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数据 叩问中国城市化



一、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与对城市化的含义的理解密切相关。传统持“人口城市化”论往往简单用人口单一指标来反映其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这只能从人口向城市转移即人口的城市化这一个角度或侧面加以反映,而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完整特征。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多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多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目前,一般来说,城市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4)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基于我们对城市化的上述理解,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大体应该包括如下指标:(1)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标:指地区城市化人口在地区总人口中的比重。地区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地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化地区的转移和集中是人口城市化的主流。(2)地区产业城市化水平指标:地区产业城市化是地区非农产业在城市化地区集中的过程,与地区人口城市化不同的是,地区产业城市化不是农村传统产业即农业向城市化地区集中的过程,而是城市化地区非农产业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因此,地区产业城市化水平指标不应只选择城市化地区非农业产值占地区全部产值的比重,还应该选择可以对不同地区的产业城市化水平进行相互比较的地区人均非农产业产值指标。(3)地区城市发展水平指标:该指标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城市社会发展指标和城市环境指标等。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可选择城市人均非农业产值,城市社会发展指标可选择城市成年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城市人均文化卫生设施拥有量,城市环境指标包括多种因素,而且涉及面比较复杂,为了简化,有不少学者在做该项研究时,常常选择城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作为衡量城市环境的指标。(4)地区内城市体系完善程度指标:可以选择城市位度指标、城市密度指标、城市规模指标等。

二、城市化是否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制约瓶颈,诱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矛盾焦点,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突破口。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负担沉重、农民上访频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村劳力过剩、农村脱贫艰巨、城乡差别拉大等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虽然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收效甚微。乡镇企业曾一度容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但由于过分强调“离土不离乡”,加上乡镇企业的过分分散,因而并未在实现人口城市化上迈出有效的步伐。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昭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于推进城市化。首先,城市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发展,城市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农业产业化架起“桥梁”,城市化引起的人力物力聚集效应,为农业产业化找到“龙头”。其次,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通过城市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城市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而且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至少能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据我国有关研究机构的匡算,如果从2001年到2015年,促使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市民,可增加6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可带动最终消费支出增加1万亿元以上,平均每年700多亿元。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创造巨大的城镇基础设施和住宅投资需求,按人均3万元城镇基础设施和住宅投资计,2.5亿的新市民将带动7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平均每年5000亿元,将可拉动GDP年平均增长3个百分点。再次,城市化城市化加快了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传播,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中国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难在农民增收,但是根本出路在农村之外,在于城市的率先发展和对于农村的带动。加快城市化才能带动农村现代化。城市化引起的人口流动改变了进城农民长期依赖土地的生产方式,并进而改变其生产方式决定的生活方式,促进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城市化对农村现代化具有导向、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农村现代化。

可见,城市化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至关重要的“三农”问题,但值得说明的是,城市化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城市化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市场化也不是。当世界各国农业出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政府以看得见的手来缓解农村矛盾。我们要破除两个迷信,就是城市化迷信和市场化迷信。我们不能把城市化、市场化当成新的意识形态。

三、怎样才能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量”的扩张而且要强调城市“质”的提升。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提高城市化质量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城市决策和管理者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科学理性进行规划,完善城市体系。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城市化的进程应伴随工业化的进程迅速推进(目前有所滞后),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原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城市的合理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动态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基础。合理的功能定位是一个城市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在坚持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和准确定位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从宏观的社会经济角度和整体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科学理性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合理有序地构筑城市空间环境。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它相关建设,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在“城乡统筹”的前提下,着力完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规划是在区城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体系规划必须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使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城市体系规划应根据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以及未来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情况,对每个城市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使每个城市各具特色,并且大、中、小城市之间能协调发展。

2、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塑造新型城市居民。我国高度集中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使得城市政府职能严重错位。在社会职能方面,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着政府办社会和公共服务缺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区管理的活力和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社会的自治功能受到严重制约,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负担,限制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恶性循环。而第三次城市革命出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市居民生活社区化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就要求城市政府要尊重市民“自治”的愿望,政府职能逐渐要由行政管理转向公共服务。同时,城市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使社区居民所需要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和安全感得到满足,进而积极地参与社区事务,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成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新型市民。

3、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城市人口素质。现代化城市要依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城市及其郊区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利用,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然而最重要的是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的素质高低反映了城市现代化的水平状况。人口的高素质化才是城市现代化的关键和保证。目前,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拥有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的雄厚,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如何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问题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首要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教育和科技软硬件的投入。政府不仅要下大力气巩固和提高现在的9年义务教育,而且还要在有条件的较发达地区,逐步提高基础教育的年限,由9年延长至 12年,这是中国未来工业化、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同时要鼓励兴办民营教育和科研机构作为必要的补充,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储备足够的人才;其次政府要尽可能地创设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人人思学、人人乐学、学有所用,努力建设一个新型的学习型城市。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赋予城市发展以活的灵魂。只有全面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才是长远的兴城之举。

4、建设数字生态城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化质量,必须凸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以较快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行动指南。“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事业的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要保持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至少不要破坏这种天然的关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建设和发展城市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以牺牲广大公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而盲目发展。当前,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之外,努力建设数字生态城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城市数字化实质上就是指城市的信息化,它在狭义上讲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地形地貌和基础设施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而今天城市数字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数字金融、数字交通、数字视频、数字服务、数字社区以及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因此它已经在各个领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城市的数字化可以让城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城市的数字化能使他们享受到安全、高效、快捷的包括金融、商务、政务、医疗、教育、娱乐和社会保障等等的各种服务,并能有效地参与政府和社区的民主管理。

 中国城市化数据 叩问中国城市化

另一方面,生态城市或绿色城市也是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城市生态环境出现了日趋恶化的趋势,诸如环境污染、绿化率低、空间拥挤等已经使城市人居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矛盾已是迫在眉睫。人居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崭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提出,“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观念的被认同,使得人们对所居住城市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城市的功能培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中心、工作中心和居住中心,而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人为最高准则,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完美融合,并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等提供最舒适、最方便、最可靠、最安全的服务场所。生态城市强调了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功能,使人们居住的城市有回归自然的质量。生态城市不一味强调绿地面积,但强调生物组分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功能,要将城市的绿地系统抬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同时进行。大尺度就是把城市做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处于调控环境质量的地位。小尺度就要在交通、住宅、河流、水体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学设计,保证快节奏工作环境下的无公害的享受。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时,应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和可持续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而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质量。

四、中国该走大城市化道路还是走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道路?

长期以来我国所走的“小城镇化”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试图通过农村地区的“就地城市化”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全国的城市化进程。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在相当多的地方,“城”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城市发展的整体素质却不高,进城(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实践表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已出现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有城无市”现象普遍;(2)土地资源浪费严重;(3)生态环境恶化。小城镇的发展虽然带来了我国城市化的“量”的增加(它也确实是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的负面结果是不容回避的,片面强调小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城市(城镇)质的提高既不符合城市化的本质规定和要求的;也不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如果不以大中城市为主导,推动工业要素的集聚和各种资源市场配置,大企业就发展不起来,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增强更是无从谈起。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十分沉重的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上,主要靠发展小城镇,试图在农村实行泛城市化的办法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是不能长久的。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我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靠小城镇数量简单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道路,那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应尽快转移到重点发展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上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党的“十六”大报告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城市化建设道路的反思和务实。

应该说,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中国人口太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压力就会越大,因此选择节约型和效益型的城市化就越有必要,这也成为市场的自然选择。而制度的因素、各基层利益的干扰将会逐渐被排除,因此,积极发展大中城市,以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今后,城市化进程应该首先着眼于各类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大中型城市发展了,周边小城镇也会相应地有所发展。研究资料表明,将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健康水平、环境污染、交通状况、占用土地等指标综合在一起加以比较,我国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的城市综合效益最好,而小城镇的综合效益是最差的。国际上的研究表明,过去100年来大城市的发展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综合效益比小城市好。目前,我国的大城市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只有用大城市带动小城镇,小城镇不仅不能替代大城市,而且在综合效益上不如大城市。当然,城市也不是越大,效益越好,当边际效益完全穷尽,这种人口集中也会停止。大城市的过度膨胀,也会带来相当大的负作用。我们不能只重视或只强调发展大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合理地扩大规模,发展成适度的更优城市也是必要的。因此要适当发展大中城市,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到大城市。当然,对个别超大城市当然要有一些限制膨胀的措施,但重在疏导,特别是鼓励其周边地区加速发展。改善现有的大中城市与周围地区间的交通、通讯、商贸联系,使城市的辐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另外,要确立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21世纪国际竞争的真正据点是在城市群,因此中国应当制定科学的大城市群发展战略,防止大城市病。例如我国目前形成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经济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有必要把确立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抓住了这个中心环节,我们就有或可以有就业的增长、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国内需求的扩大、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全面的城市化战略应该是发展具有合理规模的大城市,带动其他规模较小的城市和镇的发展,并利用它们的发展分解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负效应,在特大城市周围支持卫星城镇的发展,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城市群或城市带,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网络。

五、现在有人一提城市化就是建楼,这样做对吗?城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以前我们总存在这样的误区:城市化就是高楼化,城市的发展速度就要看这个城市高楼崛起的数量、速度和高度,楼越多越高越气派越好,其实这只是一种浅薄的认识。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真的就是中国现代化标志吗?决不!就连中国的榜样们都认为“目前亚洲城市面貌趋于过度光怪陆离,摩天楼造型和体量过于离奇夸张”。当座座高楼越建越高,当我们置身于高楼林立的城市,就会发现我们的家园仅仅成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的陌生的复制品。若干年后中国城市将自食拥挤的高楼所带来的人口、生活、交通及城市综合性的苦果。城市要有产业、人气、文化、市政设施以及法制、生态环境等诸多元素来支撑,尤其需要有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有其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修马路、建广场、盖楼房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但问题是城市发展了,楼建的很多,但是出现交通、环境等其他问题;融资体系、银行贷款还不适应目前的情况;规划体系也不完全符合“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方针;管理体系,包括土地制度也都有各种问题。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重建设轻规划、重盖楼轻环境、重地上设施轻地下管线、重主体轻配套、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精品、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护等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处理好建楼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花园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城市化的动力系统中,工业化之所以居于核心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助于其他动力要素,如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是因为工业的发展阶段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加速器,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加速器,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在工业化的起步期,国民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城市化率以平缓上升的态势向30%发展。在工业化的扩张期,工业和国民经济进入加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的时期,城市化率将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在工业化的扩张期,城市化水平的年增长率是工业化同期的1.5—2.5倍。我国正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可以肯定,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将加速推进,而新型工业化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依据。

工业生产用机器取代了人力;商业交换则又扩大了工业生产的范围。所以,近百年来的主流西方经济学都认定,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必须首先工业化,然后再逐渐发展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从而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历史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遵循人们所熟悉的增长道路,即:第一步摈弃农业、转向制造业;再后来则转向服务业,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我国提出了“节约资源,包含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说白了就是“可持续发展”。我们都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先是工业化,再是信息化、科技化,输出技术把血汗工厂开到发展中国家这样一条发展轨迹。谁都想走捷径,谁都想一步跨越到国那种劳动生产水平。可是,缺乏工业基础的信息化只可能是泡沫。泡沫破了以后,往事必定不堪回首。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城市服务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城市服务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产业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这表现为城市服务业由自发发展状态走向第三产业的自觉发展状态,最直接地体现在城市服务业内容的演变和深化过程之中。从简单的仅包括衣、食、住、行等的商业流通活动,扩展到为生产服务的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活动,为生活消费服务的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机关、社会团体也都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项内容。第三产业服务活动专业化的特性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旺盛时期。特别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态势,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城市化的“接力棒”也因此传到第三产业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国城市化进程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六、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转化成市民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怎样消解这些不利困素?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也是农民追求和要求分享城市文明的过程。而我国城市化即将有数亿农民转移到城市,我国的城市化必须认真考虑满足亿万农民转移到城市的意愿、需求和目的。农民转化成市民即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1)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推进农民市民化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农民市民化的必然趋势和战略意义,结果势必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的歧视。而市民对农民的歧视和偏见,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府的决策。(2)政策制度制约。近年来,中央政府虽然从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进城农民市民化开绿灯,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从政治收益最大化角度代表城市市民集团利益方面考虑问题,往往采取不同的政策态度,使中央决策受阻。他们大多是以城市市民的心态对待进城农民,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引导,对农民市实行排斥和抑制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少,对农民市民化存在着重堵轻疏,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益,重城市就业轻民工安排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引导,影响农民市民化进程。制度方面的制约主要是刚性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因难。(3)素质制约。在农民与市民两个群体属性差异上,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表现最为强烈,也是农民市民化首先面临的挑战。因为,表现在“农民”与“市民”两个群体上的诸多差异,许多都与人口素质有关。只有当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才会逐步带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不断适应市民化的内在要求。自身素质低,没有技术,进城农民在城市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目前,城市就业压力极其严重。许多大学生都已经降低了就业的要求,有的甚至与普通的工人竞争,进一步缩小了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进城农民在城市劳务型与服务型行业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他们还要面对众多外地民工的竞争力。可见,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不高,转移能力弱,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影响农民市民化。(4)信息制约。由于分散落后的农村信息闭塞,加之个体农民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很难得到及时可靠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盲目流动的结果,当然无助于实现农民市民化。

怎样消解这些不利困素呢?(1)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这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改变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必须通过政府文件、党报党刊以及电视、电台等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在观念上执行平等原则,平等包括两方面的平等,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平等对待进程农民与城市市民,另一方面是城市居民观念上平等对待进城的农民,这是平等的基本的要求。让进城农民享有与市民同样的待遇,无疑会减少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社会不稳定因素相应会减少到最小程度,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中来,加快我国市民化进程。(2)调整政策,优化制度环境。这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有力保证。对进城农民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进城农民的待遇安排,影响农民市民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建立能够超越部门利益的机构,专门负责和协调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变“堵”为“疏”,以积极的态度,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各市市情的、既能有利于农民自由流动又能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推进农民市民化的管理政策。变农民为市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彻底打破户籍“坚冰”,对户籍制度进行全方位、大力度改革,彻底改革刚性的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过渡和改革为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使公民获得统一的身份,充分体现公民有居住和迁移的自由权利,剥离、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功能,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就土地制度改革来说,根本途径是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改革农村社区土地制度,进而培育城镇积累功能和自我发展机制,使已经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和过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从而减轻有限的农地已经超载的农业人口负担。同时,要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农民进城,可以出售、转让土地的经营权,保持自己土地资产的收益权,同时为将来在城市遇到就业、养老等困难时留一条后路。此外,农村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应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将财产量化到职工个人。在乡镇企业职工迁入城市时,可以出售和转让自己的股份,取得收益。通过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以使农民在自愿放弃土地中得到应有的报偿,为农民实现向城市的稳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原始积累”。这样一种产权安排,可以使农民带着价值化的财产进城,从而降低了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成本。另外,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市经济难以吸纳众多就业人员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建立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劳动技能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移民过多对城市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减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3)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这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条件。大量事实证明,进城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决定着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整体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一方面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另一方面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得到市民认同。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扫除文盲;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展开,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4)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这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不可少的手段。破除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信息障碍,关键在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思路是: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在调节就业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由劳动力市场提供各地城市劳动力供求信息,这对农民流向、择业至关重要。要构筑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信息发布机构应采用多种办法和手段,努力让流动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此外,加快建立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努力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市场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与之相应的信息统计网络体系。

总之,从农民变为市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的工程,它绝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转变,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转型,需要各方面共同长期努力,统筹城乡,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协调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562.html

更多阅读

地质锤、放大镜和罗盘 地质罗盘使用教程图解

地质锤、放大镜和罗盘来源:中国矿业网 作者:王萍艳地质锤沿着岁月的纹路轻轻地敲击 叩问沉睡已久的大地当地层下幽暗的窗口折射出一缕金属色耀眼的光那埋藏亿万年的记忆已然被你唤醒没有自豪的炫耀没有歌功颂德的记载你又默默的回到了

霸气诗句 唯美诗句

中国最有霸气的诗句挂一漏万, 管窥之见;执经叩问, 扫径以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力拔山兮气盖世!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人头做酒杯 饮尽仇雠血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

江南樵夫 中国怪现象 叩问高考“状元经济”之怪现象

  导读:高考放榜后,各地“状元郎们”被镁光灯追逐,学霸一朝成“全民英雄”……如果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奔走呼告着广大学子高考放榜付出与收获的喜悦;那么,“鸟儿一旦系上了黄金,就再也不能展翅高飞”,正描绘着过度消费

真正的忏悔 文革忏悔如何获得真正救赎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向文革受害者道歉,让人感叹中国迎来了一个忏悔的夏天。  这是迟来的忏悔,无数受害者已经听不到了。但迟来的忏悔毕竟还是忏悔。更何况,即便是这样的忏悔,已经来之不易。毕竟,关于文革,“为什么不忏悔”这样的

消费者信任:叩问正当管理

     信任、信心、公信力,这些原本属于政治领域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消费领域。从香港政府宣布限购奶粉,到年轻的妈妈们避开国内电商通过“海淘”的方式绕着地球买奶粉,与其说是国产奶粉的尴尬,不如说是奶粉生产背后的企业管理出

声明:《中国城市化数据 叩问中国城市化》为网友帅瞎你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