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发展 邛崃市蚕桑企业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丝绸大国,从古至今,茧丝绸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欠发达省份把茧丝绸行为作为富民兴省的理想产业来抓,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第四年了,受配额限制的时代即将过去,给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可是作为茧丝绸行业最基础的产业——种桑养蚕,面对着农业激烈竞争,要改变传统的种养规模小,在家庭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还是处于副业位置的耕作习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必须快速发展,走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才能增强在农业产业中的竞争力。

  对邛崃市蚕桑丝绸产业未来的展望

  总体部署虽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困绕邛崃市乃至整个蚕桑行业的难题,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整个行业的前景是很值得期待的。为此,邛崃市现代农业强市发展战略规划小组尝试着摸索了一条发展蚕桑丝绸行业的总体路子。

  第一,政府加强领导,切实做好推动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第二,建设高标准的生产基地,提高产品的优质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强发展基础动力;第三,把产业融入市场化、社会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强化培育、发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业主)或大户,使生产上档次、上规模;第四,在全面提升丝制品质量的基础上,着重建设一批品牌产品,以占领国际国内消费市场;第五,发挥科技作用,强调可持续发展,用现代化武装蚕桑丝绸产业。

  未来展望通过一系列措施,邛崃市蚕桑丝绸产业在一个五年或是十年规划内应该可以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科技占优势强调的是整个行业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包括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及从业人员等。实现技术现代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理念现代化,从而占据同行业科技的优势地位。

  2.规模分层次蚕桑生产不仅要立足自身优势,继续保留一些中小户型的生产方式,保障农户的利益,更应该以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大规模的生产基地甚至生产带,以提高产品的优质率,降低单位成本,扩大市场占有额,整体上最终还是会走向规模经营。

  3.品牌上档次。浙江杨氏丝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太和绸厂是个契机,现代化绸厂的建成意味着邛崃市蚕业生产需要向精加工行业迈出重要的一步,邛崃市应该开始具备发展品牌的能力。相信在未来几年里,邛崃市能够建立起一定数量的本地品牌,并随着发展的进程逐步进入国内市场,甚至可能全面打开国际市场。

  邛崃市蚕桑产业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桑树的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经济效益开发方向渠道单一虽然桑树具有多项经济、生态价值,但现实的情况是农户对桑叶的综合开发仍处于较低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

  2.在农村广为栽种的桑树品种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养蚕”这一主要目的来研究、试验和栽培的,因此,许多理论上的“多方向、多层次开发”就显得不那么实际。

  3.农民对桑树综合开发的认识较浅,意识较弱,相当部分的农民对桑树的认识都只停留在较低较原始的水平。

  4.农民自身达不到较高的技术要求,存在很大的开发销售依赖性。解决对策: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也最实际的办法就是政府和企业多出面加以引导,把新项目引进来,把新产品开发公司招进来,把农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开拓出发展蚕桑行业的新路子。比如重庆合川市新近开发的桑果酒、雄蛹酒,醒酒汤就是在综合开发的思路指导下做出的新举措,现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相信政府在已有成绩的鼓舞下会加大对该类项目的重视程度,企业也会因为利益的驱使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农户也会因为得到了实在的好处而倍受鼓舞。在引导综合开发步入正轨,创造可观经济价值的进程中,政府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逐步构建“企业+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供销经营模式,把蚕桑产业引入市场,让市场调控替代政府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产业发展。

  5.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渠道单一.技术运用于生产的转化周期较长对大多数农户来说,获取农技信息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都主要依赖于政府农办的行为,渠道相对单一,且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往往使得这个中间过程有时间上的延滞,以致技术的转化周期较长,不利于农业科技含量水平的迅速提高。解决对策:对于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和农办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主要的角色。在许多非发达地区,这种技术一农办一农户的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政府加大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证。此外,还可尝试着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直接达成技术引进的意向,不管是政府出面还是以私人身份,都尽量要减少技术转化的中间过程,加速转化周期,搭建互惠互利的技术运用平台,共同促发展,共同得发展。

  6.农户特别是小农户。往往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带有一种自然的抵触情绪.这同样阻滞了技术的转化解决对策:①可固定几个乐于接受试验新技术、新产品的点作为长期的推广样本基地,地方政府可适当地予以政策、税收上的优惠,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以点的明显成效带动整个片的革新。②在农户中实行小面积的新品栽种或试用,与原产品、原技术进行比较,辨别优劣,进行人工淘汰。而这部分新品推广的费用可尽量由地方财政支持以及由新品的生产销售商投入。③加大宣传力度,推行多时间段、多层次的学习和推广,使农户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让他们思想得到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

  7.人才资源匮乏严重制约发展。无论是农户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丝绸厂都普遍反映到现在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技术和人才。对丝绸厂来说,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领导层下决心花大力气投入巨资改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工人也一心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作负担,增加自己的收入,但现实的问题是工人往往达不到新技术的要求,不能将新设备、新工艺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出现了“二十一世纪的设备、二十世纪的操作”的尴尬情况,极大地阻碍了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大批的高技术人才(如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都不愿意投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不愿意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锻炼,发挥自己所学的专长,奉献于农业。这就出现了一边是大量需要人才,渴盼人才的鼎力协助,一边是宁愿抛弃自己几年所学,也不愿下到基层的矛盾现象。虽然乡村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出台了多项措施,企业也制定了一些激励办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解决对策:人才问题,是整个农业在短时间内都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除了社会多加以正确引导,力求转变人才的思想之外,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更应主动出击,在改善农业就业环境的同时,主动到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去招聘人才,寻项目,求合作,开辟科技致富的道路。

  8.转制后的蚕桑丝绸企业融资较为困难,资金问题比较突出。在近些年席卷全国的转制风潮过后,现存的多数丝绸企业都已转为了股份制。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股份只局限于几个发起人和主要组织领导者手中,很难有新的资金注入,这就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解决对策:①虽然这些已私营化的企业并不存在与政府的直接关系,但其毕竟是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贡献者,有些甚至还是当地的龙头企业,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势必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丝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予以支持和帮助,优先考虑,重点照顾,大力扶持。②政府支持是一方面,但若光想靠地方财政的力量来解决资金问题显然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必须多开门路、多想办法把合理有效多元化的资金引进来,并把它用好。其中一个比较好并被广为采用的办法就是引进外资,它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譬如可以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降低风险,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本土化等。但这一方法照现在的情形看来似乎实行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一是由于企业的现有规模不够大,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完备,没有很好的外商投资环境,虽然政府一直在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试图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但从调查的几家企业来看,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国内蚕桑丝绸市场持续走低,这对外商投资的积极性有相当大的打击。其实,可以尝试着以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的优势为基础,结合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对本行业劳动密集的环节进行重点投入,并注意多走出口路线,开拓国际市场。③尝试推行“技术人股”。针对“资金进不来,人才留不住”的情况,企业可采用“技术人股”的方式(即将人才带来的新技术、新项目按市值转化为股份作为投资,让人才凭借自己的知识加盟到企业中来成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作为巧妙的融资渠道,既避免了现金的流出,又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产,毕竟人才和技术是最大的资本;二是把人才留在了企业,使他们具有了主人翁意识,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人企业建设;三是促进了技术的引进和革新,使得科技能够直接到达生产第一线,尽快尽可能地发挥出其现实效用。当然,要实行这一步,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工作加以补充和完善。首先要解决的可能就是私营企业主观念和思想上的转变,要明确科技的价值,人才的重要性。

  9.丝绸绢纺工业技术较落后。精加工行业距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本土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丝绸产品的主要问题在于易起皱、易褪色、常伴有泛黄现象,再加之其价格昂贵,极大地束缚了丝制品的广泛使用,必然导致市场的低迷,特别是面对棉纺、化纤制品的挑战,市场更是节节萎缩,倘若不及时对这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要想迎来丝绸工业的春天,怕只能是痴人说梦。解决对策: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整个行业需要从上至下齐抓共管,共同努力。首先是中央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其次是地方扎实工作,鼓励创新;再是各级部门、单位结合实际,立足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开发新项目,研制新技术,特别是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以技术革新带动产业的全面进步,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公司(业主)+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基地+农户”的模式。

 蚕桑产业发展 邛崃市蚕桑企业发展战略

  具体实施方案:

  1. 降低蚕桑生产风险:

  (1)加强领导,正确宣传引导

  近几年蚕茧市场由于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制约,出现忽高忽低落差大等现象,面对扑朔迷离的蚕茧市场.广大蚕农如果不树立质量意识,自觉生产出优质的蚕茧,是很难抵御其中的风险的,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依靠蚕桑科技。实现蚕桑优质高产高效大力普及蚕桑实用技术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培桑方面:发展新桑园时要选栽优良桑品种、合理密植、深沟高肥;桑园施肥要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N、P、K三要素配合.并且要高投入:科学防治桑树病虫害;建立能排能灌的水系等。(2)养蚕方面:严格的消毒防病技术、小蚕共育技术、方格蔟使用及规范化蔟中管理技术等。积极推广省力化的管桑养蚕技术目前生产上应用经较普遍的省力化管养技术主要有:(1)桑叶收获省力化:推广耐剪伐的优良桑品种、采用适于机械采伐与管理的栽植密度与栽植型式、条桑收获等;(2)桑园管理省力化:地膜、秸杆覆盖技术的应用、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免耕少耕技术的应用;(3)养蚕省力化:小蚕共育、网除沙、少回育、地蚕条桑育、室外塑料大棚养蚕、省力化上蔟技术等。

  (3)合理安排养蚕布局区划调整之后,宿豫有桑乡镇目前养蚕

  布局为一年两季:春蚕和并秋蚕。笔者认为宿豫目前全年的养蚕布局以“养足春蚕,增养夏蚕,大养并秋蚕(原养蚕布局中两秋并作~秋养的蚕)”的形式为好。虽然夏蚕有不利的一面,如饲养辛苦,蚕儿难养,易发病等,但为了适应桑树夏季管理的要求,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效益,应饲养夏蚕。只要选养适宜的蚕品种,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加强蚕前、蚕中和蚕后彻底消毒.饲养期间采取科学管理,是能够保证夏季稳产高产的。为确保夏蚕稳产高产,出库时间以6月20日左右为宜。饲养夏蚕主要利用疏芽叶和新梢基部4—5片叶.每667m可养蚕0.5张左右。并秋蚕出库时间以8月20~25日为宜,这样整个蚕期安排在气候适宜的9月份,既可避开前期高温,后期低温的影响.又能避开因农作物治虫高峰期,蚕儿中毒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气候又适宜蚕儿生理,要抓住有利时机,大养并秋蚕,每667m2以养蚕1.5~2张,品种用春用品种为宜。这样全年每667m桑可养蚕3.5~4张,比目前全区平均水平增养1~1.5张。

  (4)加强蚕种市场管理

  蚕种是蚕桑产业基础,蚕品种的好坏,蚕种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蚕农的收入和蚕桑产业的发展.因此针对蚕种市场混乱的局面,蚕种主管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要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巩固蚕业基础,维护蚕农的切身利益。作为区、镇(乡)两级业务部门要深入宣传贯彻《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和小路蚕种的危害性,使之家喻户晓。另外蚕种征订季节要做过细工作,各镇村逐户登记排查,对有桑未订种的查明原因,发现不法蚕种商贩,要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查处。

  (5)试行建立蚕桑风险基金

  由于蚕桑生产风险客观存在.为了降低风险,增强蚕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市场行情变化,从稳定蚕桑基础,保护蚕农利益出发,邛崃市现代农业强市发展战略规划小组建议建立蚕桑生产风险基金,每张蚕种收取一定费用,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因农药中毒,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补助。

  2.加强基地建设促发展的几个措施

  (一).正确引导农民认识蚕业市场规律,奠定基地建设动力基础。石塘蚕桑基地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表层因素看起来是遇上了好的蚕茧行情。但这正是我们应该很好总结的经验,市场经济虽然无情,却有规律可循,潮落必有涨潮时,低潮过后必有高潮。在我们深入基地时,我们给蚕农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蚕农了解蚕业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稳定蚕农情绪,增强栽桑养蚕信心和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二).提高科技含量、重视技术推广是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1)加强桑园栽培管理。在我们进入基地时,首先对石塘村逐户、逐块桑园进行普查登记,了解桑园管理状况。对于过去不进行剪枝、耕耘、施肥的户进行技术辅导,要求基本管理措施到位。对部分已发生萎缩病的桑园挖除病株或整块淘汰,施肥水平逐年提高,3年里还陆续新栽桑园152亩。

  (2)逐步恢复小蚕共育。以重庆合川市为例,至2000年,小蚕共育年下降到42%。从2002年起,他们采取小蚕联户共育及小蚕有偿代育,到2003年小蚕共育已达到90%左右。实践证明,通过小蚕共育是提高小蚕饲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养蚕经济效益。

  (3)改善养蚕环境。蚕病危害是蚕桑生产效益降低的重要因素,该地蚕农最怕的现象是:春蚕的白僵病,中秋蚕的“脓僵病”(血液型脓病),晚秋蚕又来一次白僵病大面积暴发。针对这一情况,制定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确定桑园统一治虫、蚕室统一消毒时间,严禁草龙簇具二次使用,对于发病较严重的村庄蚕室进行统一消毒,蚕沙深埋发酵,用过草龙及时烧毁。每季蚕茧结束时,督促进行回山消毒。养蚕环境的改善,有效地控制蚕病的发生,才能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4)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养蚕经济效益。我们在注重普及常规实用技术的同时,适时推广了在基地仍是新技术的项目。3年里,我们通过与有关单位协作推广试验了几个重点项目:从霍山县茧丝办引进了收蚁袋,应用收蚁袋收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收蚁用桑,提高蚕卵一日孵化率;与缫丝企业合作推广纸板方格簇,提高了蚕茧质量,深受丝厂欢迎,并提高了蚕农的收入;与省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彩色茧生产技术试验推广,使蚕农每张蚕效益提高了150元。通过推广适用新技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蚕农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的积极性,整体上提高了蚕农的科技素质。法律知识,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一要抓紧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乃至法规,使流转有法可依。二要建立健全土地经营和流转机制,规范程序,加强管理和监督。当前,必须抓紧对土地二轮承包中留下的后遗症进行认真梳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是解决土地弃耕、抛荒的根本措施。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好的地方,土地抛荒就少。

  3.进一步让利于民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中央及各地方已对农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农业是弱势产业,经济效益低,人均获利少,劳动强度大。所以,农业要发展,必须完全取消农业的税费,这样才能刺激农民搞好生产。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要严格把关,非特殊情况,应不准村级组织筹资筹劳。

  4.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国家应把农村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投资范围,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使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只要农业总体效益提高了,农民就会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就会稳定,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3.实施科技兴蚕战略

  积极实施科技兴蚕战略本县蚕桑生产总体水平不高,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既是必由之路又是当务之急,科技兴蚕已成为蚕业工作的主旋律,未来几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实施四大科技兴蚕工程。

  1.现代农民教育工程: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研究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培训县、乡、村三级蚕桑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科技资料等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展系列化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的推广普及,全面提高广大蚕农的业务素质。

  2.桑蚕品种改良工程:以桑蚕品种的更新换代作为科技兴蚕的突破口,启动新一轮科技进步。桑品种主要推广育71—1和农桑系列,推广的重点在新拓桑园和更新改造低产桑园,到2010年新桑品种覆盖率力争达到40%。加大种子结构的调整力度,既要重视高产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更要重视优质高效品种的引进与推广,达到优质高产高效。

  3.实用技术推广工程:围绕蚕业产业化的要求,把现有技术和省力化技术进行组装,使之配套化、系列化。重点推广早春温床育苗、桑树2次摘芯、桑园联防联治、小蚕电气化共育、室外大棚育、5龄条桑育、24d标准养蚕法、自动上蔟、方格蔟室外预挂室内营茧等实用技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要强化培训、指导及咨询服务,把实用技术真正普及应用于蚕桑生产的全过程。

  4.养蚕布局优化工程:针对原有养蚕布局已不能适应本县蚕业发展这一实际,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养足春蚕,出库时间提前到4月24日左右,667m桑发种确保1.1张,全面提高蚕茧的产量质量。适养二春蚕,出库时间在5月15日左右,667m2桑发种不少于0.7张,既求数量又求质量。大养中秋蚕,出库时间在8月25日前后,667mz桑发种1.5张;充分利用叶质、气候优势,看叶养晚秋蚕,出库时间在9月12日左右,确保桑叶资源利用最大化,夺取全年生产的丰产丰收。

  4.加强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现有乡镇为主体,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原则,加强蚕桑基础建设和“二高一优”示范区建设,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高蚕桑生产整体水平,增强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集中精力,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建设好蚕桑科技示范园。示范园区内,百分之百地实施小蚕共育室电气化、桑园管理模式化、实用技术配套化、上蔟营茧方格化、蚕农组织合作化、农民教育规范化。在搞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必需的生产设备,改善养蚕条件。2010年全县要建成标准化共育室2000个,并全部实现电气化;建成简易室外大棚10000个,减轻养蚕用房上的压力;添置方格蔟1500万片,全面实行方格蔟营茧;装备现代化蚕种催青楼1座,从根本上保证蚕种的催青质量;配备500台蚕室蚕具消毒机,1000台桑园治虫弥雾机,实现服务社会化。

  今后5年目标:

  1.实现种桑养蚕的规范化、基地化、规模化大力推广科学化种桑养蚕,选育优质桑蚕品种,广泛推行小蚕共育、方格簇等先进饲养方法,不断提高单产和质量,大幅度增加桑农收入。巩固、提高中部地区、重点发展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蚕茧生产。结合国家西部开发和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蚕茧基地县,成为全国的资源基地。发展现代蚕桑农业。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和利用桑蚕综合资源,进一步挖掘桑蚕在保健、药用、环保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价值,拓宽在医疗、木材、饲料菌类种养、食品、饮料等多领域的多种用途,使之成为我国桑蚕业又一新的增长点。

  2.实现结构优化,推动茧丝绸产业升级

  调整组织结构,促进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培养和建立跨省市的国家级工贸龙头大公司、大集团和批跨县经营的省级龙头企业,使其成为代表中国丝绸形象、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带动丝绸行业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骨干。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在产品品种、科研开发、贸工农一体化等方面有特色的中型企业。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加工业与原料基地紧密结合,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与协作,实现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商品化。大力促进丝绸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一批茧丝绸行业最终产品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出口及市场信息基地。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以抢占国际市场和生产技术制高点为目标,以技术为先导,以产品为龙头,应用高新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形成一批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能带动行业发展的丝绸产品;形成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具有较强科技、产品开发及成果转化能力的,能够支撑行业发展的茧丝绸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蚕桑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和多功能利用研究开发基地。

  3.实现丝绸消费的创新

  宣传丝绸力度进一步加大,让广大的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丝绸产品,树立起丝绸“天然”、“绿色”产品的新形象。大力推广使用高档丝绸标志,使之象国际纯羊毛标志那样带动全行业发展,打造丝绸国际名牌。创造性地拓展丝绸消费新领域。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蚕丝纤维的特性,在大力发展丝绸服装、头巾、领带的同时,积极开发用丝量较大如丝绸床上用和装饰用丝绸产品等系列配套产品,进一步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高,增加蚕丝纤维耗用量。大力展卫生医疗、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新用途。把中国丝绸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建立起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内外结合、立足国内、力争多出口,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最终产品出口,在保持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领域。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不同档次的产品,为国内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丝绸新产品,使国内丝绸市场成为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形成有效的宏观管理体系

  建立有序、开放、规范的茧丝绸市场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功能;健全市场对企业的包括质量检验、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和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健全交易规则,完善交易手段,增加交易品种,严格质量监督,拓展新的交易方式,推动我国茧丝交易市场建成国际型茧丝交易市场,形成中国茧丝价格指数。建立和完善符合世贸规则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管理体系。科学制定生产指导性计划,及时发布价格信息引导行业平稳发展;充分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赋予协会一定的职能,发挥其在行业发展引导、自律和信息传导等方面的作用。推进茧丝绸行业的立法工作,做到依法行政。通过立法,理顺关系,使茧丝绸贸易、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无序竞争。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搞好制度建设,使我国的茧丝绸事业纳入规范轨道,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进度安排:

  1、近期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本市蚕桑的数量和质量能基本满足本市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相互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在企业与农户间的桥梁作用。

  2、远期目标:建立自己的蚕桑品牌,扩大邛崃市蚕桑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大幅度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实现高额利税,成为邛崃市的一大支柱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要搞好蚕桑产业化自我积累,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路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发展思路,实现蚕桑运行机制的转变。

  总之,规模发展是基础,创新机制是心,龙头企业是关键,科学技术是动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21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策划 企业战略策划ppt

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策划[摘要]:对于电影企业的发展研究,根据重点的不同,可分为跨市场,电影产业,电影企业三个角度。在目前网络可查的电影企业策划研究中表明,明显存在以下问题:视电影企业为一般企业,即重视电影企业和企业的一般共性,而较

中国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国外物流发展现状

中国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摘要:如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在全球范围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且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0-03-05  清华领导力培训  28商机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势必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实际上是面向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是从生产源头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进行集约化生产研究的具

企业战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

企业战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企业战略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纲领性意义和重大影响,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果丰硕,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面对纷繁复杂的战略管理观点和方法,企业该如何有效选择?企业战略理论是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

声明:《蚕桑产业发展 邛崃市蚕桑企业发展战略》为网友梦屿孤独相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