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的跌幅已经不再是热点,也没有之前的那种敏感,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地位中的变化,中国企业上演反收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是对于众多生产企业,销售公司来说,并不是那么乐观!可谓是雾里看花,越看越花!
目前的油价虽没有08年那么惊心动魄,但是一系列的成本压力,也是让大家喘不过气,市场竞争凸显的更加厉害,视乎感觉不涨价,好像失去了平衡的标尺,失去了市场原动力!相信这一点,不管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应该都有同感。
涨价有商量不?
没商量。
降价要理由不?
可要,可不要,也许我没有太考虑!
润滑油行业的涨价从来都是没商量,好像是事先开过会一样,大家一窝蜂全涨,从上到下,可谓是标准化执行文件。涨了这么多年唯一理由那就是基础油又涨价了,但是等基础油回落或者稳定的时候,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有人选择了跌价,有人选择了降价,有人选择了调整,但不知道有没有人选择涨价?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进口品牌波动一直比较少,销售一直比较稳定,但是对于国内品牌,从消费者到终端、经销商都有一致看法,那就是你的价格是否到位?这种现象,正反映了我们之前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或者错误引导带来的后果。
我个人认为:涨价除原料涨以外,所有的涨价必须在市场大环境的趋势下,认清价值规律,品牌规律。涨价是一定要有策略的,涨价不是随随便便就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产品在向高端升级的过程中,涨价自然的,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同时涨价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你的价格真的不能体现你的价值。降价亦然如此。
从目前这种制造成本的情况来看,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企业,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我们的价格是否合理,并且符合品牌运作规律,如果适合那就应该看住自己的价格,在看住价格的同时,看住我们的市场,围绕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主动承担起一部分责任,比如通过内部建设,渠道优化,加大产品技术升级力度、加大消费者用油科普等方式,来消除价格战对自己的影响,强化市场竞争力。
润滑油价格从开始推行小包装,执行国标到现在,已经连续涨价好多年,大家已经习惯于这种期货运作方式,在2008年,许多厂商借钢铁、石油等价格的上涨,纷纷搭车涨价,有的甚至于价格涨辐高达15%。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习惯于买涨不买跌,吃硬不吃软,这种思维逻辑,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09年的市场行情一个字“乱”,几乎无规律可循,原因是各厂家的差距太大,没有尺度了,也不知道以什么来作为依据,判定我们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目前市面价格呈现三种局面:
长城、昆仑价格一跌在跌,可谓是“大放血,没有谁敢比血多”。
进口品牌,价格有所调整,但不是降价,而是让自己的价值体现更加鲜明,凸显产品差异,可谓是“坐怀不乱”。
本土品牌,还处在观察状态,摇旗不定,想和长城、昆仑一比高低,但比不过,也没有必要,参照进口,担心市场一失在失,因为很多厂家还没有脱离“与长城昆仑试比高”的逻辑。
不管是那种方式,都不难看出,品牌运作的等级以及路线已经很分明,特征轮廓已经很明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将产品进行调价,和以“降价、降价再降价”为特征的价格战,都不过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低层次的市场营销策略,进口品牌为什么如此出色,是因为他们一直奉行“价值战”。
而目前的润滑油行业确实缺一种声音那就是“不要价格战,只打价值战”,年后的价格战,和往年的价格战也有很多区别,没有很多企业响应长城、昆仑,其原因不难看处,很多企业或者品牌,已经开始注意竞争的主题是什么,不再是价格,而是价值!
众多本土品牌,民营企业如果志在将自己的企业或者品牌创造成为有价值的企业或者品牌,就应该秉承“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企业经营理念注重对社会的回馈,做为企业公民,有义务承担起社会责任。
“虽然没有能力让消费者富裕起来,但会竭尽全力让消费者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更富有价值,除了要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不断回馈社会,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成功企业做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面对目前态势,我觉得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评价。中国的部分润滑油企业属于价格型的企业,但是不管如何“价格”,始终缺乏一定的系统竞争力,现在的价格型优势并不等于明天的优势,因此,对于未来的润滑油行业来说,今天的“老大”不等于永远的“老大”。
我们可以纵观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曾经一度,以长虹、TCL、康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企业,在市场上远远将索尼等外资品牌甩在后面,而现在呢?如果这个参照放再润滑油行业,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中的原因,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多研究别人和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制胜市场。而不要等到某一天,自己成了别人快速生长的肥料。”
是降价、是涨价还是借机调整,行业现在是将继续价格战还是换种方式开始价值战,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