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科技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从民间走向官方,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今天,民间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仍然不可忽视。这是由于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成果,培育创新人才,而且能提升社会创新素质,夯实国家创新基础。
我国民间创新力量是一个庞大的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他们凭着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自主选题,自筹经费,自由探索,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知疲倦、生生不息地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与创新、创业活动,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间非职务发明占专利总量的61%以上,是民间创新力量撑起了我国专利事业发展的大片蓝天。据全国工商联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5%的新产品、65%的发明专利是由民营中小企业创造的。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80%。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仅占用全市30%的科技资源的条件下,却创造出70%的科技成果。
我国一些来自民间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如李登海首创的杂交玉米育种技术,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及王码数字系列,邓国顺、成晓华发明的闪存盘,李福书创造的具有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王维春培育出肉用山羊—“亚洲第一羊”,渠玉芝发明的渠氏超导热管技术,女企业家郭春燕用自己的一项专利技术缔造一个产业,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革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民王衡发明多项地下水害堵漏技术,工人韩明明发明金属检测与自动除铁新技术,乡镇企业家李官奇发明大豆蛋白纤维,中医曹修山研究成功治疗艾滋病中药等,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民间科技创新力量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随着科学普及的深入开展和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我国民间创新活动将不断扩大,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