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画报》总第40期)
《中国证券报》2007年7月17日报道称,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7.5681元。与此同时,巴西媒体报道说,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与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在巴西首都举行会谈,要求巴西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
当我看到这两条消息、正待思考其背后的问题时,中央广播电台一位姓黄的记者打电话询问我对“中国制造”质量问题的看法。她说,欧盟一家企业在其产品上标示“Not Made In China”(并非中国制造);她在海外购物的时候,有的商家跟她说,此产品绝非中国制造,质量大可放心。那么,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是否很成问题?
我说这种观点不成立。实际上,中国出口到欧盟、美国等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在98%左右。由于出口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中国这些企业不敢造次,否则产品无法通过海关。真正存在质量问题的是中国国内的产品,因为缺乏严格监管、查处力度不足等,从媒体上随时可见“黑心棉被”、“假药”、“含农药过量的水果”等等报道。
那么,海外的这些人为何炮制“中国制造质量问题”?为何施加压力让“人民币升值”?我认为,二者均是为了遏制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前一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即有些海外人士、企业、学者和官员,通过炮制“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损害中国货物的声誉,让海外各国的消费者误以为中国货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减少购买量,造成中国货物在国际上滞销乃至退出市场。当然,这种阴谋很容易被揭穿,不存在实质上的威胁。
后一个问题,特别需要重视。在产品质量相仿的条件下,价格优势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从而极大地打击了国内的制造业。“中国制造”的根本特点是低价格、低利润。在温州,一双袜子8毛钱;一件T桖5元钱,价格的低廉难以想像。当然,其利润也很微薄,例如一枚扣子只赚零点几厘。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提高,利润将受到挤压。例如,尽管今年1-5月,我国纺织行业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就会带给纺织行业2%至6%的利润下降。
而在人民币升值中获利的,就是那些鼓吹人民币升值的国家。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就毫不讳言:如果中国政府减少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商品价格提高30%~40%,就将会大大降低与巴西产品的竞争力,所以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
其实,不须海外逼迫人民币升值、也不须炮制“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目前“中国制造”正在走向衰落。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和2004年相当的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更是同比大增16.1%,但工业企业的利润却大幅下降。其原因在于“中国制造”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尽管说,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已占世界贸易的约一半,中国甚至被称为“世界的工厂”,但是,中国能够参与国际分工的部分仅仅限于附加价值很低的部分。有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在生产销售的链条中:中国生产企业只获得10%的利润,其他90%都被海外商人拿走了。
中国要想挣脱这一陷阱,最直接的措施是着眼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行技术升级。试想,你辛苦半年生产1万双袜子,卖了8千元;可是,别人一分钟就生产一台笔记本电脑,卖8千元。你辛苦半年,只及人家1分钟!国与国之间怎么竞争?
从宏观角度看,汇率政策需要重新思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曾表示,“将人民币升值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它将加剧而不是防御中国经济的通缩,中国政府应当汲取日本的教训。”
什么是“日本的教训”?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等国签署“广场协议”。此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这导致了日本股市、地产、投资泡沫的泛起。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导致了日本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反观中国当前,从宏观上看,中国12个主要行业(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煤炭、电石、铜冶炼、水泥、电力、纺织、房地产)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实际通货膨胀率已逾“警戒线”。从最近几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通货膨胀率超过3%。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习惯统计,中国真实CPI当在7%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汲取日本的教训”,“中国制造”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