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解读民营企业战略管理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无庸置疑,看看北大纵横的客户名录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在三年以前,北大纵横的客户名录上绝大多数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中又以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为主。但如今在国有企业仍然占据主流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咨询服务的买家。在与众多民营企业接触并为之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与国有企业的差异,以及民营企业家的种种困惑。针对这些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的共性特征进行解析,对于充满困惑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来说,也许会有些启发。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如下特征。

  1、始于机会、基于资源的自发性战略规划

  在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两种关于战略规划的观点。一种是常规性战略规划,也就是当前众多管理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时所遵循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企业所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和能力得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战略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思考市场机会、公司能力、个人意愿和社会责任之间的良好匹配。另一种则是以外部环境不可预知为基本出发点,以试错为主要特征的自发性战略规划,这种战略规划虽然也要对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系统思考,但更加注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俗称摸着石头过河。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解读民营企业战略管理

  从北大纵横所服务过的众多民营企业来看,不管是在所属行业已经有相当地位还是尚属默默无闻地发展,基本上都是自发性的战略规划。基于生存的需要这些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并未有十分远大的构思和愿景,而是抓住某个机会,进而依赖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积累站稳脚跟并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些企业的发展充满了机会和自然,而非刻意的设计和周密的规划。也许这让一些人难以理解,因为我们听过了太多从精心设计的商业计划书起步的创业者,但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的确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自身的业务方向和发展策略。而这些企业每一步所取得的成就让这些成功人士回头再看时唏嘘不已,“当初没想到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几乎是每个民营企业家说过的一句话。

  这种自发性战略规划与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和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在创业之初,由于缺乏资金和团队支持,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去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规划,只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摸着石头就过河,摸不着石头就转换方向,反正船小好调头。

  2、一个人的战略管理

  咨询顾问在给民营企业做战略诊断的时候,经常下的一个结论是战略管理职能缺失。其实并非如此,民营企业同样有战略管理职能,只是看不到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承担这项职能而已,而承担这项职能的仅仅是企业家自己。这种一个人的战略管理有三个原因,一是组织层面因素。在组织内部层级不同,接触得信息和思考的问题相应有所不同。层级越高,所思考的战略性问题就越多,事务性问题就越少,相反亦是如此。企业家身处企业内部组织的最高层面,是企业内部思考战略问题最多的,这种组织层面决定了企业的主要战略思考是由企业家来完成的,而中低层面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相对较少接触和思考这一问题,自然也无法有效承担战略管理职能。二是团队结构。民营企业独特的发展轨迹决定了团队建设是以信任和忠诚为基础,而非能力。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的团队组建很难吸引到以专业能力见长的职业经理人,更多地是以血缘和关系来组建团队。这种团队结构注定了信任和忠诚无可挑剔但能力无法跟随企业共同成长,也就无法在战略层面为企业家分忧解难,只能去执行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决策。三是企业家特质。行为科学以企业家特质作为研究对象不无道理,企业之所以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机会与资源固然重要,但企业家特质至关重要。在与民营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无一例外地发现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能力、决断能力和趋势研判能力方面实力超群。这样的特质在带领企业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压制了团队其他成员在战略层面的主观能动性。

  3、战略随意

  民营企业往往是抓住某个机会并依靠单一业务和产品取得成功,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往往会开拓新业务和新产品以丰富自己的业务和产品组合。而在新业务和新产品选择上,民营企业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战略选择上的随意性较大。始于机会、基于资源的自发性战略规划是很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路径依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方式能够一直成功。因为在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行业当中拥有重要地位之后,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并被竞争对手作为制定战略和竞争策略的重点研究对象,这要求你慎重考虑自己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企业或多或少地失去了灵活性,这都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变战略风格,避免随意性给企业带来风险。

  然而民营企业在战略上显得过于随意并因此遭受重创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战略随意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成功的惯性所致。依靠自发性战略取得成功后很多企业家过于相信自身的判断力,总是凭借个人感觉做出决断。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战略决策,企业家的个人感觉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总能奏效,如果总是相信个人感觉将会招致巨大的风险。二是长于业务而忽视战略全局。很多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很多企业家感觉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自己去推动,一推就动,不推不动,其中固然有组织文化氛围和员工主管能动性的问题,但缺乏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是关键。由于企业家个人执行力超强而组织的执行力极其薄弱,因此大部分的精力被迫用于公司的业务开拓和内部管理上,必然导致对战略问题思考不够而随意。这在企业发展初期是可以的,但如果总是埋头干活而无暇抬头看路,战略风险不言而喻。

  基于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呈现得如上特征,结合为民营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针对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战略规划风格

  在企业发展初期,自发性战略规划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适用性。但是,当企业渡过了生存阶段并获取了快速发展之后,应当逐渐转变战略规划风格,实行常规性战略规划。常规性战略规划意在审慎看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发展态势,从中研判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关键成功要素所在;同时结合行业趋势和关键成功要素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并依此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常规性战略规划既可以通过企业自身团队的努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来实现,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避免战略随意,审视外部环境,也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将企业家的决断力和研判能力与团队的系统思考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构建战略管理体系

  一个人的战略管理可以支持企业生存,但无法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因此必须有构建战略管理体系,形成分层分级的战略管理团队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构建战略管理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在注重内部培养的同时有计划引入职业经理团队,以此实现团队能力的提升,形成可以为企业家分担战略管理的梯队,为企业家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有效授权,通过授权将战略管理形成包括基础信息收集、深入研究分析和决策等不同层级的一个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家在研究分析和决策层面的决断和研判,提升战略管理效率。

  3、构建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

  缺乏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权责体系,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职责不清晰,分工协作不成体系,由此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很多企业家感觉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自己去推动,一推就动,不推不动,其中固然有组织文化氛围和员工主管能动性的问题,但缺乏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是关键。这使得企业家在内部运营管理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只有企业内部形成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将企业家从事无巨细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之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15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策划 企业战略策划ppt

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策划[摘要]:对于电影企业的发展研究,根据重点的不同,可分为跨市场,电影产业,电影企业三个角度。在目前网络可查的电影企业策划研究中表明,明显存在以下问题:视电影企业为一般企业,即重视电影企业和企业的一般共性,而较

中国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国外物流发展现状

中国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摘要:如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在全球范围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且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0-03-05  清华领导力培训  28商机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势必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实际上是面向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是从生产源头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进行集约化生产研究的具

企业战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

企业战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企业战略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纲领性意义和重大影响,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果丰硕,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面对纷繁复杂的战略管理观点和方法,企业该如何有效选择?企业战略理论是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

声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解读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为网友低吻丶恶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