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本部分,笔者综合分析了在汇率之变与金融放开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潜在的危险。
如前文所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真的如笔者所分析的,给中国的民族制造业施加从产业到金融的双重压力,并互相借势,加之金融全方位放开已经是国际趋势。万一如此,中国经济确实有灭顶之灾的巨大风险存在。也许确有危言耸听之嫌,笔者却希望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好。
那么如何可以避免前文所提出的结果呢?下面仅从四个角度在解决方案方面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是对外尽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以和美元在货币市场形成平等竞争态势。
就如同在美元下跌的时候,虽然中国有将近1.4万亿以美元计的外汇储备,但还是不敢贸然减持美元资产,这种情况是带有国际性的。正因为美元的国际性地位,国际投资与贸易服务均以美元为结算单位,而美元下跌的时候,也不会担心遭遇崩盘的情况,目前中国的国际贸易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体,一旦主要经济体的路被堵死,就只有依靠拉动内需,这才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而要避免这种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的局面就只有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拓宽对外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面。并进而在强势的时候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在颓势的时候不会形成墙倒众人推之势。
将出口与投资的市场重心从美国向其他地区转移,比如同样面临飞速发展的印度等南亚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摆脱中国出口对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的过度依存,定会将此方面的压力稍微缓解。
其次是调整对内外的投资政策导向。
我国刚刚将QFII从10亿美元提高到30亿美元,同时将QDII的进入门槛一降再降,几乎形成了全民赴境外投资的热潮。在笔者看来,QDII的投资舆论在“钱袋子”刚刚稍微充盈了一些的中国老百姓而言甚至是一种蛊惑,关于这个笔者已经在9月9日题为《中国老百姓,不要被QDII忽悠了》的文章中有了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这表面是在提高外资进入的门槛,所显示的政策导向是欢迎外资的进入的,其实还是会陷入被动。外资进入势必要不择手段地压低国内企业的价格,而在得到话语权之后,外方就会通过汇率、市场以及资本等手段将价格抬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逢高抛售。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抑制外资的进入,提高外资进入中国产业市场的门槛,这不仅应该体现在资本的开放程度,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所占有的股权话语权,防止由于外资的参股而失去决策权。
同时鼓励国内的民间投资行为。记得1998年韩国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号召全体国民将存款与所持有的贵金属等都拿出来跟政府共度难关,这很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不应该鼓励百姓贸然向境外投资,也不是把境外投资者进入的门槛放低,让热钱更多地引入国内,而是刚好相反,通过鼓励民间投资来将自主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失去控制。“告诉世界:我们有的是钱”。
虽然这有些闭关甚至逆国际化潮流而动的嫌疑,但在“生死存亡之秋”是难以照顾到别人(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利益的。
而在投资的时候,优惠政策朝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以及三农等方向倾斜,创造更高层次的社会和谐。同时在以政策提供切实的举措、甚至设置专门的部门与相关的政府基金来鼓励或者帮助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加息技术与品牌的提升与塑造,完成从制造业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质的飞跃。形成真正的中国创造“国家队”,组建强大的出口的“航母舰队”。
第三、面对美元降息,人民币加息需要缓行:
在2007年度五次加息之后,人民币的基本利率已经高达3.87%,而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市场已经普遍认为年底与来年将继续加息的进程;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同时美元继续其减息的历程,九月中旬,美国已经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基点至4.75%,继续降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成为市场的呼声,彼消此长之间几乎是同步的。吸引美元的利息因素越来越微乎其微,人民币正在逐步取代美元在利息方面的吸引因素。
与美元之间利息差别的缩小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并对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加息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却会带动外资的涌入并减缓经济发展的动力的效果。这虽然会让中国人很有面子,却埋下了付出巨额代价的伏笔。
第四、加大主权基金的对外投资力度。
最近,主权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成为投资界的热门话题。9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路透社的报道显示,欧洲、北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纷纷发表谈话,表示将抵制类似中国投资公司这样的国家资金在有损于其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进行投资或并购企业。主权财富基金的成立是中国政府努力减少流动性过剩的最新尝试,也是中资企业“走出去”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尝试。然而,西方社会风声鹤唳、怒目相向的态势显示,中国的经济安全势必又增添新的内容。虽然如此,科威特1960年就成立了投资管理局,利用石油收入开展投资,积累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1976年成立的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海外资产价值估计在3000亿至3500亿美元之间,其拥有的资金多达5000亿美元。1981年成立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拥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海外股份、债券和不动产。拥有300亿美元的俄罗斯投资基金开始活跃于欧洲资本市场,但中投公司的资本金与这些兄弟国家的资金量相比,还显得与国家综合实力不相称。
笔者觉得主权基金是代表国家用于资源的控制权的争夺的,非如对冲基金与私募基金那样,追求短期利益。这些代表资本的力量追求的是近期与长期的利益,代表的是上到政府下到投资人的利益。金钱是可以再赚的,也是无限的;而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甚至很多是国家的基石与战略保障,自然会受到被收购国家的反对。因此,主权基金核心目的是从控制权到经营权再到收益权的争夺,而创业团队与管理团队需要为资源的拥有者保护自己的利益,固然如此,也是需要为投资人创造价值的,而且也有一个“泛投资人”的概念,连同他自己与团队都属于这个“泛投资人”的范畴。所以他的核心是要为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而努力的。
当然,金融方面的事情是很难说得清的,更何况笔者人微言轻,很多方面的分析难免挂一漏万,因此仅仅做些分析并在私下里与身边有缘的朋友分享一下罢了,为愿意深入思考的人士提供另一个角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