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站上80元大关,这是纽约原油价格连续创出新高后的最新收盘价,而一年之前的价格是在60元以下,5年前的价格位于20元附近。 这即是说,国际油价在5年的时间里上涨了三倍。 无独有偶,也就在昨日(8月13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在三年时间内将自己的原油战略储备增加三倍。
![油价与通胀 油价上涨增大抑制通胀难度](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07584401464.jpeg)
巨大的真实需求、美元贬值造成的全球资金流动性泛滥、地区政治局势动荡与变化等多种因素,成为引发这一轮原油价格涨升周期的根本原因;不独是原油,黄金、矿产、有色金属等基础资产价格,近年也一直处在不断涨升的趋势之中。 油价的涨升对我国的影响是推升不断走高的物价(至少是封堵下跌空间的因素),从而加剧我国正在出现的通胀局势。我们知道,通胀的产生原因源于需求拉动、成本推升、需求与成本这两个因素共同的叠加影响与交错推拉,以及公众的预期效应影响,其直接的表现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资产。而在我国,上述因素几乎都占据了,——处于快速增长周期之中的经济与收入增长引发有效需求增加,与不断增长的成本因素、公众对经济、收入增长的进一步预期,以及资金的流动性过剩相互交织,合力成为物价上涨的共同促动因素。所幸的是在我国,居民日常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与服务供给(尤其是粮食供应保障)相对充足,决定了短时期内,我国不会出现全面的、大幅度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的上涨更多是结构性的。但是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因会拉大社会收入差距,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同时增加低收入阶层生活困难等,政府的调控与治理当属必然。而由于成本推动所导致的物价上涨最为直接与根本,作为基本原材料的原油其价格的涨升无疑将向下游传导,最终传导至居民消费与基础服务层面,从而将增大政府对通胀治难度。 对于国际油价的进一步的走势,其后需要关注的焦点是:在持续创下新高之后能否很快见顶回落,或者是高位稳定,还是继续向上爬行。而如是后两者,国内油价最终也将不得不跟进,如果油价再继续带动已经在不断走高的其他资产的价格,那么这些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涨升带动的PPI涨升,通过成本的影响,最终也必将传导到CPI层面,从而封堵物价下降空间,上述的分析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