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授请教课题 向董登新教授请教几个问题



    今天读到董登新教授的一篇文章《湖北经济在大倒退吗》,深有感触。作为一个湖北人,我非常关注湖北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在思索湖北经济落后的原因。但我的思索只限于一个忙碌于生计之间对周围的事物的观察,加上我爱思考的个性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意志得出来一点粗浅的看法。不敢说商榷,是能以提问的形式向董教授请教。我听说,一个真诚思考的人,虽然他的学识不高,但他提出的问题却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就象哥达巴赫猜想就是一个表年人提出来的。

  1、湖北的私营经济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向教授请教课题 向董登新教授请教几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有一个非常生要的动力,即私营经济的发展,改革初期,大量的江浙人“背着背包走天下”推销产品,又是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那时我高中刚毕业,见过很多江浙人背包销售床单,针织衣等。东西质量较差,但价格便宜,很多人都买。起先我一直认为湖北人没有这样的头脑吃不了这样的苦,后来我想起来我的老家黄冈那时也有很多人做这样的生意。黄冈人用铁机织一种床单,纯棉的,纱线粗细不匀,但织得结结实实,耐用,睡起来特别舒适,价格好象不比洋布床单便宜。我把江浙人的生意和黄冈人的生意作了个比较,江浙人的产品花样多,款式不断变化,但质量差,成本低价格便宜,而黄冈人的产品工艺老,成本高,虽然耐用舒适,但最终还是被市场陶汰了。为什么江浙人和黄冈人头脑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不能简单归结为思想开放和头脑灵活的问题。在当时的民间,无论是江浙还是黄冈,办企业都是几个人合伙干起来,即没有可行性论证,也没有市场调研,他们头脑中有的只是解放前的一些私营企业的经验。象黄冈的棉床单就是解放前销量很不错的产品。汉正街的小商品市场也是秉承解放前的经商传统。江浙一带解放前是我国的工业重心,工业门类齐全,尤其是民生产品绝大部分集中于上海,这种工业布局,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加强化。这就给江浙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们能方便地取得设备,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其实当时,中国处于产品极度缺乏的状况,上海则具有生产任何一种我国所需要的民生产品的潜力,只要政策允许,江浙人完全有可能象变戏法一样变出经济高增长来。相比之下,湖北是重工业型经济,尤其是民生产品的生产很薄弱,不可能给地方民营经济提供支持。

  2、政府方面思路的差距在哪?

  就政府方面来讲,每个地方政府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发展的思路则几乎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的延伸。最近我常去黄石的旧书店,看到很多矿山、机械、冶金方面的旧书,这让我想到,湖北人并非不聪明能干,但我们的思想确实是朝着重工业方面去的,我在深圳打工时就经常留意,外面有多少湖北的产品,有多少湖北的厂家在外面做市场?很遗憾,湖北人在这方面真的是弱项!70年代末,武钢引进一米七轧机,曾经影响过很多企业的发展思想,黄石一特钢厂。80年代贷款一个亿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因找不到销路最后陷入困境。这一切反映了湖北人的经营思路即发展重工业,轻视民生产品,即便是搞些民生产品,也是按重工业的模式管理,比如湖北人不喜欢做广告,不愿意建立销售队伍。

  通过对政府工作思路的观察,我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每个政府,每个企业都有一套发展规划,比如企业常搞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政府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大都具有“超级性”,即我们的资源也好市场也好不可能同时支持这么多的规划,所以正常情况下国家政策是对他们有所压制的,但由于我国政策的阶段性冷热特征,有时候大政策会放松,而一旦机会来临由不得企业政府去思考,所有的人都按自己既有的规划盲目扩张。所以每个企业每个政府的发展思路几乎都是旧思路的延伸!象黄石特钢厂的例子就很典型。

  3、教育强省的优势为什么不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湖北人爱读书,高考成绩在全国也算名列前矛,但培养出来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有一位潮洲老板说,你们湖北人爱读书,但读的是死书,越读胆子越小,越读脑子越死!潮洲人爱经商远远超过爱读书,很多潮洲老板都是小学毕业后即闯荡江湖。他们书本知识不多,但社会阅历丰富,对世事有着特有的敏感,这是他们屡屡成功的资本,相反,湖北人平均学历高,书本知识一套一套的,但是最缺乏“江湖阅历”丰富,对市场敏感的人才。林彪指挥打仗就是以反应快著称,他每到一地必祥细察看地形,他的部队每15分钟必须汇报一次他的位置,然后林彪面对地图不断地想,推测敌人可能如何进攻等,一但情况变化,林彪可以毫不思索便一口气背述几十道命令。商场如战场,如果我们缺乏一批对市场深思熟虑反应敏捷的领路人,湖北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

  4、投资浪费有多少?

  董教授这篇文章是实证研究型的,这让我们这些只会也只能凭一腔热情空想的改革发烧友汗颜。我不知我国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证研究:中国的投资浪费有多少?我觉得这是理角中国经济,解释中国经济的关健!也是解释地区差异的关健。一个最直观的逻辑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与当地的投资成功率成正比的。据我的观察,这几十年来湖北人投资浪费实在是太多了!难道这不是湖北近来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吗?这种现象全国都普遍得很,而且内地比沿海严重,我想这一定是有深层的体制原因的。投资失败大凡有三种原因,一是腐败,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三是税费成本太高,这三种原因前一种沿海内地没有区别,但后两种区别就大了。这几十年来,我国的市场是国际观念主导的,这些市场观念又都是通过沿海向内地扩散,所以在市场反应上内地始终慢半拍,而在税费成本上,由于我国的财税体制,内地企业平均税费成本远比沿海高,更加上湖北老企业多,社会包袱重,更加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更难以生存。

  5、国内的产业转移何时发生?

  80年代,我在读高中,那时中国很多有关国外经济发展的报道,对我有很深映象深刻的就有“产业转移”这个词,大意是说二战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日本等国家转移,后来日本等国家又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台湾韩国转移。当时我推想,我们国家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即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然而改革三十年了,这种转移还没有发生的迹象。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大量的民工涌向沿海,使得几十年来沿海的工资成本没有上升。国外都是限制移民的,但沿海省则欢迎民工,一出现民工荒便惊慌。显然这与各国的发展观有关,在国外可能是不会把依靠大量民工涌入来支撑的低水平扩张看作发展的,他们的发展观是依靠技术进步来购建社会的和谐,环境的优美,人民整体福利的提高。我曾经坐车从深圳到东莞,沿路全是工厂,深圳和东莞之间已经没有界限了。想到不知有多少打工仔背井离乡,长期远离父母妻子,被关在这些厂房中没日没夜地加班,让我万分心酸。如果我们的经济布局稍微合理一点,将一些产业转移到内地,不知要给人民带来多少福利!然而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都是靠低平的规模扩张来支撑的,技术的进步贡献微乎其微,而在夺有限的低水平的出口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投资上,内地企业显然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以上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自知我无力找到它们的答案,但更让我难过的是我甚至不知道该向谁去请教?今天借价值中国网这块宝地,真诚地向我敬仰的董登新教授请教,望不因我的浅陋而见笑于教授,亦不因我的唐突而冒犯教授,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492.html

更多阅读

创业新点子推荐 几个不错的创业点子

创业新点子推荐——简介创业新点子推荐,对于创业的朋友们来说,失败的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选对合适的创业项目,那么对于2013年来说,有哪些创业项目是比较受大家欢迎同时又有极好发展前景的呢?创业新点子推荐——方法/步骤

请教开蛋糕店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moto请教您一个问题

2009-5-2015:03提问者: yoyoyo777777 | 浏览次数:1520次我想投资开个蛋糕店,门市暂定在40-50平方,请有过开店经验的老板老师们对以下问题给与解答:1 做蛋糕所需要的设备、耗材和原料具体有哪些?总体大约要多少钱?2 因为是要聘请专业师傅做

声明:《向教授请教课题 向董登新教授请教几个问题》为网友只沾花不惹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