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市场与社会发展活力,呼唤充分自信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在此次会议中,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到“发展活力”:首先是要求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具体就是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的活力。 其次,要求增强社会发展活力,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应当说,增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活力是走出目前困境,实现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目前中国所收获的成绩,是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结果,在GDP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制造了结构性失衡。目前,这种失衡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不寻找新的增长点,整个经济可能会被日益严重的过剩产能、债务规模与房价上升而压垮。 因此,只有打破现有体制的顽瘴痼疾,释放市场与民间社会的活力,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并在发展中调整失衡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改革红利”,即中国虽然潜在自然增长率在下降,但因体制性障碍太多,如果消除这些体制障碍,民间活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中国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问题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这种增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的认识一直存在,并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上不断出现,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实现呢? 这才是当前中国问题乃至风险的核心所在:清楚知道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风险,但是却动不了,动不得,无法改革,也没有进行改革。体制本身已经成为维护利益集团的体制,要改革现有体制,就必须像习主席所说的,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但在“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的中国,这些利益集团都是体制内拥有权势的部门和个人,依靠自我革命的方式是难以成功的。 这是因为,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就必须有能够制衡利益集团的力量。首先,民间社会和市场应该有机制和能力与那些落后的体制博弈,而不应是体制权力的膨胀窒息社会和市场。其次,体制改革者要有能力制约地方政府与各部门,有效控制、扭转政令被打折,个别地方政府阳奉阴违,个别部委加强自身权力而导致权力部门化,以及地方滥权化等现象。 除此,更大的阻碍来自体制本身。因为目前体制的惯性导致政府尽可能多地控制经济和社会,而改革则要求放弃这种控制。
改革开放至今,打破计划经济的政府依然控制着庞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以及关键的生产要素,并通过政府审批、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国有垄断等控制着市场,而且在市场上,也主要由政府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这种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产生了目前结构性失衡的后果,如果要继续发展,必须激发社会活力与市场活力,这意味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 但是,权力部门并不愿向社会转移自己垄断的权力,主要是,有些人担心放权会造成一个更强大的社会,从而对自己产生制约。说到底,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受到制约。既担心经济增长放缓与社会失衡带来混乱,又害怕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的改革会让自己失去权力。在进退两难的夹缝中,正在错失更多的改革良机,以至于可能丧失最后的机会。 既然明确了要激发经济与社会活力,改革就不应该再在这种不自信所制造的矛盾中空转。而要培养强大的社会与市场活动,就需要执政者有真正而充分的自信,依靠社会与市场的力量,倒逼利益集团、走出改革僵局。
更多阅读
“温州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当下改革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1引言什么是温州模式? 一直以来,究竟什么是“温州模式”的本质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甚至认为“温州模式”就是“低小散”的代名词。所以,科学界定“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是正确借鉴“温州模式”的基本前提。温州模式是指浙江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和制约教育,教育又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反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教
张景宗: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与区域发展的思考三
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与区域发展的思考(三)来源:时间:2014-04-22引自: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官网
政府与社会关系 确立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新思维
国务院5月13日上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
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如何与社会和解?
民营企业如何与社会和解?近几年来,很多民营企业在持续和大规模增长后,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思考、实践着与社会的和解,通过公益、慈善的方式来达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获取在中国社会持续增长的深层次的支持和发展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