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 电器资本运作 姚尧谈营销——中日电器A省市场双品牌运作案例(一)



“中日”、“海佳”双品牌运作的难题

由于某种历史背景原因,中日电器目前经营“中日牌”和“海佳牌”两个品牌,分别都是冰箱洗衣机产品。

 黄光裕 电器资本运作 姚尧谈营销——中日电器A省市场双品牌运作案例(一)

一、 两个品牌背景:

海佳冰箱、洗衣机是中日电器公司的老品牌产品,自1998年开始运作,并推向全国市场。中日冰箱、洗衣机是中日合资项目,2002年开始操作,并推向全国市场。两个品牌的冰箱、洗衣机产品差异化较小。因为中日是合资品牌,所以后来居上,销量很快超过了海佳品牌,并且因为是合资品牌,因此经销商能获得更高的经营利润。

公司的经营原则是在某个区域,代理商只能选择一个品牌经营。渠道以先入为主的原则,即同一渠道不可以同时经营两个品牌。

二、 A省市场面临的尴尬:

A市场分别有中日电器两个代理商,分别经营中日电器两个品牌。两个代理商都单一经营中日或海佳产品,除经营中日电器的两个品牌外,没有经营任何其他品牌,对企业的忠诚度非常高,两个代理客户在发展壮大之后,出现了诸多矛盾和不和谐的关系。

1、 价格矛盾:但是因为是合资品牌的原因,中日的经销商可以卖更高的价格,于是海佳的经销商会告诉终端的消费者,一个厂出的东西,海佳的便宜的多。于是在价格上,两个品牌互相打仗。

2、 终端客户的矛盾:因为价格的冲突,造成分销商利润的下跌,导致两个代理商矛盾激化。

3、 两种不同的态度:中日代理商拼命的掩盖“中日”和“海佳”是一个生产厂家的事实,而海佳的代理却相反的大张其鼓的宣传“海佳”就是“中日”的亲兄弟。

4、 渠道重复矛盾:海佳代理商紧跟中日销售渠道,靠低价给中日原本稳定的渠道造成冲击,很多原有做中日产品的经销商转向了海佳的经营。

5、 目前严峻的形式:中日、海佳两个品牌,两个代理商“窝里斗”,导致很多下游客户处于“两难选择”的处境。

三、问题:

手心手背都是肉,负责A区域的大区销售经理‘卫青’,将如何解决双品牌在该区域的运做难题?如何协调两个代理商的关系?如何将两个品牌都做到市场稳定、销售收入最大化?

(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2264.html

更多阅读

黄光裕 电器资本 由黄光裕事件看中国资本市场原罪(2)

系列专题:黄光裕事件资本市场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当年国美香港上市,黄光裕身家一夜之间上涨40倍。随后黄光裕展示了其高超的财技,先后通过配售等方式,将自己股权从70%多降低到50%,套现上百亿港元用于收购重组。从2006年至今,黄光裕先

掌权者 笔趣阁 黄光裕:褪色背后 谁将掌权后黄光裕时代(2)

除这些拍卖项目外,黄光裕分别跟北京朝阳区崔各庄、通州宋庄、张家湾等地签署了数个一级地产开发协议。到2008年,鹏润地产的开发面积储备已达到了亿平方米级规模,其中包括10052.38万平方米土地一级开发,52.56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二级开发。

黄光裕的资本王国:穷小子的财富演进路线图

如果将黄光裕39年的人生做一个简单的切分:1991年来北京前他是一个“捞世界”的汕头穷小子,2000年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前,他是霸气十足的零售巨头,而在2004年国美借壳在香港上市后,他成为资本大鳄和中国首富。他不是那种套现就走,或者执著于

黄光裕的资本王国:穷小子的财富演进路线图(2)

地产资本主义   很长时期内,黄光裕的行走就像手拿两块板砖涉水,脚下一块,手中一块,要不断地放下手中那一块以便落下另一只脚,但同时要拿起脚下的那一块,并且腾挪的速度还不能慢,因为人家在后面撵得紧。   但资本市场似乎改变了这一

黄光裕的资本游戏:伺机而动的投资者

 国内“套现首富”黄光裕再施财技,即将在香港市场再次套现21.3亿港元。国美电器近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兼控股股东黄光裕新近签订一项配售协议,计划以每股不低于17港元的价格,配售1.2543亿股股份,至少套现21.3亿港元。业内人士

声明:《黄光裕 电器资本运作 姚尧谈营销——中日电器A省市场双品牌运作案例(一)》为网友空水漫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