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腐,活水养鱼。流动的水永远是清洁的,活动的水更适合鱼的生长。同样的道理,员工队伍如果死水一潭,也就失去了活力,更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因此,必须在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下岗位的交流。为什么呢?一是有利于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呆时间长了,随着兴趣的减弱,逐渐产生惰性。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最好是五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人们就容易产生惰性,对工作就失去了兴趣,工作也就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一个人特别是干部在一个岗位时间长了,人事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化,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三是有些人的岗位开始安排的并不一定科学,不一定适合这个人的特点,不利于这个人发挥长处。通过交流可以让他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工作,更有利于他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薛宣是西汉末年著名的丞相。还是在他担任左冯翊时,所辖的频阳县因为地处上郡、西河等几个郡县交界之处,盗贼猖獗,社会治安十分混乱。而县令薛恭是因为孝道出名而被提拔为县令的,缺乏行政管理的经验和魄力,办事很不得力。同时,薛宣所管辖的县中有一个栗邑县较小,地处偏僻山区,民风淳朴,容易管理,县令伊赏担任过楼烦长,有较丰富的治理县政的经验。薛宣认为,人各有所长,不能求全责备,关键是用其所长,因材而异。因此,经过权衡,认为两人对调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于是将他们两人进行了对调。经过对调以后,频阳和粟邑两个县都被二人治理的很好。
明神宗时期,宰相张居正为了加强官吏队伍建设,解决官场中的腐败问题,建立了官吏交流制度。规定知府、知县职位和中央科、道、部、曹等职位六年一交流;各省政使、按察使职位三年一交流。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既改变了有些官吏因调动较快出现的短期行为,又纠正了一些官吏因任期较长出现的弊端。
不管是因为能力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可能不适应,但在另一个地方可能是一把好手。聪明的领导者要善于识别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因此,定期进行一下交流,让每个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是使人尽其才的一个好办法。
北京报业集团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干部交流激活了报业。北京报业集团拥有七报、两刊、一社,共1500余人。在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把报业集团办得更好,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报社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其中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交流。北京报业集团原来是一个老的事业单位,人员老化,干部年龄偏大,不少人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上任职时间过长,惰性有余而闯劲不足,沉闷有余而激情不足,使报社成了一潭死水。集团领导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必须把报业搞活,而搞活报业的关键必须激发人的活力。为此,集团决定以岗位交流为突破口,搞好人事制度的改革。首先折旧庙建新庙,为岗位交流创造条件。取消原来按行政体制设置的政法部、工交部、财贸部等,从新设置了“五个中心”(要闻编辑中心、国际国内新闻编辑中心、社会新闻采编中心、经济新闻采编中心、文体新闻采编中心)、“七个周刊”(理论周刊、文艺周刊、产经周刊、教育周刊、生活周刊、京华周末、服务导刊)和“五个独立部”(评论部、时政新闻部、社会调研与群众工作部、摄影部、美术部),这样做,不仅较好地理顺了部门设置与市场的关系,而且推动了干部的交流。原来的庙折了,和尚不得不找新的庙,岗位交流也就水到渠成了。其次以竞聘上岗来推动干部交流。打破日报、晚报等编辑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界限,重新调整岗位和职数,然后竞聘上岗。三是双向选择让编辑记者也流动起来。对编辑记者实行双向选择,部门主任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编辑记者,编辑记者也可以选择部门主任,从而使编辑记者走出原来的小天地,在新的环境中展示才华。
通过岗位交流,有力地调动了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唤发了报业集团的青春,促进了两个效益的增长。
著名的上海贝尔公司也是非常重视员工交流的。贝尔的一名员工到位后,不是在一个岗位上一成不变,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允许在公司内部交流,找到最能发挥他价值的岗位。贝尔称之为“竞聘上岗”。员工每换到一个新的岗位,都是通过竞聘上岗形式得到的。公司不搞论资排辈,所有员工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来演讲竞聘,这既是岗位之间的交流,又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晋升的机会。
看来岗位交流的威力还是蛮大的。交流可以唤发青春,交流可以创造激情,交流可以解放生产力,交流可以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