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5日下午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总书记明确指出了“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本人非常赞赏,坚决支持。
事实上,中国经济走到今天再也不能走“边破坏,边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了。从自然资源消耗速度看,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以粗放发展的模式进行下去,中国的自然资源可能二十年以后就用完了。 从环境污染形势看,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几乎没有一条江河没有被污染的,许多地区清洁饮用水也成了问题,难道未来二十年以后中国人都要喝净化海水过日子吗? 从土地滥用开发看,中国许多地区的农业耕地遭到污染和荒废,农产品种植受到了严重打击。今年末粮食价格上涨进一步说明的农村耕地和粮食耕种出了严重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经发生过大砍树林的错误,造成了北方地区大面积沙化和黄河枯萎。市场经济开放以后,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企业排放污染无须承担责任,企业挪用农田也无须付出代价,在加上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城市建设思路,造成了城市生活污水大规模排放,中国各地几乎发展到无处不污染,无处不开采的地步。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几大危害:一资源严重浪费;二环境严重污染;三气候急剧变坏;四疾病迅速增加。 当然过去几十年来各级政府也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是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整体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改变。
今天胡总书记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表明了中央政府的决心。然而各地政府机构能否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认真正确的落实这一经济发展政策,我们还有很大担忧。因为过去各地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时往往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造成许多中央好政策地方不落实的现象。比如看病就医问题,比如上学高收费问题,比如矿难问题,比如房价高涨问题。
事实上许多地方官员和企业老板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存在反感和误解,认为要做到生产企业不污染就是提高企业生产成本,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提高企业成本,并且会减少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而我们看看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如果一个地区环境保护做好了,不但不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还会提高经济竞争力。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地区由于环境改善,旅游观光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销售得到快速发展。
因此如何从政策执行体系有效性上考虑,尽快转变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成为中心工作。希望中国能够早日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造福于全民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