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商业模式才是生命力最长的商业模式。 2009年11月,广东邦家租赁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邦家租赁”)打着国内尚属首次的“大租场”模式、缔造全新商业业态的旗号亮相。当时,本报独家调查获悉,其创办人蒋洪伟的谋划是利用其旗下保健品连锁企业广东绿色世纪健康产业连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绿色世纪”)的会员资源,“哺育”邦家租赁,其后邦家租赁再“反哺”母公司旗下五大产业。我们在题为《五问邦家》的报道中率先提出,邦家租赁的经营模式背后隐约有些违背正常商业逻辑的影子。 2012年5月16日,广州警方查处广东邦×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通告,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我们此前的报道不幸而言中,这家“原计划于201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背后的确藏有一个涉及惊人巨资的局。 2013年7月16日上午,“邦家租赁”萧山分公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在萧山法院的法庭里开庭,被告席上的5个80后都是业务主管。据检察机关指控,他们向306名投资人吸收存款9077.92万元,并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931.19万元。这个数字在邦家公司整个非法吸储案中只是冰山一角。 据媒体报道,2008年至2012年5月期间,蒋洪伟(另案处理)利用其注册成立的绿色世纪、邦家租赁先后在全国多个省市设立了88间子公司、分公司。去年资金链断裂,后各地纷纷立案,涉嫌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全国的案值高达81亿元,数目之大为近年来类似案例之最。 回顾四五年前,正在大肆扩张的邦家租赁还在到处打广告,广招加盟,自称“专业租赁”,汽车、LV包、红木家具都能租,甚至还喊出“高品位生活就是租出来的”。 其实,这些靠吸收公众存款来实现疯狂扩张的企业,套路都是一样的。 在萧山案的庭上,几个业务主管讲到了他们的生意方式。他们吸收客户的技巧很老套,但噱头很足。比如,向“嘉宾”推销各种会员卡,按“九星连珠”排名,1万元以下是消费卡,1万元以上都是投资理财卡,承诺回报率每年在20%左右,投资多,回报就多。 再比如,客户与公司签合同进行区域合作。先由客户把钱投资到邦家公司,用于建立并运营新的“邦家租赁体验店”,回报率也在20%左右,并且一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然后再按照新公司的效益进行分成。 被告们先是到超市、小区跟陌生人搭讪,大多选择老人,邀请其参加公司的保健品推荐会。而后,邀请入会,推荐保健品,渐渐地又向老人推荐来钱更快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汽车租赁,会员出钱,公司买车出租,到后来还有全国各地的房地产项目。他们的项目转变很快,每一段时间都有新项目上马。老人们中招均因其高利息,年息高达20%,甚至30%。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拿到利息,比如有老人投了55万,几个月后公司说你的利息达到5万了,要不我帮你把利息加到本金里头,那你以后就是60万本金来计息了。老人信了。 截至案发时,除了广州的总公司,邦家租赁下设18家子公司、62家分公司、3家海外公司。非法吸储来的钱悉数存入邦家租赁的账户,被蒋洪伟用来购买房产、车辆,给客户返利以及支付员工提成。
![非法吸储放贷案例 邦家租赁涉嫌非法吸储81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33313712994.jpeg)
去年5月,邦家租赁出现资金链断裂,各地分公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夜间人去楼空,被害人纷纷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了解,目前各地邦家租赁的相关案件都在走司法途径,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清算邦家租赁还有多少资产能偿还投资者的工作将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