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观赏石之乡”意义不大



 

近闻黔西南州因州府所在地兴义申报“中国观赏石之城”,结果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了该州一个“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从“之城”到“之乡”的变易,其中定有讲究;但中国特色新闻素来重写结果而忽略说明,可能说明内容多属“国家机密”,因此不得而知。

就事论事而言,我认为“中国观赏石之乡”对黔西南意义不大。第一,这个“乡”字与“州”字不对称。“乡”在现代人意识中是一个与“城”相对的概念,“乡”始终比“城”要土俗不洁和闭塞落后。即使从“家乡”的含义看,这个“乡”也是很小的地域,外国人一看中国的“乡”,首先产生的印象就是一个place、village或town的概念。正因为“乡”的外延很小,所以“乡”在中国行政区划中是一个发展水平比“镇”还要低的基层单位。黔西南州有130多个乡(镇),国土面积比以色列国还多二千平方公里,这么大一个“州”,与“乡”如何能产生对称关系啊?可见从“乡”的全部含义,即从“城乡”、“家乡”、“乡镇”的“乡”来看,这个“之乡”与“州”均极为不相称,并且含有一定语文错误。

第二,“乡”、“州”概念延续和扩大了黔西南旅游发展的误区。黔西南发展旅游业有两个误区,一是“黔西南州”概念误区,二是各县市甚至各乡镇“各自为政”误区。这两个误区是有联系的,你要强调“黔西南”和“州”,就必然还有各市县区。从整合资源和打造品牌角度讲,在市场效应上应强化“兴义”概念,淡化“黔西南”和“州”的概念。“黔西南”和“州”不能作为商业品牌来打造和运作,在不同比例的全国地图上,均有作为县级市和州府所在地的“兴义”标字,而“黔西南”和州内其他县城标字则多被省略。而且“黔西南”、“黔东南”、“黔南”等名称容易混淆,加重了消费者的记忆成本。如果将来兴义上升为地级市,“黔西南”和“州”就没有了,因此“黔西南”和“州”作为品牌没有恒久价值。在现在的“大通道”市场上,汽车站打的牌子是“兴义—昆明/贵阳”,火车站打的牌子是“兴义—昆明/南宁/广州/厦门/上海”,民航打的牌子是“兴义-昆明/贵阳/广州/深圳”等等,而永远不会有一个“黔西南州—某地”或“某地-黔西南州”。

现在有一个叫得比较响的“中国金州”称号,这个称号短期炒作可以,但没有长久价值。几年、十几年后黄金挖完了,“金州”也就名存实亡了。我们现在从政府到企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动不动就要把自己好一点的东西和“黔西南”啊、“州”啊连在一起,聪明的做法应是淡化和脱离,而不是联系。如四川的九寨沟在阿坝自治州,可是人们从来不注意它在哪个“州”哪个“县”,就知道一个“九寨沟”,说明“九寨沟”已经脱离那个土俗的“州、县”概念,走向了世界。今年黔西南州政府和州人大把三角梅定为“州花”也有点不伦不类,把“州”和“花”联系在一起,“州”太大而“花”太小,不相称啊。难道全州的山地田园都要栽种三角梅而不植树造林、种庄稼?三角梅只是州府所在城市兴义的主要绿化花卉,那么确定为“市花”不是更好吗?虽然“州花”是法律文件所赋予,但“市花”最终会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事实会说明你玩这个“州”的概念在人们的心里习惯上行不通啊。你在兴义的城市大道上,随处能感觉到“市花”火红的印象;而“州花”很虚,可能你在全州县际公路跑上一、二百公里还看不到一朵“州花”,“州花”被旅途劳顿的人们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在兴义城内,最好不要用“金州”之类概念来冲淡“兴义”概念。例如在兴义城内,我就看不惯那些冠名“黔西南州”的企业、学校。州级政府机构不得不用“黔西南州”,而市场主体就不必那样官本位,用什么“州……公司”、“州……律师事务所”、“州……学校”一类酸不溜丢的名称,而应强化“兴义”概念,以便对外交流。有个笑话:我去年介绍一个“黔西南州”企业和郑州商家接洽,人家说“哎呀,我不要你那个民族落后地区黔西南州的,我要兴义那个城市的。”“黔西南州”在外人眼里,和全国的民族自治州一样,是个“民族落后地区”的概念。“黔西南”是一个较虚、较大的“面”,而“兴义”是一个可以明确触摸的“点”;我们对外出牌,应该要出清晰的“点”,不要出模糊的“面”,否则人家没有印象或印象不深,记不住你

从旅游资源整合的角度讲,黔西南旅游应以“兴义”而不是“黔西南”或“州”、“乡”或州内其他县域名称作为招牌打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如旅游大省陕西省的法门寺,远在西安西部近百公里外的宝鸡地区扶风县内,但仍名为“西安法门寺”,给人感觉是一个以名城“西安”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北京地区旅游市场亦然。现在黔西南州内,从“中心城市”兴义到贞丰三岔河,要跨越兴义、顶效、兴仁、贞丰四个同级的县级行政区域,市场感觉分割零碎,增加了消费者的识别障碍和记忆成本,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推销。

州委陈敏书记在今年1月的党代会报告中要求:“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造无障碍旅游,建设旅游大州”。笔者以为“无障碍”的“旅游大州”,必须在以兴义为中心的“大兴义”圈内,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并尽快建立起来。在“大兴义”经济圈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包装、推介以及有关软硬件服务设施建设,要统一策划和操作。如不再举办原由各县分散投资的大型民族风情旅游节活动,此类活动应以“兴义”名义集中力量运作;在州外推介旅游景点、线路,也不由州、县、乡(镇)、办事处等政府机构各自为政、零碎推销,应实行商业化运作,极力淡化“黔西南”和“州”的概念,由冠名“兴义”的专业商业机构和聘请推销地的专业旅游机构,统一把以“兴义”为品牌和中心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通过资源整合、制度重建,全州旅游景区景点逐步、全部纳入从中心城市兴义出发的“一日游”统一市场,有关各县不再重建旅游酒店、宾馆等硬件服务设施。现在有旅游资源的县都想作“留客”打算,这与游客的心理要求和发展大旅游是背道而驰的。我有几次想到无锡、苏州旅游,但遇到的那个旅游安排当天不返回上海,当天不返上海我就不去了。所以旅游要有一个中心,在“一天”之内围绕中心旋转,这样游客才会感觉方便和有安全感,而黔西南旅游的中心只能是兴义,要围绕兴义旋转,黔西南的旅游才能玩“大”、玩“活”起来。

黔西南州建州以前,“兴义”之名冠盖八县,各县名称均为“兴义地区××县”,建州以后,“兴义”外延极大缩小了。现在整合资源和建设全州统一市场,做大做强拳头产品,应将“兴义”虚拟外延尽量扩大,把“黔西南州”的资源整合到“兴义”名下,在“兴义”名下来打造“马岭河”、“万峰林”、“万峰湖”、“双乳峰”、“24道拐”等等永远不变和永不消失的专有品牌。如到陕西旅游的游客必到西安,从西安出发当日返回的旅游景点习惯上通称为“西安××”,如“西安法门寺”、“西安兵马俑”等。依此类仿,到黔西南旅游的游客必到兴义,从兴义出发当日返回的旅游景点就直称“兴义××”,如“兴义荷花池”、“兴义双乳峰”、“兴义三岔河”、“兴义放马坪”等,至少是不要在旅游景点之前冠以县级行政区划名以造成市场分割概念。

如果在此次申报中,兴义能获得一个“中国观赏石之城”称号,那就比较恰当了。河里石头所具有的观赏价值,是被人们采集、筛选、包装而集中到城市之后产生的,“城”是“观赏石”必不可少和最有效的载体;离开城市,谁会去“观赏”你那个“石”啊?最重要的是,“中国观赏石之城”有利于打造“兴义”品牌。但是现在兴义与“中国观赏石之城”失之交臂,丢得西瓜而捡了芝麻,意义就不大了。

第三,“之乡”称号违背兴义大城市建设主打理念。任何现代化都必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黔西南的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之路只有一条,就是建设兴义大城市。建设大城市是发展区域经济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中央建议的这三句话,《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第一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第二十一章标题,第二句“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第二十一章开篇的第一句话。这个文字安排不是简单的用词问题,而是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的深刻总结。在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中,“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窗口”的出现,引领诱发了全国改革和发展的热潮。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曾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现在浦东建起来了,同样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股带动力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一个城市在交通、信息、科技、教育、文化、生产、交易、消费、就业等方面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在现代社会里,所有我们生活、工作、发展需要和依赖的最好东西都在城市,或者要通过城市来转化。中国农民种了几千年粮食没有脱贫,就是因为城市没有发展好,我们的国家依然还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建设新农村的一大高招,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但是如果没有城市和城市规模不够大、力量不够强,这个反哺、支持就会失效,只有城市发展好了,农村才会发展好。《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为什么要“重点开发”,就是因为中心城市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

我们要牢记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发展城市的重要精神,在发展黔西南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千万不能造成忽视兴义大城市建设这个历史性“失误”。建好兴义大城市,不止对整个黔西南,甚至不止对贵州西南部,而是对整个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对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泛珠江经济区域,广州是“龙头”,应把兴义建设和打造成“龙尾”;只有“龙尾”也摆动起来,整个区域才会有持续强劲的活力。兴义可利用“龙头”带动的力量来发展,而发展的兴义又会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兴义大城市建设也是全州统一市场形成的体制基础。城市生产与生活集中规范,不像农村那样分散自由,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是围绕中心城市来进行,因此城市力量的辐射范围与统一市场形成的规模成正比。只有在全州范围内建好一个中心大城市,使这个城市规模足够扩大、功能足够齐全、力量足够强盛,才能真正发挥城市功能的辐射作用,自动滋生覆盖全州乃至周边省区范围的高效率、高效益市场机制,使州内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组合并带动全州和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兴义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距离三省区首府均在200公里以上,建设兴义大城市,完全符合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长远、科学城市布局,对健全全州、州边乃至西部、全国的统一市场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要担心超常规建设兴义大城市会有失误,如果不建,反倒会是一个历史性的失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地方政府的几次重大失误,都是害怕兴义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加,其观念和思路与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因此失去大发展的几个好机会,这个教训一定要吸取。

 黔西南:“观赏石之乡”意义不大

新一届州委、州政府提出要“州市共建兴义”,这是一个符合潮流、抢抓机遇,实现黔西南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持续发展的主打理念,因此不应以“之乡”一类的土俗称号来冲淡这个先进理念。

最后给有关人士和网友提个醒:你要着意宣传黔西南,就要尽量淡化“黔西南”以及什么“州”、什么“乡”之类杂乱零碎的概念,而把“兴义”和那个特有的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打响“兴义”这块牌子!

(陈嘉珉,2007年9月30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047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观赏石简介(36)·四川观赏石㈡ 中国观赏石博物馆

中国观赏石简介(36)·四川观赏石㈡浙江 黄人希16、西蜀石西蜀石,出自四川省川四水中,近似雨花石。《云林石谱》西蜀石:“西蜀水中出石,甚坚润,色黪白,石理遍有扁纹,如豆大,中有纹如桃杏花心,土人镌砻为龟蟾镇纸。又一种纹理如浓墨匀作圈点

声明:《黔西南:“观赏石之乡”意义不大》为网友精灵雨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