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外流 宏观经济政策应谨防热钱避险冲击



  宏观经济政策应谨防热钱避险冲击

  王杰律师

  2007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5%,国内管理层认为,经济发展处于高位稳定区间,虽有过热迹象,但仍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可控范围内。

  国内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国内经济已呈现过热苗头,经济加速仍在继续。2007年7月,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发布最新报告预计,中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到10.9%。

 热钱外流 宏观经济政策应谨防热钱避险冲击
  尽管2007年经济仍处于高位增长进程中,经济形势向好,但是王杰律师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无异于在毁灭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

  第一、当前的经济增长是以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廉价的资金引发的投资惯性并非一时可以治理的,尤其在各级政府缺乏节制主导投资的情况下;多年来过度投资引发的资源环境危机将在2007年秋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显示出对经济的破坏性:大量累积的工业废弃物将在涝灾中将发生移动,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将急剧恶化,或导致大规模疫情盛行。

  第二、在外表稳定增长的经济情势下,资产沽值过度,跟风投机增大的需求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房市与股市编织的财富效应在增加了政府财富的同时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导致扩张内需的经济政策形缺乏有效支撑,长期蕴积的成本型通胀在扭曲的市场环境下将出现异常传导,恶劣的气候条件加剧了隐性通胀显性化进程,国内转移支付形成的新生消费剩余将在恶性通胀中被消耗殆尽;

  第三、在内需扩张受限的条件下,投资增长与流动性增加已形成相互助动的内在机制,过剩产能只能依靠外需消化:尽管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与调高汇率弹性试图遏制对外需的依赖,以减少流动性的持续增加,但国内流动性泛滥所造成的货币贬值机制将导致国内过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仍然具有玩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在人民币币值过度低沽的汇率机制下。

  第四、在对外需的继续依赖下,国内流动性将持续增加,直至其增加开始出现衰减;当国内流动性在国际贸易壁垒政策以及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多重约制下呈现衰减,人民币币值稳定将受到国际流动性资本与国内民间资本流动性的双重避险冲击,届时,经济发展受到剧烈冲击,或陷入无期限的衰退之中。

  依据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态势以及通胀水平演进数据,未来经济运行预期大体如下:

  2007年10月,中国股市与楼市价格将双双创下新高。2007年11月,国内通胀全面显性化,恶性通胀降临。2008年1月,恶性通胀将导致国内消费水平剧增,国内消费剩余开始巨量耗散。2008年4月,国内消费水平呈现高潮后的衰退,经济增长放缓明显,股市与楼市最后投机价格震荡开始,资产价格泡沫隐性破裂。2008年6月,国际热钱隐性撤退,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人民币币值稳定受到重创。2008年8月,银行体系坏账大面积凸现,国内经济转入反相进程。

  对于以上预期时间预测,应视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规制经济程度、美国经济衰退程度和国际游资全球套利流动程度而定,预测中的时间档位位移估计最小不会超过一个月,最大不会超过两个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0784.html

更多阅读

李扬:财政货币政策精准配合才能提高宏观经济效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视为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的两种主要政策手段,一直以来,由于没有积极、主动、有意识地把两种手段进行配合,导致宏观经济政策效率受到影响。  对此,在第二届金融街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鉴

2016宏观经济政策变化 经济变化与宏观政策走向

     我演讲的内容有四点:第一,对当前形势怎么看;第二,今后的经济走势;第三,当前有什么问题;最后,我对当前的宏观政策和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做一个分析。  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在低谷中缓慢爬行  2013年中国经济没词儿形容,我给大家编个

王小鲁:检讨宏观经济政策得失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中国经营报》:你们做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王小鲁:企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府行政管理状况、法

邓聿文: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会因时而动

邓聿文 “两会”已经结束。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是如何在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无疑涉及怎样处理去年大规模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对此,从温总理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的相关表述中

声明:《热钱外流 宏观经济政策应谨防热钱避险冲击》为网友一川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