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一直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
继8月份涨幅达到6.5%,创近11年新高后,9月份虽然下降为6.2%,有所放缓,但10月份在黄金周、食品价、油价等因素的影响下,又开始出现反弹,再次冲高至6.5%,与8月份创下的新高持平,进入11月份,在食品类价格的再次影响下,我国CPI同比上涨1.9%,较10月份的1.4%,呈现出大幅度增长。
预计今年年底,在国家加大补贴的措施下,CPI会有所回落。但从长期来看,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市场上作为CPI的先行指标,也一直处于持续上涨的态势,特别是10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竟达到今年的顶点。由于传导滞后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会对明年上半年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产生影响,故2008年上半年,我国CPI仍旧高位运行,初步估计年内平均水平会在4.5%以上。
从近期的统计数据来看,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肉禽类价格、油脂类价格、水产品价格、新鲜蔬菜的价格及粮食类价格的上涨。而造成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原因,除疫情等临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农村的生产供给无法满足现有的城市需求,即农村生产效率的增长落后于城市。此外,我国对粮食等食品类方面的进口还不够开放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居民用于购买食品类产品的支出,仍将在其总支出中占比较大的比重。
就我国的资源类产品来说,其价格的不断上涨,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资源类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等的价格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对未来的CPI产生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从我国目前工业品出厂的分项数据来看,未来生产资料中的采掘工业的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仍然会不断地上涨,从而使得生产环节的成本增加,而这种现状最终通过消费反映出来,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又多了一重压力来源,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也将对我国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的压力。
总之,近期CPI上涨的指数,不仅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在增加,也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同时,它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一定程度上CPI指数过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