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制造的战略选择



  一、战略选择基础——中国制造的SWOT分析

     中国制造的优势

     –广阔的消费市场

     中国有十多亿人口,生活水准在不断上升,人均消费增加一元钱,总计的数额就非同小可,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其次,中国制造日益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市场地位和份额的持续快速增长。走出国门,依托于巩固的国内市场,中国制造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内容之一,保证了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是最为吸引国外跨国制造公司进行生产转移的因素之一。

     –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

     中国制造柔性生产能力相当强,能根据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在生产能力较强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很好满足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的要求。

     –比较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

     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是中国制造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的重要优势。工业配套设施的完善,最大程度满足跨国制造公司快速、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缩短零配件采购时间、有效实施本土化、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跨国公司和华人为主体的广泛国际关系网络

     跨国公司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为中国制造的发展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关系网络,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积极的地位。

     –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支持是中国制造发展的最根本优势,为中国制造扫清发展障碍,整合能力。加入WTO后,国际经济争端此起彼伏,经验明显不足的中国制造企业更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统一管理,以便提高其整体竞争能力。

     中国制造的劣势

     –科技创新能力弱

     科技创新是影响中国制造提高竞争力最大制约,也是本研究重点环节,所以提出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战略构思,在这里不再赘言。

     –品牌建设能力差

     中国制造所处发展阶段还仅仅是生产能力突出,品牌建设也严重不足。尽管国际上到处充斥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但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

     –物流服务水平低

     物流成本高,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小,服务内容有限,难以满足制造业需求;物流企业管理分散,服务水平低,发展水平差异大,都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障碍。

     –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比较齐全,但整体讲仍显薄弱。信息化建设还刚刚起步,企业不能利用信息减少决策失误;交通运输地区差异大,很多区域基本的交通运输也无法保障,严重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缺乏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工

     中国制造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拥有专业技术的工人非常缺乏。受教育体制的影响,管理人员只能依靠技术人员补充,不利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中国制造的机遇

     –世界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大规模向中国转移

     发达国家的跨国制造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客观上提高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促使中国制造的崛起。目前,这种转移的趋势仍在不断加快。

     –全球众多国家经济衰退,政治形势不稳定,影响了各国制造业的发展

     包括日本、拉美、欧盟等很多国家在内,经济都是长期衰退不见复苏迹象,严重的政治经济形势使各国在制造业发展方面力不从心。

     –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持续提高

     城市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城镇居民数量激增,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扩大了国内市场容量,有利于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的威胁

     –国内金融体系不稳定,金融风险仍然很大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制造的战略选择

     金融体系存在很大不稳定性,国有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呆帐、坏帐过多,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层出不穷,都是银行贷款主要使用者;这些问题加大了金融风险,如果出现问题必然引发社会动荡,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给中国制造毁灭性打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保持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前期,尽管人民生活水准不断上升,但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工人数量也不断增加,如何合理安排这些人员并保持社会稳定的过渡是一个重大问题。

     –周边国家潜在的重大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危机会严重影响中国制造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极其不稳定,印巴争端、中东危机、朝鲜问题、恐怖主义等,都在时刻提醒我国提高警惕。这些危机破坏性巨大,一旦发生,世界经济必然受到严重打击,正处于上升时期的中国制造也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二、中国制造发展战略的目标

     针对中国制造和世界制造的现状,依据不同时间阶段本研究对中国制造发展前景作出如下预测:

     -力争2015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国,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2050年在制造业的带动下,服务业高度发达、研发设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8—2000年中国制造平均增长速度在12%左右,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为6%,名列第四;美国和日本分别是20%和15%,占据头两位。

     目前,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停滞不前;尤其是日本,受其国民经济持续低密的影响,“日本制造”早已不复往日雄风。按照这一趋势及目前中国制造的发展速度,我国完全可能在2015年超过日本、2030年超过美国,从而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仅在产量上名列世界第一决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追求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制造业的带动下,包括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服务和品牌等在内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完善和发达。那时的中国制造,不仅生产能力发达,服务能力、品牌能力、科技创新能力都位于世界的前列,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相信这一宏伟目标在2050年是可以实现的。

     三、中国制造基本发展战略

     战略之一:以“中国制造”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面向全球推广,塑造中国经济的国家品牌。

     战略之二:搭建“四大”(新材料、信息化、工艺和设计、装备制造)支持性科技平台,使高技术产业与“中国制造”的发展高度融合,并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中国制造”具有若干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

     战略之三:以“中国制造”拉动中国的研发需求,重塑国家创新体系,吸引全球服务设计研发资源向中国转移。

     战略之四:以大力发展民营制造企业和加速西部大开发、建立西部的世界级制造基地为两大手段,持续提高“中国制造”总量。

     战略之五:坚持以出口导向和内需拉动为中国制造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培养若干大型跨国企业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2177.html

更多阅读

技术创新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

创新思维的主导和灵魂 顾客或成家电技术创新主导者

     让顾客成为家电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者,这绝不是“天方夜谭”。  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拆掉多年来横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那道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的“围墙”,让顾客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技术创新之中,已经成为近年来推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选择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下,美国近年来借助能源开发技术突破带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开始实施“能源独立”政策。这对于全球能源供求格局、价格以及地缘政治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比而言,作为世界能源消

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 高新区助推企业成技术创新主体

   近日,西安高新区企业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批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两家企业不仅成为西安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佼佼者,而且成为西安高新区创

战略形态 基于技术形态的战略选择

 文/马新莉     这里所探讨的技术,不再是单纯的“硬技术”,它可以是改变行业生态、创造游戏规则的技  术突破,也可以是凸显竞争力、领跑行业的应用整合。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凡辰博士的新书《中国企业怎么办》

声明:《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制造的战略选择》为网友不负相思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