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选自 郑人买履反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测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拿着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于是,又转回家去取。等赶回来,集市已散,最终他也就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选自 郑人买履反思

后来人把这个故事浓缩成为一个成语:“郑人买履”,基本寓意是讽刺那些不从实际出发,信守教条办事呆板的人,与生搬硬套、死搬教条同义。

果真如此吗?

现实中,周围经常听到、见到、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人说,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也有人说,环境在变,人也在变;也有人说,你不会灵活处理吗?也有人说,不会动动脑子吗?------

这种逻辑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现实中具有小聪明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挑衅制度的人枚不胜举,因为很多人的逻辑思维就是把“郑人买履”看成另外一种“傻瓜”,而把那些不断挑衅制度,扭曲制度的人捧为小团体、小部门的“功臣”。

其实,管理中需要标准,这个标准需要每个人不断重复的遵守。虽然制度标准存在缺陷,但这种缺陷在没有更改前,就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遗憾的是,管理中就是不断讨论、挑衅,有的甚至就是违反制度的比比皆是。最后,很多违规者会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怎么这么呆板。”用来讽刺挖苦制度制定者和遵守制度者。于是,制度的刚性被柔化,权威被挑衅,遵守者吃亏,不遵守者反而渔翁得利。这是一个十分不正常的现象,也是管理制度无法执行的根本症结。的确,制度的出台是各种利益综合平衡的结果,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就必然存在其滞后性。但是,滞后的东西,不是去挑战和触犯,而是及时地改进和修订。这样,制度才能体现其严肃性,否则,订立制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学会“郑人买履”,同时还要指导、教育下属成为“郑人”。

可是,有人会说,那以后我就按部就班。的确如此,普通员工就是要按部就班,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不是经常耍小聪明。可是,这样的组织有活力吗?其实,这是对制度的曲解。组织没有活力不是制度的制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备。比如,如果我们对建议制度是一个民主的氛围、强化激励,笔者以为,这样的制度绝对会激发每个人的思考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752.html

更多阅读

诗经名篇《蒹葭》英文译本六则 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 张五常论读书mobi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读书的方法新年时节,送些甚么给学生呢?就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

金色花 作者:蓝兮,选自《散文》 金色花教学设计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来,海棠,月秀,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不论

新女驸马续选自《大明驸马传》) 驸马传

(三十七)张嫣摒退左右后,对天香他们说:“大家都坐吧,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听皇后讲起了事情的经过,待她讲完。天香感叹道:“天下居然有这么巧的事,皇帝老兄真幸运。梅竹真可怜,原本是大家闺秀,却流落到异乡当了丫鬟。真是

声明:《郑人买履选自 郑人买履反思》为网友城南恋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