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桥的《一条中国特色的经济振兴途径——大力建设乡级小城镇》载《计划与市场》杂志1998年第9期,主要内容以《乡级小城镇:值得关注的突破口》为题载1998年8月26日的《中国经济导报》。徐新桥在我国首提“农村”、“农民”及“农业”这“三农”问题,并设计提出有关统筹规划、20年实施、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土地流转拍卖、城乡一元、集约经营、拉动内需、人才下移、长久发展等系统化的中国国家战略和民族振兴方案。1998年10月12~14日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面对当前世界形势,针对国内经济缓慢或说稳步发展的状况,怎样排除可能造成的经济萧条隐患,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都在操心和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发展”,这只是一个死公式而已,然而在其活的运用上,如果措施不符国情,结果就大相径庭。比如增加投资,重复建设的老路自然是穷途末路,但抄袭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也难免在时空迥异的情况下误入歧途。从这里引发出一个问题——既有显效更有长效的中国特色的经济振兴途径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大力建设乡级小城镇,并建议政府将其作为国策予以高度重视,尽快组织实施。此举不仅能极为有效地扩大内需,而且能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国情中的“农村”、“农民”及“农业”问题。
当前投资措施存在明显不足
上半年及最近,国家异乎寻常地加大农林水利、公路、铁路、通讯、安居工程、技术改造、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农村电网、粮库等方面和领域的投资,包括金融信贷和政府财政等投资,这些措施固然是十分必要、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发展,并对未来经济发展有好处,总之对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条件有着现实和长远的积极作用,但是,据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报告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国内需求启动力度不够,有效需求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社科院经济所日前的一份“景气报告”显示,二季度在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度比去年下降16.4个百分点。国情专家胡鞍钢向国人介绍美国“新政”的成功,主张推行中国式的“新政”。他说,罗斯福第二次“新政”期间,政府共投资150亿美元,从事大规模基础建设,完成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850个机场,数以千计的医院、城市电厂和校舍等。它为3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占全国失业人数的1/3。胡鞍钢说,中国改革与发展需要这种“新政”,依靠劳动密集型发展基础设施,吸纳下岗职工,促进经济增长。眼下方兴未艾的财政政策启动,与“新政”倒有几分神似。政府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虽然一时很难收回,甚至从某个项目本身说有可能“亏本”,但它考虑的是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企业不肯投的,政府就有了用武之地。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前,一方面通过增加投资、鼓励出口的措施加大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下岗保障、改善金融服务、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等措施提高社会承受力,这种所谓“一手促发展,一手保稳定”的经济启动措施并未即期显效,政策时滞期有所延长。因而,有关方面十分着急,担心今年8%的经济增长计划不能完成,更担心过低增速甚至停顿而引发国内一系列问题,使各项深化改革的目标受挫。于是,中央又在以上投资领域一而再、再而三地超常加大投资。预计对扩大我国内需、拉动经济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那么原因何在呢?是不是这些措施没有对准国情切入关键部位?这里试对影响内需扩大的令人困惑的方面作具体分析:
农林水利相关方面,显然,投资不仅不能放松,局部薄弱环节还应加强,特别是农业科技和水利方面需加大投入。但这些年无论是主导农产品还是多经农产品,连年丰收,然而增产未增钱,大增产小增钱,以及卖粮难、卖棉难、卖果难……诸如此类的难题象白条一样摆在农民面前;而农副土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所谓“农业产业化”也大都面临严重的市场问题。公路、铁路相关方面,保持投资势头也是必要的,尽管交通瓶颈制约已不复存在,与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要求还相差甚远,但试问现在有多少工农产品是因为客户急需而就是运不出去从而沉睡仓库?况且上述两个方面,农林水利所需投资品甚少,公路、铁路的投资品虽然需要一定的钢材、水泥,但其需求数量相对现有供应产量而言犹如杯水车薪。有专家说这些投资领域的做工者赚了钱就会消费,就会刺激工业品的销售,试问主要为农民的做工者存钱干什么?红砖青瓦先盖房子而已,而且有几个儿子就要盖它几栋,添置少量的工业品又能解决多大的现实问题?再来看当前热门的城市安居工程方面,到处都把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叫得楼摇地动,还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降低造价和鼓励购房,似乎可以真的大大刺激消费。而现实情况是,大中城市里干部基本都有房子,无房的工人大部分买不起房子,农民绝大部分不会进城买房子,其它商人等群类新增买房量也是有限的。以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为例,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最近调查,按目前的计算标准,购一套一般水平的二室一厅房,享受按揭贷款者起码月收入要5000元以上,这一条基本把工薪阶层拒之门外。试问还能采取措施将房价降低80%以上吗?要不然,一般城市百姓还是买不起。青岛市计委王国胜主任分析认为,制约住宅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介绍说青岛市积压的商品房当中70%是民宅。试计算,当前近乎天文数字的全国5万亿居民储蓄被12亿人口平均后,只有4000多元的水平,这在发展中国家不是处于较低水平么?有人用我国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值5.8-7.2(另有权威人士算帐为10)来与美国(3.94)、英国(3.15)、法国(7.10)、日本(6.73)、印度(6.2)、韩国(5.5)比较,说这是所谓的国际通行的标准,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居民基本上具备了购房的承受能力。还好。这里用了个“基本上”,但我还是要试问:为什么不来比一比恩格尔系数?为什么不来比一比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各种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的完善情况呢?据国家统计局最近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现阶段的住宅消费难以启动,主要原因之一是房价远远超出了现阶段城市居民的支付能力。我本人生活在武汉大城市,访问了许多工商业居民,都几乎认为目前的房价水平就算享受政策优惠也还是大大超出了实际购房能力。存的钱要吃饭保现在的命,要医疗保将来的命,要上养老、下养小,自己和后代还有教育开支……。再如农村电网方面,即使国家花巨资建设改造好了,农民又怎能在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用洗衣机?在通风透气的瓦房亦或农式楼房里用空调?更谈不上什么VCD、Internet了。当然,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也都是急需完善的,下面也将述及。我丝毫不否认以上投资领域的重大意义,只是认为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脱离具体分析而单凭理论推导来夸大它们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那是极为有害的,不仅于事无补,误导投资还会留下隐患。本文极力主张在巩固或完善这些领域的投向的同时,呼吁不应忽视另外一个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领域——乡级小城镇建设。以下我也将论及其重大现实作用和深远历史意义。
乡级小城镇建设应该挑重担
有理论认为,中国应加大城市化发展力度。事实上,政府当前在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加大投资力度的举措。然而,我认为,城市化不是中国的出路,城镇化才是中国的出路。后面我要构想的小城镇模式将区别从世界它国拿来的一般城市化的概念。
12亿人口有近10亿农民,散落在神州大地广袤原野,这是与任何发达国家绝然不同的中国国情,农村、农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的基本问题,一直摆在党和政府的案头。有人提出并描绘了城市化的美景,主张部分农民逐步涌入大中小城市——这固然是城市化,但对我国而言这不是社会发展优化,恰恰相反,我认为是劣化。且不说本来我国大中城市距国际都市相去甚远,就是连基本的城市条件和功能都没有达到起码的水平。据一位专家提供的一组数据: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30个缺水,严重缺水的有100多个,缺供水能力1600多亿立方米;近8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年排放量过300亿立方米;城市垃圾处理率不到50%,无害化处理的不足10%,每年有12744万吨未经处理的垃圾“护卫”在城市周围;城市人均道路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城市路网汽车运行时速从70年代的30公里降至80年代的20公里及至现在的12公里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带来了缺水、污染和交通拥挤之患,还限制了住宅、汽车及与城市地铁、环保设施相关的电子、化工、机械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不是“城市病”是什么?由此看来,大中城市的规模扩张可以休矣!包括县级市也不宜扩大规模,而我认为甚至应该提供某种条件、建立一种机制缩减大中城市规模。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市现代功能则是其质的需要。在城市诸要素中,劳动力也并不存在量的缺乏,而同样也是存在素质的欠缺,需要提高质量,包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知识水平及技能的提高。下岗的工人老大哥多的是,中国广大农民也有强烈进城的愿望,但中国城市无法容纳浩浩大军,这是中国国情啊!同志们算账了吗?不能感情用事定性谈世界的城市化趋势!我是农民的后代,我也想中国农民进城啊!怎样才是好呢?我认为,只有乡级小城镇才是广大中国农民的美妙归宿,甚至也是部分城市下岗工人的好去处。我再次强调这里所说的小城镇不包括县城,而是指乡镇级的小城镇。中国城市的“趋大”效应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农民的安乐窝,我们从思想观念上、战略规划上、政策措施上都应使城市“重心”下移,如果要大的话只能大规模建设乡级小城镇,这是中国国情使然。试罗列这种小城镇建设的十大好处。
1、可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逐步腾出繁星万点的自然村宅基地,为日后实施土地连片集约经营创造地理条件。
2、方便农民就近就地从事农业生产及加工经营。农机具及耕牛等可实行专门仓库专人看管。
3、住房建筑模式不再是平房和最多二三层的农式楼房,可彻底突破千年沿袭的秦砖汉瓦,节能新型建材的“外包装”条件可以任人尽情填充城市工业品。全国村村烧窑毁地也同时得以有效扼制。
4、便于按经济规模规划实施完善的水、电(电力、电信、电视等)、路、气条件,可使中国农民从根本上摆脱喝脏水、点青灯、烧柴禾等落后生活状态。新嫁娘就可以不再把洗衣机当米缸了,空调也可以不用“夏三伏”和“冬三九”这种制式的大自然名牌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罐子里面煮肉,咕咕啦啦”的梦呓也该变换辞令了。
5、功能完善、美丽而又无“城市病”的小城镇最适合人居住,因而可吸引医生、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来此安居乐业,改善农民的防病医疗、科学教育等条件,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整体素质。
6、信息交流方便,如可方便使用计算机监测土地、作物等适时情报,与国际网络互联获取和发布信息,直面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7、改善中国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第三产业比重将迅速提高。
8、增加更多就业机会,绝大部分农民进城镇,大中城市的小部分人员也会主动“下镇”。既缓解农村隐性失业问题,也减轻大中城市各种压力,为大中城市“消肿治病”,还会带动作为城市与城镇之间的交通工具的汽车工业的发展。
9、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稳定,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便于治安。
10、大规模的乡级小城镇建设及建成后的运行、居民生产生活消费,显然可迅速拉动几乎是各行各业的相关产业发展,真正启动内需,促进工业产品销售,促使全国范围内大幅增加财税。
如此而来,设想二十年内,中国的“三农”问题基本解决。本文不在这方面展开阐述。可不可以这样预言,乡级小城镇建设必将成为振兴中国经济的亮点,甚至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变革里程碑。
乡级小城镇建设的模式框架
1、统一组织,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分期实施。
2、“先筑巢”,小城镇道路、街道、园林绿化、环保处理等公益基础设施条件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或世界金融机构、国际货币组织援助完备。起步资金可来源于当前原定投资领域的挪出部分,甚至包括大中小城市的安居工程投资部分,鼓励城市无房户“下城镇”,同时适当加大政府财政赤字。据行家介绍,我国财政赤字水平比发达国家低许多,因此,运用财政杠杆调控的余地非常大。况且投资于小城镇,随着城镇建设快速地拉动国民经济,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又可再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小城镇的其它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条件则可采取集资、发行债券、基金、低息或贴息贷款等途径解决。
3、“后引凤”,住宅投资由农民及大中小城市无房者或虽有房但愿下到城镇者分批集资或承贷建设,逐步落户。农民最实在,他们会算账,原来的一家一户盖一栋肯定不如现时的凑钱盖房合算。况且从“村民”变成了“镇民”。当然,下面一条政策很重要。
4、在政策上优惠,免掉土地征用费等一切税费,包括各种水电路气的增容费、手续费等。这是为了大局和长远,为了整体社会利益的必需举措。
5、规范建设中的土地设计、施工以及设备选购、安装的招投标、监理等制度,切实保证小城镇经济性和内在质量。
6、原有自然村腾出的宅基地公开预先拍卖经营权,鼓励城乡企业或能者去开发利用。
7、取消“农业户口”,实行全国户口并轨。并逐步解决附载于户口上的社会保障、福利和其它不公平问题。
8、发达省份、平原丘陵地区率先启动,抓好示范试点,逐步推开。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小城镇建设不是什么新提法,但政府战略性建设乡级小城镇则是新的构想。尽管沿海发达省份已有围绕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的成功范例,但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情况下,这种模式步伐较慢,而且质量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组织,更缺乏国家战略性政策支持。对于小城镇建设,我们不应简单将其泛泛而谈,而应该具体到乡级小城镇这个定位及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充分认识到它是中国这个地大人多的农业国度的一条民族整体素质提高之路、经济振兴之路、社会进步之路,当视之为国策,应该作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突出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应该尽快组织专家完善方案,精心部署,加强领导,有步骤地稳妥实施,在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内把它搞好。
几千年的中国农村也该换个大样子了!
【原载《中国经济导报》199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