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平 200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本来是值得庆贺、值得骄傲的年度。全国工业企业获得大面积增收盈利;CPI彻底走出了多年紧缩阴影,上半年曾一度出现难得的略高于3%的良性驱动性指标;国家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在今年前8个月均处于前所未有大好局面。这一切,均应归功于中央政府根据国情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 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国际货币大幅度贬值已经使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被动国际化。大量热钱通过贸易顺差、通过股票市场、通过人民币预期升值兑换、通过地下钱庄、通过房地产市场、通过粮食和粮食加工品出口,不断流入中国。导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仅采取国内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已经不能明显、快速生效。中央政府实际上正在面临着宏观经济调控被动国际化的严峻挑战,这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从未有过的经济调控难题。数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波发生后,我国“以我为主”力挺人民币币值稳定,有效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但这一次,“以我为主”保持经济平衡驱动的难度加大了。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显示,9月指数为121.3,较8月上升4.00点。在预警指数的10个构成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工业企业利润、海关进出口和货币供应M2均呈平稳运行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停留在趋热区间,而财政收入和工业生产指数继续保持过热态势。另有部门预测我国CPI从第四季度开始将继续上走。 国际热钱从去年底开始大量流入中国。今年我国经济过热也一直在伴随月季升温。进入9月之后,事实上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而10月,美联储又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美元币值继续下走。接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开始冲击每桶100美元。 美国不怕美元贬值的基本考虑可能有两点:1,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都是资源消耗型国家。而货币说到底是印刷纸,多印点无非是贬值,贬值的纸币,可以换取更多资源消耗型国家的宝贵资源。2,美国一直期待人民币放开汇率,这个国家拥有许多成熟的风险基金善于进出各国金融市场投机盈利。美国已经不屑于资源型传统制造业的产值收入。 在被动国际化宏观调控形势下,我国面临着3难: 一是只靠国家调控短期消除资本市场的泡沫很难。 二是只靠国家调控抑制CPI反弹很难。 三是只靠国家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很难。而放开汇率或升值过快,又可造成投机美元大量回流,导致经济急剧紧缩。 上述3难集中到一点,即只靠国家调控抑制通胀很难、很难。 面对上述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国经济保持良性发展或良性通胀局面只剩下一条路:需要上下动员,凝聚国内所有力量坚决抑制过剩产能投资;需要上下动员,凝聚国内所有力量坚决抵制并减少低附加值资源性产品大量出口,尤其是粮食和粮食加工品出口;需要上下动员,凝聚国内所有力量坚决抵制房价上涨和普通消费物价上涨并保持充足的市场供应。可以预见:只要能挺住一年多时间,最后经济亏损的将不是中国,而是利用热钱玩火的那方! (请推荐此稿,广泛传播!) 胡志平2007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