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实行愚民政策 实行“高收入高消费”政策建议



许多人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记忆犹新。其实此前小平同志已南巡过多次。比如1984年初那次,先后视察了广东、福建、上海,并做出一系列著名的题词。其中给深圳的题词已经印上中学历史课本。关于这次南巡,照例留下一篇谈话,叫做《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收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51页。文章不长,一千多字,却有几处著名的论断,如“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特别是其中这样一段,长期引起我的注意:

 中国现在实行愚民政策 实行“高收入高消费”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经济从何着手?有位日本朋友提了两点建议。第一点,先把交通、通讯搞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第二点,实行高收入高消费的政策。后面这一点,我们国家情况有所不同,现在全国没有条件实行高收入高消费的政策。但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

能被小平同志称为“朋友”,并有资格提出大政建议,而且在《文选》中提及,都说明此位日本人身份不凡,其专业水准和善意立场毋庸置疑。

对于实行“高收入高消费”政策,小平同志显然是肯定的,只是认为当时(1984年)尚不具备条件而已。那么10年、20年后呢?今天是否具备条件了?如果具备了,该如何实行“双高”政策?国内对此似乎一直无人研究,殊为遗憾。

收入是什么?对于城镇职工来说,是工资总额(包括各种货币化福利、奖金);对于农民而言,是人均纯收入;对于私营、个体经营者而言,是经营所得。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数据公报,2004年末全国共有私营和个体经营者业户4119.8万户。按全国户均人口3.38人计,共涉及1.39亿,相对于全国13亿人口,是一个较小的群体。同时其经营所得很难统计。因此本文暂且不列入研究范围。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2005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为19980.8亿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12009.2亿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 867.8亿元,其他经济单位7103.8亿元。全国农业人口总数为7454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由此可知,当年全国城镇职工和农民收入总和为44244.9亿,仅占当年GDP总额183085亿元的24.17%。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总额一般都占GDP的50-60%。由此可见,我国至今尚在实行国民“低收入”政策。

收入低,消费当然就不可能高。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居民消费率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达到历史最低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违反经济发展规律实行“双低”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恶果:一是国民经济结构畸形。许多经济学家早就指出:中国经济当前的最大问题是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严重不足,严重威胁着长期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没有被及时合理地分配到大众手中,生活水平因之不能相应地“水涨船高”,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社会矛盾丛生。同时,财富迅速向少数“社会精英”集中,形成今日贫富急遽分化的严峻局面。三是“双低”政策伴行的人民币汇价非理性压低和盲目遵循“出口导向”,导致大量国民产出低价流入国外市场,为外国人无偿提供了高额“补贴”。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最新研究报告《到底谁补贴了谁?》对此进行了很好地阐释。

所谓“高收入”是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涵是国民总收入(职工工资加农民纯收入)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处于较高的水平,具体来说,应该在50%左右。实行“高收入”政策的条件是什么呢?人均GDP水平并非实行“高收入”政策的门槛标准。欧美发达国家在二战之前就一直在实行“高收入”政策,那时候其人均GDP尚未达到1000美元。小平同志称“现在全国没有条件实行高收入高消费的政策”,主要是指当时我国正在实行“高积累”政策,国民产出重点集中用于扩大再生产。因为那时候全国仍处于“买方市场”,供给严重不足,还不能较多地支持国民消费。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买方市场”明确地转换为“卖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全面形成。这时候,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强社会消费力,实现社会供需平衡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因此,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我国实行“双高”政策的条件早已具备,时机早已成熟。现在进行“亡羊补牢”,犹未为太晚,必须尽快纳入国家决策。

实行“双高”政策,核心是提高全体国民收入。对此,个人提一点儿政策建议,供参考:

第一,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中国人多地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天然不能走“外向型”农业发展路线。应该像日本、韩国一样,立足满足国内农产品需求,发展高成本、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日本为例,该国产的大米价格是美国的5.6倍,泰国的9.5倍。建议用3到5年时间,将农产品价格提高到与日、韩相仿的水平。仅此一项,农民纯收入即可提高3-5倍,明显缩小与城市人口的差别。

第二,加大对“三农”的补贴。2005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在全国财政支出中,“三农”支出理应占有相应的比例。建议到2010年,使此项补贴提高2倍以上。

第三,放开户籍限制。我国城乡分化、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实行“二元化”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人口自由流动。这是违反《联合国人权公约》的,也是违背《宪法》中关于“公民法律面前一切平等”规定的。应尽快废除一切户籍限制措施,让多数农民在短期内低成本转化为城市居民,从而为实现城乡人口收入均衡奠定基础。

第四,放开第三产业。农民进城,最大的就业渠道就是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发育不良,占GDP比重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应马上出台一系列优惠引导政策,使第三产业快速“膨胀”,以支撑人口流动和经济结构优化与转型。

第五,快速提高城镇工资标准。2005年,全国城镇人口5.62亿,扣除私营与个体经营业户所涉及人口1.39亿,还有4.23亿,占全国人口32.3%。这个比例也是全国城镇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合理比重。建议用3-5年时间,将全国城镇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1%提升到30%以上。此后,随着经济增长,使之等比例持续提高。

第六,发行国有资产股票。2005年,国有资产总量已达20万亿元人民币。这些财富是全国几代人民劳动血汗的积累,不能继续只由少数人支配和受益。建议将这些资产全部折合成股票,无偿平均发放到国民手中。同时,快速完善全国证券市场,使之能够自由流通,让全体国民分享这些财富及其带来的收益。

第七,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我国的政府机构太庞大了,层级过多,建制过滥。建议,一是取消地级单位建制(自治州除外),全面实行省县直辖;二是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直属的厅局级单位削减到30个以下;第三每个县(县级市等)直属单位减少到20个以下;第四实行乡镇自治。用几年时间,将全国财政开支人员队伍压缩到目前的一半以下。对此,可借鉴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分流下岗的经验。

第八,加快推行民主政治。实行民主是遏制腐败的治本良药。“民主是个好好东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民主仍是迄今为止人类能找到的最好的治国方式。应加快民主政治改革,真正“还政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实际上选择、监督、罢免所有政府工作人员,从而断绝掌权者脱离群众、贪赃枉法的后路。对于官员来说,这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行“双高”及其配套政策,正是实现这一初衷的最佳方法,目前也是最佳时机。希望国家决策者和国内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对此认真加以考虑,早日使有关政策成行。这将是中国13亿人民的无上福泽,也是使我国崛起于世界东方、复兴汉唐盛世的必进之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289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现在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

中国现在最好的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的行业现状以及就业前景都是怎样的,查字典学校大全的小编带你一一揭开谜底。“如果可以重来,你会选择什么专业”,最近,这个话题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经常被谈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当年高考选报志

声明:《中国现在实行愚民政策 实行“高收入高消费”政策建议》为网友情债怎么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