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昂山素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标志,缅甸这两年来的转变和开放令世人瞩目。而每一个到访缅甸的游客都可能见证历史。去年底,我带着一大笔现金,独自前往这个仍在很大程度上与外界隔绝的国家。当时中国移动的手机还没有信号,银联卡和Master卡无法在ATM上取款,也没法买到旅游保险,因为这个国家跟阿富汗、伊拉克一样,不在保险公司的承包名单上。短短几个月后,情况就都不一样了。 查阅所有的缅甸旅行攻略,前人都不忘提醒游客:一定要携带崭新的美元,不能有污迹、折痕,否则在当地无法兑换到缅币;而且当地不能刷卡、不能取现,所以必须携带足够的现金。然而,就在我离开缅甸的当天,2013年1月1日,中国银联卡开始可以在缅甸合作社银行的ATM机上取款;2月23日,缅甸银联与中国银联正式启动合作,中国银联卡的使用范围扩展到缅甸银联17家银行的198台ATM机、465台入网POS机,一些饭店、超市、宾馆开始接受银联刷卡消费。
![缅甸 开放 开放的缅甸](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3046571725.jpeg)
因为还没去过朝鲜,缅甸就成了我到过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能使用手机的国家。中国联通的手机卡在缅甸可以使用,而我用的是中国移动,从降落仰光机场到回到广州的18天里,一直处于没有服务状态。手机没信号多少会带来不便,购买当SIM卡却要花费300美元的注册费。在几年前,这笔注册费一度是3000美元天价—这个国家的人均GDP还不到900美元。 在缅甸6000万人口中,不到10%的人拥有手机,销售iPhone的商家并不多见,而更多人使用的是人民币几百元的山寨手机。目前缅甸仅有的两家运营商中,Yatanarpon Teleport规模较小,主要提供互联网服务,而国有运营商缅甸邮电公司占据着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这种情况也很快会改变。今年1月,缅甸政府宣布将面向国际运营商授出两张初始期限为15年的电信牌照,还承诺“要让民众享受价格低廉的电信服务”。有90余家运营商与投资人参与竞标,结果将于6月公布,中移动与沃达丰联手竞标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据中国媒体报道,4月1日,在实施近50年的“报禁”之后,缅甸当日开放发行民营日报。共有16个新闻刊物获准每日发行,其中4份当日开始发行,其中一份报纸印了8万份,未到中午就抢购一空。我在缅甸时,尚未正式开放报禁,但政府对传媒的管制已经宽松了很多。昂山素季的头像随处可见,也能登上报纸了。在缅北小城眉缪,我买了一份2012年12月19日的《缅甸邮报》(The Myanmar Post)。占据头版头条的是一张希拉里和昂山素季四手紧握的大幅照片,第4版头条则刊登了昂山素季在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照片。虽然都已经是“旧闻”,报纸仍被挂在报摊显眼位置。紧挨着《缅甸邮报》的《流行新闻》(Popular News)头版则刊登了昂山素季到医院探访病人的照片。在眉缪历史悠久的“金三角咖啡馆”,我翻看了一份英文周报《缅甸时报》(The Myanmar Times),不仅有昂山素季的新闻,曾被军政府三度囚禁的喜剧明星“胡子兄弟”、掸邦难民等曾经“敏感”的题材也得以刊登。这份英文报纸价格为1200缅币,《缅甸邮报》等缅文报纸售价700缅币(人民币1元约等于140缅币),相比起街头300缅币的奶茶、100缅币的恰巴提面饼来,报纸对大部分缅甸人们来说还是奢侈品。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把缅甸、津巴布韦、白俄罗斯并称为“暴政前哨”,而布什嘴里的“邪恶轴心”则是伊朗、伊拉克等,还有“邪恶轴心外围”古巴、叙利亚、利比亚。看到这份名单,我才恍然领悟,为何我无法从那家总部在美国的保险公司为我的缅甸之旅购买保险。作为热门旅行目的地的古巴并非战乱国家,同样,缅甸除了边境地区有小范围冲突,仰光、蒲甘、茵莱湖等游客到访的主要地区都很安全。缅甸全民信佛,犯罪率或许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低,我一路得到许多善良热诚的缅甸人民帮助,满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