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洗牌 中国汽车行业的洗牌



 中国汽车行业从1985年上海大众公司的成立,到2005年上海大众与斯柯达签定。中国汽车行业20年的合资经历了初步试探和大规模全面合作的阶段。...中国汽车行业的全面竞争还没有展开,自主与自主、合资与合资、自主与合资三股力量的竞争,远没有短兵相接。

  “合资自主”与“自主合资”这两股看似相反的变革潮流,涌动的方向最终可能殊途同归,让人们再难以简单的合资或者自主界定车企。

  现在看起来仍然泾渭分明的合资、自主汽车厂家,多年以后,它们之间所谓的门第之分,还会像现在那么清晰吗?

  谈论合资、自主汽车厂家的融合甚至一体化,无疑是一个新的话题。尽管这个设想现在看起来还有些突兀,但从2007年中国汽车界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来看,合资与自主的融合,并非是天方夜谭。

  实际上,无论是“合资自主”还是“自主合资”,都已经成为这一年中国汽车发展的关键词。这两股看似相反的企业潮流,涌动的方向却殊途同归,最终汇聚的洪流,让人们再难以简单的合资企业或者自主企业以冠名。

  合资与自主进化史

  谁又能否认,2007年中国汽车业上演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合资—自主大戏,不会成为改写中国汽车企业生存状态的开始呢。

  7月19日,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运作的汽车研发机构,拥有完整的整车独立开发能力;此前一天,德国大众联合上海大众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帕萨特的后续车型。这是中国合资企业首次成为被外方认可的全球整车开发合作伙伴。

  今年7月份似乎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由合资向自主转型的集中爆发点。就在那个月,除了广州本田和上海大众外,长安福特宣布“长安福特研发中心已经落成”;随后,北汽控股宣布“到2010年将推出自主研发的5款轿车和一款SUV”;此外,上海通用、神龙公司和一汽丰田等厂家,也都已经或者宣布建设独立研发中心。

  在这股合资自主的大潮下,据统计,目前中国80%以上的合资汽车厂商都建立了独立的研发中心或公布了相应的自主研发计划。

  有意思的是,就在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巨头把研发中心建到中国,国内合资厂家纷纷高调宣布要做自主品牌的时候,从自主品牌那里却不断传出与国外厂商合资的消息。

 6月29日,哈飞汽车宣布与标致雪铁龙联姻,双方宣布建立新的合资公司;7月4日,奇瑞和克莱斯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6日,奇瑞再度出击,它与菲亚特双方将按50:50出资成立合资公司。

  作为最坚定的自主品牌拥护者,奇瑞掌门人尹同耀曾断定:“合资难成大器”。不光是尹同耀,国内自主品牌大多也对合资抱质疑态度。

  曾经矜持高傲的合资企业纷纷放下架子大谈自主,而曾经表示坚决不合资的本土企业却不断冒出与外方合资的泡泡。到底是双方此前判断失误,现在急忙亡羊补牢,还是各自立场不坚定,难以抗拒彼此的诱惑?

  都是现实选择

  无论是“合资自主”也好,或者是“自主合资”也罢,都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对于合资自主,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用20年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之路已经走过了提高国产化率的第一步,目前迈入了合资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阶段。

  有人怀疑合资公司高调自主的动机,认为这多少是为了迎合国家强调的自主立国的产业精神并取得政策上的优惠,这并不难理解,跨国公司来中国合资本来就是为了寻求利润,谁也不会和国家政策过不去。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出台的引导性政策措施只是合资企业推动自主研发动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市场的压力。

  今年的上半年销量统计再次证实了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中国车市最重要的一环。虽然自主品牌真正发力点还是在10万以下的经济型车市,但不夸张地说,自主品牌的“小米加步枪”还是颇具杀伤力。

  这当然引起了跨国公司的重视,因此,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研发成为各合资公司最重要的项目,而从自主研发到自主品牌不过是跨国公司加强本土化战略的延续。

  自主合资则更不难理解。本土企业从坚决不合资到纷纷主动出击,一方面是生存所迫,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后,自主品牌各自走到了发展的平台期。毕竟,在技术水平、人员储备和品牌影响力上,自主品牌还难以与国外的大品牌一较高下。另一方面,谁也没有规定自主创新只能是闭门造车,事实上,发展自主品牌与合资合作并不矛盾。占据1/3乘用车市场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拓展成为奇瑞和吉利们的下一步目标。通过与外方合资合作,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必由之路。

  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合资企业不再是以往意义上的合资企业,自主企业也已经跳出了自我限制的枷锁。2007年夏天发生的合资自主相互渗透大戏,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最先显露的变化就是合资和自主向对方的优势阵地渗透,未来的竞争不再是隔山打牛,更像是贴身格斗。

 手机行业洗牌 中国汽车行业的洗牌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表示,广本开发自主品牌,是广本基于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判断而做出的双品牌战略决策。开发双品牌,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消费者因地区、收入、文化等原因显露出的巨大差异性往往是外方品牌所不能应付的,因此有必要开发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习惯、更能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牌。据本田社长福井威夫的说法,广本自有品牌将以低价小型车为主,直接与本土汽车品牌展开竞争。

  如果合资企业第二品牌打造成功,那么将打破目前跨国厂商占据中高端市场、本土厂商坚守低端的市场格局。反之,奇瑞和吉利们不满足于固守于原有的角色,希望通过与外方的合资合作进行定位上移,从而洗脱品牌上的低端印记。

  根据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要使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升到50%以上。虽然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与上述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合资企业开发的本土品牌逐渐被业界认可,同时自主品牌也在改变思维重新定位,2010年达成自主品牌将与外资平分秋色的市场格局并不是难题。

  除此之外,合资和自主的理论之争或许将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更务实的精神,取世界资源为我用的实用主义。这种踏实的态度无疑将有助于中国汽车业彻底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在产品、技术、营销、品牌等各个方面贴近世界汽车工业的主流。

  2007年发生的合资自主与自主合资之变,用不了多久,人们就能更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3119.html

更多阅读

观致: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种模式

     一般人很难想象,石清仁(Mr. Volker Steinwascher)曾3次获得摩托艇世界冠军。如今,作为观致汽车副董事长,他虽已近古稀之年,但是透过圆眼镜,他的眼神仍然坚定执着,认真倾听时嘴角抿紧,谈到尽兴处爽朗地开怀大笑。  “我对目前我开

东南汽车是合资车吗 合资能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

8月初,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在一次论坛上表示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担忧。他表示假如10%的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被出口的话,那就世界汽车市场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威胁。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大概在1800多万辆,10%的比例就是200万辆左右。而

穿越火线绝版道具盘点 盘点2010年 中国汽车市场的热 火 困

2010,中国车市不平凡:汽车产销继续创出“天量”,“全球老大”实现连庄,民族车业并购世界汽车大牌,中国车企入股世界车业巨头,国产新能源车在世博大规模示范……在一系列令中国汽车业骄傲的背后,产能增加过快,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燃油供应出现

李书福潇湘放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民间

当汽车领域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大讨论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究竟在哪里又成了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在4月13日于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言时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

李书福: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民间

“合资企业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作出非常巨大的贡献,但是合资企业到了今天这个时候,我相信已经不代表最先进生产力方向了。”4月19日下午吉利集团董

声明:《手机行业洗牌 中国汽车行业的洗牌》为网友血腥英雄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