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赵庆明先生的《明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三大变化》一文。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冲动。下面就把我的一些不够专业也不够深刻的看法如实记录,希望对读者有抛砖引玉的功效。 赵先生在文章中谈了三个点,讲了中国宏观经济在08年必然出现的三个改变。现转述如下: 1、投资增速放缓。2、出口增速放缓。3、消费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好文章就像火柴,往往能点燃读者的大脑。我就被点燃了。所以我写下以下三个争议点,表达我对08的期盼和担忧: 1、从紧货币政策究竟放缓了谁的投资,剥夺了哪些投资受益人的即得利益?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大批房地产从业者的失业。而各地开发商用1500元左右的价格竞标得来的土地,仍在经过一番炒作建设后,以8000元/平米的均价和几万平米数量抛售。从紧的货币政策究竟抑制了中小投资者的流动过剩,还是抑制了大资本持有者们的流动过剩?对资本市场而言,目前的中国企业融资方式仍然在以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为主要方式,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本就薄弱,抑制增速是否也会抑制资本市场的运作,是否会抑制中小股民的投资热情? 以上是第一点想法。担忧是,从紧货币政策对中产阶层的冲击明显是最大的,社会会不会从此进入贫富差异巨大的畸形结构?期盼是,如果固定资产的投机行为得到抑制,也可能意味着那些真正想要住房的人们,终于不用对着天价望而却步了。 2、首先中国出口产值究竟该怎么算?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一片外国投资者离岸经营的热土。究竟中国出口产品中有多少是在为外国股东赚取利润?又有多少财富真正属于中国?巨大的双顺差能否真正说明中国的问题?如果中国抑制出口或降低顺差的措施无法奏效,那么中国会不会成为外国投资者榨取剩余价值的焦土?人民币汇率要增长。但中国百姓就该做开水里的青蛙么?人民币的6%和预计中的10%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巨大,意义深远。但,人民币应该健康增长,不能为了抑制出口而增吧? 以上是第二点思考。担忧是,中国出口和中国制造并不代表中国拥有,我们是否在为他人做嫁衣?当然投资永远是值得欢迎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外国投资者的收益表上薪酬一栏的数字不那么悭吝。期盼是,中国调整出口退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庞大内需的再一次眷顾,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应该现给中国制造者提供方便,而不是把质量最好的卖给国际市场。

3、消费增长的新“亮”点。是不是真的为中国经济健康成长点亮了一盏明灯?消费增长有正常的增长和不健康的增长。简单的说,正常的消费增长主要是由于人民收入增长带动的市场活跃现象。就好比,从前我一个月1000块工资,花掉500我得留下500以备不时之需,而现在我一个月1500块,这样我可以自由支出的金额提高了,消费自然就多了。那么,不正常的增长呢?还是打个比方,我2000块钱工资本来够我吃够我消遣,我还有存下600做储蓄,或者用这600做投资。但现在物价飞涨,我光吃饭花了1500,其他开销又花了500.我的消费是增加了,但我在借钱消费。那这就是不健康的消费增长。预计中的08消费新高潮,究竟会是正常的?还是不健康的?还是留给观众吧。 以上最后一点。担忧是:中国的消费增长确实有可能是由于百姓购买力急剧下降造成的,就目前的物价增速和薪酬增速看,物价指数之高已经足以让人担心了。大多数劳动者的薪酬增长速度并不快。期盼是:08奥运外国人也来消费了。希望中国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中国制造”这个概念扩展到文化领域、体育领域等等领域。希望中国在奥运之后能够复制当年日本、韩国的经济腾飞,而不是澳大利亚的衰退。 以上拙见,伏惟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