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燧取火,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能利用
古人取火最初是利用自然火种,继之是摩擦取火和燧石取火,再进一步,则是利用太阳能取火。
周代,我国人民发明并使用了“阳燧”,即凹面镜。阳燧也称“夫燧”。原来称取火的工具为燧,所以“阳燧”的意思就是利用太阳光来取火的工具。《周礼·秋官司寇》说:“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 说明在西周时期,就有负责以阳燧取火的官员。《周礼·疏》中说:“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阳燧,取火于木,为木燧者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故阳燧见燃而为火。”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发现了当时人们取火使用的工具——阳燧。这是虢国太子墓中的一件陪葬品,形状是一面圆形凹面铜镜,直径7.5公分,使用时间为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代。这说明在那个时代生活在我们三门峡地域的祖先,已经创造出利用太阳能取火的工具。在世界上许多民族还在钻木取火、摩擦或击石取火的时代,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已经发明了利用太阳能取火的工具,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件阳燧制作得十分精美,正面为银白色,虽有些斑痕,但表面十分光洁,正面的背面有鼻形钮,钮旁铸有两只斑斓猛虎、双头虺龙和鸷鸟的图案。画面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显示了当时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水平。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也说:“阳燧面洼(凹),向日照之,光皆向内,离镜一二寸聚为一点,大如麻椒,着物则火。”
公元前5世纪,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墨翟根据光的传递和运行规律,对光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平面凸面、凹面镜成像的理论,特别是对凹面镜阳燧聚集阳光取火的研究有了很高的见解,他当时已注意到凹面镜球心和焦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古代利用阳燧取火的方法,一说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置艾绒之类,遇光即能燃火;另一说是用铜制的凹面镜向着日光取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今收藏着一件汉代阳燧。它直径8.3厘米,厚0.3厘米,用青铜铸造而成,很像一面小铜镜。这件阳燧有一个非常光滑的凹球面,可以将太阳射来的光线反射聚成一个焦点。《墨经》中曾把凹面镜的焦点称为中燧。这表明,周代人们对利用太阳能取火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跨时代的革命,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原始人类一般都居住在洞穴之中,由于没有火,抵挡不了严寒的侵袭,吃着生冷的食物,在漫漫黑夜中忍受着生活的煎熬。因此,他们也就迫切需要火。但那时他们需要的火主要来自于天火。他们从雷电、火山爆发、森林起火中取得火种,保存起来,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利用火的力量服务自己。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学会了钻木取火、摩擦取火以及后来发明的阳燧取火工具。直到1827年英国的制药师华尔克制造出摩擦火柴后,人类才告别了原始的取火方式。我们的祖先用阳燧取火的方式比用火柴取火早了2600多年。 “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古代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取火。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当磨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发烛”接引得火。所谓“发烛”,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长五、六寸,流硫磺于首,遇火就燃。中国取火之工具,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使用原始的“发烛”,到唐宋年间,发展以松木制成比较精致的“发烛”。《委巷丛谈》:“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磺涂其锐,名曰‘发烛’。”宋以后,又称“火寸”。《清异录·器具》:“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松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即神之;呼‘引火奴”。今遂有贷者,易名‘火寸’”。据说南宋时,就有专造“火寸”的作坊。日本人因此而早时称火柴为“磷寸”。1833年,瑞典人开始用黄磷作磨擦火柴。但黄磷有剧毒,且易自燃,不安全。1855年,有伦塔斯脱姆发明用赤磷代替黄磷,从此有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火柴从1880年起进入中国,当初英国人理查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火柴经营处。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火柴厂“瑞商洋行”。中国第一种生产的火柴的商标印有慈禧半身像,据说出中国第一合火柴时正值慈禧六十大寿。因为火柴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人就称之为“洋火”。
火的使用是一次能源革命,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所以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把火当作神圣之物加以崇拜。在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着祭灶神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农历正月十五晚上还要在村边路上给火神爷送灯,表示光明普照。在举办婚礼的仪式中,有让新娘跨火堆的风俗,意在迎吉纳瑞、驱除邪魔。新郎新娘入洞房时,睡的土坑要用火烧热,表示温暖之意。这足以说明火在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世人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象征着光明、和平、团结、友谊。它既是古代人类对火崇拜的一种遗俗,又是世界人民盼望光明、和平、团结、友谊的心愿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