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培训班 就业趋势悄然改变 就业再就业突破较大



  2007年元月4日,市人力资源市场迎来了新一年的首批就业大军,在你来我往的繁忙中,我市就业趋势正在悄然改变。第二、第三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及烟台作为环黄渤海经济带、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产业变化成为影响着我市就业趋势的主要因素。

  大学PK职校

  职校生更占优势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统计,2006年我市高校本科生就业为6559人,就业率为77%;但在职业院校中,仅烟台职业学院的就业率就达95%。根据市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形势分析,由于我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相对应的制造业、服务业人才需求极为突出,占到了总需求数的99.68%,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对口人才能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记者遇到了来自烟台大学经管专业的2006届毕业生小王,得知她毕业已经半年多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所学专业考虑,小王的初衷是希望能成为企业白领,但是求职路上却惨遭滑铁卢。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我市一家大型超市做收银员,“其实我是应聘店长一职的,但是去了之后,对方告诉我,必须从基层做起。让我一名本科毕业生做收银员,这不跟中专生一样吗?我自然不愿意!做了一个周,我就辞了!”小王的第二份工作倒是如了意,在某机电公司企管部工作,但是做了不到一个月,她又辞职了,辞职的理由很简单:“这不是我要的工作,而且薪水太少!”说到这里,小王深深叹了一口气,“那时候的薪水是一个月1800元,如果知道以后会是现在这样连生活都有问题,我绝对不会辞职!很后悔当初的决定。”

  相比起高不成低不就的小王,毕业于烟台职业学院的同龄人王军反倒春风得意。去年3月份一毕业,他就被丛林集团缝制设备有限公司录用担任技术员,短短半年内,就成为独当一面的水泥配料技术员和铅业氧化技术员,依靠扎实的技术功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王军正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订单式”培养的受益者,他说:“这种订单定向培养很简单地就解决了我的工作问题,更让我在学校期间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

  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规高校和职业院校相比,确实是职业院校在就业上更占优势,因为他们从一入学就有极强的针对性,针对某一岗位学习特定的技能,而高校学生中还有不少人没有给自己找到准确的定位,在找工作时挑三拣四,即使找到工作,也会心浮气躁,眼高手低。”

  灰领PK白领

  岗位需求比为9:1

  随着我省“东部突破烟台”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烟台作为环黄渤海经济带、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得我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品集群发展势头良好,因此,机械类、电子电工类、汽车制造维修类人才极为抢手。

  根据市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数字,2006年全市全年需求岗位327784个,登记求职人员达264340人次,仍然是需大于供。其中,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分别是推销展销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餐厅服务员、水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机械热加工工、裁剪缝纫工、美发美容人员、机械设备维修工和部门经理。这些职业内,灰领和白领的比例竟然为9:1。

  对其中原因,业内专家给予了分析:“由于我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急需一大批基层人员充实到各个职位,因此,推销展销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餐厅服务员急需就成为正常现象。而部门经理等白领职位一般要求比较高,也比较多,他们需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企业需要精挑细选,同时,对这类人员的需求,肯定没有基层人员来的多!你见过1个白领管理10个灰领,可是却没有10个白领管理1个灰领的情况!因此,灰领需求比例肯定高于白领!”

  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工作人员分析说,在新的一年,专业技能型人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高级灰领”还会有短缺趋势。由于在2006年企业所需的高级技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需求倍率分别达到了2.52和2.9,显示出较强的需求程度与供给不足的状况,而专业技能型人才成长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2007年,专业技能型人才将会是一块大的“香饽饽”。

  女工PK男工

  女性求职机会增加

  现在我市就业环境处于良好的态势,女性求职比男性求职机会增加,女性求职比男性更容易。

  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从牟平区赶来求职的李楠、李丽两姐妹仅用一上午就轻松找到了工作,“我们刚从开发区一个服装厂辞职,回家一商量,还是决定在年前再找份工作,挣点钱回家过年。”她们这回选择的依旧是服装厂,负责招聘她们的厂方人员说,“我们急需她们这样有经验、稳定的女工,一来能较快上手,二来离家近,回家过完年还能回来继续做!就怕招回去没干几天活儿,就要回老家过年,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损失!”

  根据分析,我市女性的求人倍率大于男性,分别为1.39和1.16。女性求职者的可选择岗位与男性相比在2006年有显著增加,从我市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合于女工的招聘岗位,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电子加工、缝纫纺织等行业;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中对女性的需求量占有较大的比例。

  虽然女性求职比男性求职更为容易,但是对性别有着明确要求的企业仍占总需求量的73.55%,有数字显示,企业对男性的需求量大于女性的需求量。在需求方面,2006年男性所占的比重较2005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达到了8.03个百分点。而对女性的需求则有小幅度增加,增加了1.41个百分点。在求职方面,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但与2005年同期相比,男性求职人数的比重略有降低,降至1.35个百分点。

  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工作人员分析说,根据2006年的供需对比情况,男性的供需基本处于平衡,而对女性的需求缺口较大,因此,在2007年,商业服务业、服装和电子元件制造加工业等行业的女工的需求将继续扩大。(记者 林媛 通讯员 孔磊 王道明 张伟 徐大伟 报道)

  去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

 再就业培训班 就业趋势悄然改变 就业再就业突破较大
   昨日,从市就业办获悉,我市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 ,全市就业再就业实现了较大突破。

  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立体发布网络。目前烟台就业网岗位信息实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主动送信息进社区、入村居。就业岗位信息已经覆盖城乡,和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就业效果更加明显。 据了解,2006年共挖掘和发布用工信息35万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1%;失业职工再就业4.3万人,完成目标122%,“4050”等困难群体再就业6988 ,完成目标的11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1%,比年控制目标低0.29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4.6万人,完成年目标的153%,实现了城乡就业同步推进,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记者 林媛 通讯员 孔磊 徐大伟)

  城镇失业登记率降到5年最低同比减少1.6万人

  昨日从市就业办获悉,2006年全市共新增失业职工22477人,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年控制目标的74.9%,同比减少1.6万人。

  2006年我市劳动保障部门严把失业入口,严格失业调控,加强总量监控,全市共新增失业职工22477人,同比下降38%, 同比减少失业金支出4778万元。其中,市直新增失业职工7873人,仅为年控制目标的71.6%,同比减少9659人,同比减少失业金支出2957万元。目前我市已经平稳渡过失业的高峰期,全市就业形势呈现出“一多一少”即新增就业总量逐年增多、新增失业人员逐年减少的良好局面。(记者 林媛 通讯员 孔磊 徐大伟)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全市再就业培训16591人

  昨天从市就业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在市直和3个县市区正式启动了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工作机制,去年全市再就业培训16591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8%,其中实现再就业10380人,再就业率在63%以上,其中市直培训失业职工2108人,完成了年度计划。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就是培训机构由招标方式确定,政府培训补贴发放量与培训后就业率和劳动合同签订率紧密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加大推进培训覆盖面,市就业办还与工会、共青团、妇联联手进行创业培训的延伸拓展工作,开展了创业培训进校园、进私企、进社区、进农村的“创业助推行动”,培训对象从下岗失业人员延伸到了农民、青年学生、妇女、复转军人等,形成了广覆盖、宽领域的培训格局。目前全市创业培训3847人,其中成功创业2077人,创业成功率达54%,创造就业岗位6718个,其中吸纳失业人员3478人,实现了1人创业吸纳3人就业的倍增效应。(记者 林媛 通讯员 孔磊 徐大伟)

  市直3000农民工即将接受培训就业率可达到80%以上

  在2006年底刚刚招标结束的农民工培训机构采购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今日,记者从市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到,需要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将于1月底开始进入各培训学校学习相关技能。

  根据计划,从2006年到2008年,我市将对农民工和有转移就业意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3年10万人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培训要达到3万人以上。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农民工技能培训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法,对农民工实行“订单式”培训。本次经过招投标方式共认定13所学校,竞得34项培训,目前,这13所学校正在准备参训人员名单、培训的专业工种、教学大纲、培训费用支出预算方案等材料,预计1月底前3000农民工将进入各所学校开始技能学习。

  13所学校将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实际,采取脱产培训、业余培训以及脱产与业余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依据职业或者工种标准和岗位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属于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岗位工种的,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依照国家有关内容和要求对其进行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据悉,此次培训项目将有效解决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就业不稳定、单位用人不规范及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格局的加快形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2922.html

更多阅读

怎样选择大学专业 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

?????? 又到了大学新生该选专业的时候啦,怎么才能从成百上千的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呢?作为过来人,下面谈谈我的看法。方法/步骤选择的专业与兴趣的关系。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是否感兴趣,又不能仅凭兴趣,因为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将来

女生就业率高的专业 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

???随着就业形势的紧迫,女生就业难题摆在了人们的眼前。女生学习什么专业就业率高,这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根据调查女生所学专业中最好就业的前几名分别是医护、早教师和文秘。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作为校企合作特

植物保护专业 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

植物保护A植物保护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率和收入怎么样,能不能说一下你们毕业班的情况?很多工作可以做呀,我同学多在事业单位,如果他对其他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朝其他发展,我觉得重要的不是专业,而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来大学只

生物工程专业排名 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1 浙江大学 A+ 5 西安交通大学 A 9 南方医科大学 A 2 四川大学 A+ 6 天津大学 A 10 大连理工大学 A 3 上海交通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4 东南大学 A 8 华中科技大学 AB+ 等 (

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 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

对心理学这个专业的前途的看法很多人以为心理学就是作教师,从事心理咨询什么的。上海目前的情况是,如果你是硕士毕业,你在上海的高校不可能拿到教师岗位,你只能从事辅导员工作,在上海进入高校起码博士学位。很多人想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从目

声明:《再就业培训班 就业趋势悄然改变 就业再就业突破较大》为网友我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