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 在省政协新农村建设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安徽新农村建设要根据安徽的省情,体现安徽的特点,确立符合安徽实际的目标,解决好安徽农村的实际问题。
一、重视研究解决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带来的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
从蚌埠市来看,全市农村外出人口达到50万,约占农村人口总数260万的19.1%,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20个亿。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劳务输出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从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为主。我在怀远曹河村调研时发现,该村一农户户主48岁,夫妻两人在家,三个女儿全部外出,最小的15岁。二是从地域结构上看,边远地区外出数量要高于市郊、县郊。郊区农民凭借地域优势,可以有更多挣钱的机会。而万福镇4.8万人,外出达1万多,几近三分之一。这一特点实际说明我们这个城市缺乏足够的经济辐射力。
在充分肯定劳务经济对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
1、农村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经济落后的地方,老龄化的表现形态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我们这里大量青年人外出,农村空巢家庭急剧增加,对现有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万福镇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原来在农村推行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现在基本上成了一纸空文,他认为,农村养老只能寄希望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农村留守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社会准备远远不够。一是农村学校对留守子女教育经验准备不足,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怎样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二是留守家庭对隔代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对子女的监护责任交给了老人,而老人只能照顾子女日常起居;三是基层组织面对这个问题也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去年在五河县调研时,一位村支书十分头疼于村里两个孩子怎么教育,学校管不了,家里更管不了,没办法请派出所出面搞一下警示教育。如果放任不管,过不了几年就会形成新的治安隐患。
3、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去年在五河调研时,一个村里发生盗窃未遂案件。一户老人与儿子比邻而居,儿子与媳妇锁上门外出打工。夜里两个小偷去撬门,老人浑然不觉,被联防队员发现,撵跑了,没逮着,因为联防队员都不年轻,撵不上。这种情况并不特殊。为此,我市近年来在打造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经费和人力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难以解决。
4、县域经济的发展遇到人力资源的难题。市政协经济委在固镇县调研时发现,一些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竟然在本地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此外,农业科技的传播、文化教育乃至医卫事业的发展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有文化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受阻是自不待言的。
综上所述,农村人口流动在开放的社会中是正常的,但必须适度控制。过度的人口流动,必然导致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失调。人口结构的失调、家庭结构的失调、经济结构的失调,都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背离的,我们不能不审慎对待。
二、关于我省各级财政对新农合投入比例问题。这个问题在调研报告中已经提出,但有必要作进一步说明。
说明一,怀远县06年开始试点。05年县本级财政收入是2.4亿,财政供给人员每年须支出2.3亿以上,目前机关人员工资的前三项仍不能发给。在这种情况下,05年县政府仍然保证了525万资金打入新农合专户。在蚌埠三个县中,怀远县财政状况还算是最好的。市级财政状况也是十分困难的。05年,市本级财政收入为28.9亿,可用财力仅为6.14亿,人均位列全省第11位。05年,市财政对怀远县新农合的投入263万准时到位。从明年开始,省市县的投入要再增加5元,届时市级财政每年要拿出800万以上,而三县则每年要拿出1400万。市县的财政压力由此可见一般。
说明二,中央七部委文件明确指出,“地方财政增加的合作医疗补助经费,应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原则上不由省、市、县按比例分摊,不能增加困难县的财政负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和发展新农合试点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05]56号)文件也决定,“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资金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建议省政府认真研究落实这一精神,以确保新农合在安徽的健康运行。
说明三,湖南省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的20元中,区分不同情况,规定了四种比例,分别是:14:3:3;13:4:3;13:3:4;12:4:4。湖南的规定既体现了省级主承担,又区别对待了不同财政状况的市县。而我省明年准备执行的则是9:4:7,虽然省级较多,但明显增加了市县的财政负担。希望省政府能参照湖南的做法,作出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