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3月5日,温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件重大举措——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件事儿,是一件实事儿,也是一件大事儿。
『总理』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解说】低保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早已耳熟能详,虽然只是每月不多的几百块钱,但基本上可以保证让低收入家庭吃饱饭,满足他们的最低生活标准了。然而,对于在城市中靠打工才能安身立命的农民工来说,即便他们比城市人还要熟悉那些楼房、那些街道,这点低保,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个遥远的梦。 【解说】像城里人一样,有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几乎是所有农民工所向往的。黎大妈二十年前迫于生计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 『记者』当时为什么来北京? 『黎大妈』家里收不了庄稼,旱的不行,我们上这就是为了生活。来北京二十多年了。我们在这里,儿子做点买卖,老头不能干活,我在这就是为了生活。 【解说】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附近收了十来年的收废品,黎大妈一家的日子虽说不富裕,但至少还说得过去。 『黎大妈』还行,凑合着。儿子、孙子围着生活,比在家里稍微好一点了。 【解说】话虽这么说,可毕竟身在异乡,年纪越大黎大妈就越想着早点落叶归根。 『黎大妈』家里听说租的地生产什么的不要农业税了,说每一亩还找我们二十块钱,这是听他们说的。 【解说】农业税的取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很多农民回到了田间,但对于像黎大妈这样的老北漂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二十多年的城市生活,种地的生活显然离他们太远了。 『黎大妈』我们这么大岁数什么都没有了,就是自食其力,就是捡一点、收一点(废品)为了生活。 【解说】老伴长年身体不好,帮不上黎大妈什么忙,家里的开销全靠黎大妈收的这些废品。 『黎大妈』我们租房子450一个月,吃、喝都是自己掏钱。 【解说】眼看年龄大了,看病的钱怎么来呢? 『黎大妈』看病就是自己掏钱,现在身子还行。 【解说】乐观的黎大妈对记者说,其实她很羡慕城里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像城里人一样活得有保障。『黎大妈』我们农村没有这个想法。到我们老了国家给我们一个月的多少钱,我们农村没有那个条件。我们都来二十多年了什么待遇都没有。有了好啊,国家对我们老太太们这样真的挺好,但是还是没有这些条件。
『主持人』众所周知,农民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权威部门统计,每年农村输入城市的资金达几千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达3400万亩,失地农民已经超过4000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沦为三无农民,失去了生活依靠,迫切需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对此,有专家呼吁: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道理上,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拒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外。
【解说】2007年,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最低生活保障的第一年,也是河南来的王师傅在北京卖烤白薯的第十个年头。
『王师傅』这一年你挣钱回家孩子上学,就是能顾着零花钱,其实就是挣不着钱,一个人出来一家人花能挣着钱吗,就是比在家种地好一点。
【解说】说起低保,王师傅觉得这是城市人和农村人最大区别。
『王师傅』我们受苦、受累,城里面人比我们好。
『王师傅』城里人有低保,城里就是不干活在家也有低保,我们最起码补助一个生活费。农民谁给你低保,你不干活就是不吃饭,别说年轻人,老年人也是这样,就是有孩子顾老年人吃饭、挣钱。
【解说】王师傅就是不明白,同样是中国人,城里和乡下,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王师傅』其实农民应该有低保。城里人也是人,农民虽然说是乡下他也应该有这个待遇。
【解说】低保在王师傅眼里,有着特别的意义!
『王师傅』就是国家给的生活费。
『记者』你觉得你应该领吗?
『王师傅』要钱的时候谁不应该领啊? 旁白 由于领不到低保而遭遇的生活困境,不止影响着农民的生活,也影响着一部分城市人的生活。杨大妈是北京机床厂的退休职工,每年的供暖季都要为交不起暖气费烦心。
『王师傅』这种情况的人可能也很少,要多的话我想肯定国家、社会上就给解决了。你是退休1075,多了那么一点,就是吃低保就吃不上,吃上低保暖气费就给免了,1000块钱我就能吃低保,
【解说】仅仅因为工资比低保标准多了几十块钱,王大妈就被划拉到了取暖三不管地带。
『王大妈』属于文件哪种都靠不上它,那个姑娘说我这个好像挺倒霉的,哪种你都靠不上,低保你靠不上,稍微高一点,比如说一年四个月的暖气费,一个月能挤出一点,你们好像也挤不出来
【解说】王大妈作为合同工,2001年以一万元钱与原单位签定了买断协议书,丈夫也随后买断了工龄。两口子用这笔钱交了三险以后,余下的钱将将够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供暖费是怎么挤也挤不出来了。到今年,王大妈已经拖欠了5年的供暖费。
『机床厂工人』取暖的问题是咱们都要取暖的,不是你取暖我就不取暖了,大三九天的,你那暖和的,我这跟冰窖似的。
『主持人』像王大妈这样的家庭,属于低保边缘家庭。就多了那百十来块钱,可就是享受不了低保,差那么一点,公共财政阳光就能惠及他这样的人群。今年,我国就要全面推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范围,如果这个制度能够很好地落实的话,我国城乡2100万左右的绝对贫困人口,就可以告别目前平均不到683元的年收入,而获得更好的生活保障。而让这些绝对贫困的人口的年收入,跨越683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大约需要多少支出呢?有专家算过这样一笔帐,假设每一个贫困人口补差300元的话,全国范围拿出60亿元就可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是,这样的一笔钱从哪里来?又该用到谁身上去呢?
『钱从哪里来』
【解说】截至目前,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达25个,全国农村低保对象已达1509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684万人,增长82%;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41.6亿元,比2005年年增加16.3亿元,增长64%。那么,用于低保投入的钱应该从哪里来呢?
『胡星斗』在中国要解决低保的问题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目前中国中央政府对低保(含扶贫)的投入大概是200多亿人民币。
【解说】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在他看来,这部分钱应该从政府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中支取
『胡星斗』如果向农村普遍的推广低保最多也就是一两千亿人民币,而目前中国新增的财政收入也在六七千亿人民币。只是新增的财政收入拿出来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可以解决中国低保的问题,所以我想钱应当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如果各级政府能够例行节约,降低我们制度运行的成本,资金完全是充足的。
【解说】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则认为,这笔钱不仅应当列入国家政府财政预算,而且还应当加大比重。
『胡星斗』在欧洲国家,政府的钱起码40%以上甚至50%是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根据财政部门的资料,我们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大概相当于国家财政的12%左右。我们还要不断的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如果财政资金在社会保障里面增加了,才能体现这个政府真正是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才能真正符合我们温家宝总理今年所讲的,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
【解说】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团告诉记者,低保保的是人基本的生存权,除了国家得财政预算投入,低保还应该像社保一样拥有其它的资金来源。
『胡星斗』第一块是社会保险,第二块是社会救助,第三块社会福利,第四块慈善事业。就是说中国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你要保障你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你在你的方法上是完全可以跟慈善事业接起来的,跟当地民间组织的发展,跟公民社会的发展是可以接起来的。也就是说慈善事业列入了社会保障。
『需要多少钱』
『胡星斗』现在有两种算法,按照国外的经验一般来讲农村的覆盖面一般在3%到5%之间。3%到5%之间,按照我们目前的农村常住人口,数字是7.5亿,大概有两个数字。第一个按3%算,我们有2250万,如果按照5%算我们有3750万。
【解说】张时飞研究员介绍说,在农村目前的情况下,平均而言每人每月30到40块钱之间,就能使低保对象达到一个最低的生活水平。而低保标准就是最低标准。
『胡星斗』也就是说首先我们有多少人,第二个我们认为应该保证什么样的水平才是比较合适的?第三个我们就可以算钱了。就是说如果我们按2250万人算的话,我们把他保到每人每月给30块钱,我们大概要41个亿。第二个如果我们以3750万人算,每人每月30块钱的话,大概91个亿就可以了。100个亿大概3700万人就可以达到月人均40块钱,这样算我们觉得相对合理一些。
『低保保谁』
『胡星斗』农村的低保我想应该给那些确实是处于农村最低生活水平之下的一些困难群众,特别是家里面没有劳动力的,生活陷入困难,因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原因,家里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一些群体。
『张时飞』他只是暂时没有收入,不是没有劳动能力。你这个月没有饭吃了,政府就有责任保你,你下个月找到工作了你就没有了,就取消了。在农村里面在低保标准很低的前提下,绝大部分是残病、孤寡。
【解说】对于农民来说,低保对象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确实需要低保金维持最基本生活的人。这一群体的人员构成就相对于农村的五保户范围更广泛一些了。
『张时飞』稍微扩了一点。扩的就是因灾的,因为五保户是鳏寡孤独。我们现在是因病致穷的,因教致穷的现在也进来了,应该说比原来的概念放宽多了。1月份的统计五保户只有490多万,我们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特困户对象加起来有2222万人,所以宽了很多,当然五保户很多已经进了低保这一块。
『主持人』说起来,低保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享受低保以后,子女就业、住房、看病,都可以有渠道进行解决,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享受低保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原来城市里曾经流传过有人开着私家车,打着大哥大去领城市低保的故事。 正是由于审核环节的漏洞,使得本来源于公平的救助变成了不公平。那么,在扩大最低收入保障人群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使得低保真正发挥保障的作用呢。胡星斗教授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三个环节:一是监督,二是调整。比如说已经去世的人,要及时的从低保名单当中删除,低保名单每隔一个季度、半年、最长一年要重新审核一次,第三就是要设立惩罚机制。
『郑功成』我到香港的社会福利署一些机构去参观,领取救济的地方,它的大厅里面就是当天的报纸。这个报纸他用红笔把某一个消息圈出来,是什么消息呢?就是香港的居民不诚信,申请综合援助的救济,结果他是骗领的,他隐瞒了收入。这在香港来讲是严重的诈骗罪,是要判刑的。所以我们看看任何一个领取救助的人,他要对自己所陈述的事实承担法律后果。
【解说】郑教授的建议是,把低保制度通过立法规范起来的同时,有些条款的设计还需要更加人性化。
『郑功成』你冒领好像还没有什么法律来进行惩治。所以我们就有很多很多的冒领者,无法把这个制度在矛盾上扭曲了。比如说有的地方规定家里养了狗的不能领低保,家里在哪个饭店里面请过一次客的取消低保,甚至发现一个同志家里面打过一次的,直接举报取消低保,或者说这个女同志吊了一个耳环、一个戒指的,要取消了低保,他也不问你这个戒指是不是假的。所以这样五花八门的事情是扭曲了这个制度。我是觉得这些是要规范的。
【解说】而杨团研究员则更希望发挥社区的优势,让村民来互相监督。而不一定要立法。
『杨团研究员』现在我知道这些年我们的低保工作越做越细致了,在这个细致的过程当中已经把这样的人逐渐筛出去了。比如说一张榜公布,老百姓一看这个人不对就有人来揭发他了。等于说这个张榜公布多少天以后,没有人揭发的那差不多,有人揭发的就得查一查,这样我们就有针对性了。所以这个事情我想可以通过我们现有的机制解决掉的,所以不一定要用立法方式。
【解说】中国的农民勤劳朴实,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几乎在每个村子里都有那么一两个,而在城市里,正值壮年就吃低保的城里人也存在一定数量。那么,低保会不会降低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呢?
『会不会养懒汉』
『张时飞』如果从理论上来说,低保金如果足够高的话,高到了超过他工作的所得收入,肯定对就业的意愿是有打击的,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无论城市和农村,目前的标准绝大部分还不足以,让很多人因为享受低保而不工作。
【解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也认为,由于低保的数额不高,养懒汉一说并不成立。
『郑功成』要说到自身懒惰的现象这个理由不充分。我救济了两千万,有两个人是懒汉那叫养懒汉吗?低保不足以养懒汉,我们低保的保障水平很低。如果说我们这里假定领取低保的人,确确实实是生活低保水准之下的,像北京市区给你300块一个人,你能生活吗?你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呢?
『主持人』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近几年,国家、民间及国际机构三方投入的扶贫资金每年都在300亿元以上,如果直接发放给3000万贫困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可获得1000元,已经大大高于贫困线。更何况,在农村,以经济开发为主要手段的扶贫工作的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因此,用低保制度来代替是理性的,也是一种必然。对此,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后,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起草的农村低保政策性文件将正式出台。
『两会观点集纳』
【解说】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提出: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农村低保建制”,这标志着农村低保已基本完成试点探索的过程,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李立国指出,这是继城市低保成功实施以后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又一项惠及千百万贫困农民的新举措。
【解说】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原部长陈耀邦提出要稳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还要防止反复,防止因灾返贫。”陈耀邦委员说,这就需要我们发展经济,需要搞扶贫开发。在容易返贫的这些人里面,通过经济发展保证脱贫农户能够稳定、巩固地发展下去。
【解说】全国政协委员王志宝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去年中央财政投入137亿,地方财政投入50多亿;去年年纯均年收入68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1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不到958元的低收入人口,去年减少了517万人。
【解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专家温铁军表示:中国建立全民社会保障目标不仅有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和能力,而且也有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做保证。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时,越来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对于解决以小农为主题的农村社会保障来说,可能更有效率。
『温总理』关于(全民)农村低保的意义。
『主持人』有评论把低保形容为:最低的权利,最大的民生,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更是一个国家对于自己人民最低的承诺。人大代表郑功成认为,推行农村低保,扩大最低收入保障人群的政策,不仅让全体人民分享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是维护社会公平和分配正义的体现。让我们一同期待,2007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