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专家们闭口不谈“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喋喋不休的大谈顺德人的“观念转变问题”,批评顺德总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明白广佛圈是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生怕顺德人赶不上这趟班车。
众所周知,2005年顺德政府花费10万酬金,历时8个月,面向全国征集征集宣传顺德的形象经典语:“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这绝不是形式主义,而是26年顺德“大手笔”经济的真实写照和完美总结,成为当年全国县域经济的头号新闻。
两年以来,“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阔,尤其是“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给大小企业带来的勃勃生机,使得顺德本土经济更是锦上添花。
外界看顺德,常常是雾里看花瞅不明白。走马观花的专家们也是如此。在此我推荐一位日本学者两年四次深入考察写的一本书中的一段话给各位参考:
“顺德以中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中国近百分之一的财富。如果全中国都能达到顺德现有的水平,中国的实力将远超美国。我从顺德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潜在爆发力。由此,我对顺德另眼相看。”
我想2005年日本人写在书中的这段话,应当是“顺德制造中国骄傲”的最好脚注。
既然是中国的骄傲,理所当然也是广佛圈的骄傲。这应该没有异议吧?问题是顺德制造起步于1978(三来一补),成功于1992(邓小平南巡),而广佛圈概念只是近年制定“十一五”时提出的设想和概念(或许也可能是1993年“省港大经济圈”的咸鱼翻生)。也就是说,顺德制造成功在前,广佛圈概念提出在后,相差十几年。打个比喻,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长征老干部在领军打仗。如果说:长征老干部迟早有一天要死的,怎么办?别总是盯着你那“一亩三分地”,你看解放战争形势大好,前途光明,肯定要胜利,“重新定位”,赶紧参加解放军吧。
谁都明白,纯粹是多此一举。
笔者并不反对广佛圈。关键问题是广佛圈究竟是以成熟、成功的顺德制造为定位,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巨大的金融体系和硕大的内需市场?还是以广佛圈为基准,让顺德放弃“迟早有一天要枯竭的制造业,”不要总是盯着你那“一亩三分地”,赶紧承接广佛圈的发展契机?
显然是后者。那么请问,都有哪些契机?无非是专家反反复复强调的第三产业,例如重化、例如物流云云。那么不客气告诉专家,敢为天下先的顺德人,在扑捉商机方面,从来不用别人教,亚洲最大的物流集团,早在两年前已经在顺德容桂落地了!至于重化工业项目,凭着顺德人的环保意识,还要三思而后行呢!
顺德人以实干为本;顺德产业以制造为本;顺德制造以民族为本。所以说,顺德制造是中国制造的风向标。“顺德制造中国骄傲”,同时也是广东的骄傲、广佛圈的骄傲。从这一点出发,顺德制造与广佛圈本来就是融合的,何须专家如此“担水河边卖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