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城市化发展 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发展



最近几年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在城市景观上,它已经和香港、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一样的繁华。上海人的生活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有些人由于房地产价格的飞涨而暴富,有的人从市中心熟悉的社区搬迁到城市近郊的新建小区,也有人由于不能适应体制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日益被边缘化。同时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和外地人士涌入这个城市成为新上海人。审视这一切现象的背后,是全球化的浪潮的拉动,和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是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使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种种变化。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呢?

全球化与上海房地产

    一般的上海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全球化,但是他们却能感受到全球化给上海带来的变化:一些著名的外国银行(汇丰、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等等)又回到了外滩的大楼里,它们曾经从这里被赶走;邻居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月薪是他的父辈年薪的几倍;共产党一大会址所在的社区被改造成了酒吧集中的“上海新天地”,入夜后,那里人流拥挤,其中一半以上是各种肤色的外国人。等等。

    上海市中心一套公寓的月租金达到了数万人民币,公寓的主人也许几年前还是一个很普通的上海市民,现在他仅仅靠租金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能够以如此高价租房的,基本是跨国企业的管理人员。正是因为大量跨国企业入驻上海,使上海市中心的公寓租金直线上升,并带动房地产价格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涨了300%。新闻媒体上外国大财团整栋收购上海办公楼和高档公寓的消息络绎不绝,更令人感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还将继续

所以,全球化给上海人的最直观感受,是上海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无数的高档办公楼、豪华商厦和高级公寓林立于浦江两岸,在上海市中心驾车,就像穿行于高楼大厦组成的峡谷。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既让人感到几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居民的自豪,又令人感到巨大财富下个人的渺小和无助。

城市化与上海城市发展

    使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大变化的除了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还有国内城市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后者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更大。所谓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反城市化的,就是说不但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还要把城市人口(主要是大量的城市青年)下放农村。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启动,近十年,城市化的步骤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大小城市谋生。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城市也不发达。改革开放前的反城市化政策,既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使农村人口普遍贫穷,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也长期得不到提高,造成了农业和工业都落后的局面。

如同上海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全球化,但能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一样,大多数普通上海人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城市化,但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城市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目前全上海的人口将近两千万,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外来人口(资料来源于上海统计网,见http://www.stats-sh.gov.cn/2006shtj/shgl/rkjy/rkjy.htm)。这些外来人口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服务性工作和城市建设工作。上海新建的高楼大厦、新修的马路几乎都是外来的农民工的劳动成果,在菜场里为全市居民提供食物的也几乎全是外来人口,他们没有上海户籍,但却常年生活在上海。普通上海人不一定能接触到外国人,但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中也有一部分是来上海创业的,他们是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的老板,他们赚了很多钱,然后在上海买房安家,他们也许还没有上海户口,但是他们凭金钱的力量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他们的子女可以进上海最好的学校,他们可以买最贵的公寓和别墅,他们开着上海牌照的豪华汽车。他们让上海人眼红,也让上海人服气。他们虽然不久前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现在却是新上海的新贵。

   外来人口对上海发展的影响就是城市化对上海的影响,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自农村。

全球化和城市化对上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上海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由于土地的大幅度增值使几乎所有的家庭的财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上海今年来在底层市民中流传一句话叫“穷人翻身靠动迁”(上海人把拆迁叫动迁)。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北外滩的一间二十平米的老房子,在上世纪末大概价值五万元,住在里面的是最普通的市民,他们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他们也没有能力买一套新房子住。随着这几年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这样一间房子所占的土地的价值已上升到100万至150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其实就是土地价格的上涨),但是如果他们把这间房子卖掉,大概只能卖二十万元左右。而如果在2007年拆迁(北外滩已经拆了很多老房子),他们大概能拿到80万至150万元拆迁补偿款(这取决于他们的谈判能力和技巧)。于是,穷人翻身了,他们可以用这笔钱买一套新公寓楼房住,还可以剩一点钱改善以后的生活。当然他们将告别风光不错的北外滩,住到城市外围,但总的说来,他们的生活质量将有明显的提高。

普通市民由于市中心房地产价格高涨而选择到城市外围居住这件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糟糕。市中心的生活除了上班、社交方便,其他并不方便,比如菜场少,没有大超市,购物不方便,服务价格高等。而城市外围的社区往往服务设施完善,价格较低,更加适合低收入人群生活,再加上不断完善的交通,往来市中心也不是很困难。

    全球化和城市化对普通市民的不利影响,更多的也许是在心理层面。因为伴随城市的发展,市民的阶层分化在加剧,虽然由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绝对贫困的现象基本被消除,但相对贫困却是存在的:当你的邻居住进价值千万的豪宅,而你只能买套近郊几十万元的普通公寓房,你的内心能够平静吗?

全球化和城市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是一对退休的夫妻。他们原来住在上海市中心的边缘地带,2001年拆迁,得补偿款27万元。他们在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二十多公里的近郊徐泾镇买了一套新房,面积比原来大三分之一,花17万元。丈夫每隔三四天乘公共汽车,路上化将近一个小时,到他原来住的社区附近的文化馆听评弹,来回车费8元,门票4元(含茶水费)。他在演出前一小时就到文化馆,先和老相识们(都是已退休的老人)聊聊天,然后听两小时的评弹。他们的生活基本没有受拆迁的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还和过去一样,他们喜欢的评弹也一直在坚持演出。

   评弹是通俗而高雅的说唱艺术,是江南一带的传统文化,深受上海老人的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并未受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影响而没落。文化馆是政府办的,不谋利。每场演出收入约600元左右,演员一般是夫妻俩,共得其中的三百多元。当然这样的演出在市中兴繁华地带是没法进行的,因为市中心寸土寸金,演出场所租金昂贵,这样收费低廉的评弹演出在经济上不能维持。如果说全球化对传统文化有所影响,从上海的评弹来看也就如此,就是把这种平民化的商业味不浓的艺术逐出了市中心繁华区域。

越剧是上海人喜欢的传统艺术之一,上海越剧院由于有政府的资助,目前尚能维持正常运转。越剧在上海的观众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越剧的已经很少(年轻人也许更喜欢好莱坞电影——这是典型的全球化的结果)。但是上海越剧院的演出任务仍很繁重,几乎每两天要演出一场。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去上海的郊区演出,去江浙两省的中小城市演出(见上海越剧院网站http://www.yueju.net/HP/index.asp)——全球化把越剧也逐出了上海市中心,但不可能完全摧毁越剧。全球化和城市化对上海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在语言方面。过去上海就有所谓洋泾浜英语(即带上海口音且语法不准确的英语),现在则很多外企白领流行起英文名,有的英文比中文好。很多上海小孩不会说上海话,他们说普通话,也会说点英语,以至于在一些专家的呼吁下,有的幼儿园开设了上海话课。

    从麦当劳进入上海的过程可以生动地看出上海市民对全球化影响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麦当劳(包括肯德基)刚进入上海时,并未像在北京那样深受欢迎。因为麦当劳的食品不符合上海人的细腻口味,如果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则上海人对麦当劳的冷落就是传统文化对全球化的抵制。麦当劳无疑是全球化的一个象征。麦当劳带给中国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中国现在所有的中式快餐无不得益于此;使普通人可以享受到饭店吃饭的快乐;冬天是温暖的去处,夏天则是凉爽的所在;人人可随意使用的干净的厕所,而中国的厕所文化及其落后,以前国人逛南京路找不到厕所是常有的事,现在只要走进麦当劳就可以了。所以没有多久上海人就接受了麦当劳,上海的本地餐饮业也没有因为麦当劳的竞争而衰败。

 

 加拿大城市化发展 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发展

上海近年来的发展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化对上海城市发展和上海市民的生活有利也有弊,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其实上海本来就是全球化的产物,上海的发展起步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就是当时的改革开放,上海受全球化的影响从那时就开始了,1949年的革命才使上海与全球化绝缘。如果没有那场革命,上海早就如香港、东京那样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她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会在香港、东京之下。城市化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不可抹杀的。我们应摒弃某些文人的无病呻吟和对传统的田园诗般的刻意美化,应站在最广大普通民众的立场,大大方方地欢迎全球化和城市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2728.html

更多阅读

新城市崛起背景下的深圳小说 深圳新城市广场美食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深圳从一个荒凉的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视野中不断崛起的改革开放新城市,如今,深圳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作为一座崛起的新城市,深圳有其自身的特征:从无到有,是较短的历史时间内所形成的特大型城市,堪称世界建

与死神共舞:“全球化不可能三角”下的全球

本文为MFI大类资产研究系列之四。作者为MFI首席经济学家江勋、研究员金淳筠。本报告授权宁波银行转载刊发,版权归MFI所有。与死神共舞:“全球化不可能三角”下的全球Macrosystem F

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胡荃君提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必须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力求构建“有效”的写作教学新模式,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具体、明确上,整体规划单元

声明:《加拿大城市化发展 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发展》为网友風戀紫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