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家、投资银行、经济学家视为理所当然,也讲了很多,事实真的像他们所说的吗?
企业规模的发展真的是企业内在需要?企业并购真的是增长又快又有效的途径?真的会因此增加社会价值?
作为管理专家,我很熟悉这些理论,但这些说法并不“究竟”。你只要先找出并购与规模强迫症的其他原因,再回过来审视这些理论就会发现它们“无法还原”。
一,反应式的原因:股市的立即支持;也许是竞争造成的“劫持”不得不做;(理由充足的短视)
二,推力:投机性的股东施以的压力(抛售或增持);(有意无意的迎合)
三,拉力:企业规模带来的社会权力;企业家个人的人生成就与收入;(讳莫如深的动机)
四:减阻:投资银行等机构撬动资本市场提供的便利;(复杂的操作加上外部便利的服务掩盖了决策的冲动本质)
五,知觉误区:股市的存在使潜意识里埋藏了收购与出售的可逆幻想,至少减弱了万劫不复的风险意识。
以上五点无意中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感觉,而且整个社会舆论(管理专家、投资银行、经济学家控制了的)也在集体、有组织的回避和抵制这些因素的觉醒。
如果能接受以上观点,回过来你再思考一些问题立场就可能改变:
总揽并购项目,从总体上,与社会价值的实际增长到底有多大关联度?是否有很多在摧毁价值?
到底并购给具体企业(除了企业彻底转型的那种收购)带来持久优势有多少?是否肇始了长期困难?
我并非全面否定并购战略,我只是意识到:
超过70%的并购“整合失败”,其实并非变革、管理不当造成的(管理成为了替罪羊)。这个失败比例正好暗合“错误的并购决策”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