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外汇储备,还在增加过程中。看到两个消息说,一是国家外汇管理中心,人手不够了,招兵买马,要对外汇的快速增长作出应对。二是中国银行机关报上说,与包括美圆在内的世界一篮子货币相比,我们人民币的值,不是升高了,而是还降低了。这真是惨苦和残酷。 有小学算术能力的人,就能大致算出我们一万亿的美圆外汇,按照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损失了多少,其基本单位恐怕要以千亿计。如果,与那篮子相比,还又降低了,那就还要再加一巴掌,实际损失更惨痛。 外汇买卖这种把戏,尤太人最擅长,在上一个经济周期的1971年,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日本就曾经这么干过,众多的尤太金融家、商人,开展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卖“钱活动,把大量的美圆,卖给了当时发展如日中天的日本。1970年8月,日本的外汇储备为35亿美圆,10月起,外汇开始以每月2亿的增加速度上升。到1971年,从每月3亿,到高峰时每月增加到15亿。这次,世界金融投机势力,瞄上了中国。与30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的数量,更为巨大和众多。中国外汇储备高峰时,曾经达到过每月200亿,整个储备数量已经迅速地达到了万亿。历史,总是非常地相似。当年的日本高官,面对巨大的外汇储备,曾经自豪地鼓吹和宣传是“国民勤劳节俭的结果”,今天的我们精英推脱说,储备是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必然结果。没察觉就是没察觉,他山之石,可以工玉。为什么日本曾经遭遇过的,我们中国还上没有丝毫的警觉?外汇这些把戏,外国人都会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不会?如果我们老百姓不会还可以,怎么专门从事外汇管理的精英们,却不会? 从报道里,感觉国家的管理部门的思维还过于狭隘。尽管从专业角度讲,对于外汇的定义和概念,他们目前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从我们这种大一统管理的体制来说,人民的财富如此轻易地在被浪费,说明他们至少还是缺少一些洞察,缺少一些预见,缺少一些管理的智慧。 货币,不过是一般等价物,特殊的商品而已,为什么我们当面对别人的盘剥时,就一定要自我局限在货币就是钱,这么一个狭隘的定义里?外汇管理中心,在全世界的钱里换来换去的,不一定换出效益,不一定回避掉风险。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从为国家战略和资源的聚集出发,也许能增添一些智慧。商场如战场,产生过连美日等先进国家都倍加推崇的《孙子兵法》的中国,完全可以不必如此狼狈。
![大智慧外汇行情软件 外汇、外会与外慧](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124539707928.jpeg)
中华文化的精髓还是在于利他的,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利己强权文化,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要局限在别人限定的定义里?为什么不可以利用他们的游戏规则,做我们的设计和筹划,和他们进行博弈?至少,我们的起心动念,还是互利的。也许,内部管理的局限,需要更多地来自大众的外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