一个不健康的理论,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马斯洛七层次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图所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他是智商高达194的天才,伟大的先知。他没有美学专著,其美

声明:《马斯洛需求 认识马斯洛》为网友春风十里不如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