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智慧:一直在路上



生活的智慧:一直在路上

——《致加西亚的信》启示录

致加西亚的信——常听人说是一个非常值得读的故事,打开网络一搜索,竟有5万余条相关网页信息,虽然充斥着一些“宣传奴役哲学的书”、“都是一些废话”、“太难懂”、“这书很荒谬”的观点和评论,但“发行40000000册”、“创造了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其后的80余年,该书被翻译成所有的文字,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等具有煸动性的语言,让我产生了读这本书的冲动。

《致加西亚的信》——拿起这本不能称其为“书”的书(其主体内容应该以一篇哲理文章来表述更为准确),重新回味其中的哲理,不管它所传播的思想能否普及到让每个人都能够乐意接受的程度(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看法以及普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但通过它对人类执着精神的积极宣扬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从中仍然能够感受许多闪光的思想,而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观点及延伸开来的意义,对于今天的人们或许有更深的启迪。

aihuau.com

忠诚的意义,生活的智慧

乍一听来,忠诚与智慧是两个毫不占边的词语,怎么会有如此的联系呢?

忠诚是一种品格,是一种道德的体现,忠诚代表了一种责任,更是对希望的最好阐释,体现着一种生活的智慧。

通过“忠诚”一词,人们通常自然而然地想到“愚忠”,当然,所谓的这种说法,也只是人们以偏概全的观念,并不能代表全部行为。

试想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忠诚的心态,朝三暮四,人腐迂事;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忠诚的榜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诚的力量,权力纷争,内混外乱……个人失去了信誉,团队丧失了动力,国家没有了安定,人类生活将可能处于互相猜疑、一片混乱之中。

忠诚的最大意义,在于从中能够体现一种生活的智慧。忠诚,不仅包括了人类细腻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互相尊重的表现: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普通员工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普通员工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了互信和共赢,则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和意义。

智慧和勤奋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忠诚则是两者的载体和集中表现形式。忠诚于一个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生活态度。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身边的所有信息,忠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身作责、不以功利性为目的地完成工作。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人丧失了宝贵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变得心浮气躁,凡事浅尝辄止,知难而退,这山望着那山高,空有远大理想,却无心执著追求,以超常规的“变迁”应对忠诚,以现实中的浮躁排斥忠诚,让自己与忠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可以这样说:忠诚于一切,就是忠诚于生活。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智慧。

有所付出,必定有所收获

生活于这个繁华的世界,大多数人都觉得心闷气躁,一面为自己的命运感叹和抱怨,一面又为自己的无所事事寻找各种借口。殊不知,无由的浪费时间就是在耗费生命,不敢付出必然难以得到成正比的回报。

古人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天道酬勤”,或许在现代社会,这只成为一小部分人的“圣言”,但恰恰是这些少数人,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出最多的价值,他们明白,机会只是属于有所准备的人,如果没有预先充分的准备(包括理论准备、资源准备、实践准备、思想准备等),即使机会降临,也一样会悄悄溜走,不给你任何猎获的余地。

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努力的程度,要明白:机缘巧合这样的好事不会一直伴随在身边。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许努力还不够,但不能因此而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更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写下了这样的自勉联;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因斯坦同样存在这样的信念。

当我们以“有所施,定有所获”的眼光来看待这些警世名言,以发展观的心态观察一切的时候,自然就会发现:时间可以创造一切,时间也可以毁灭一切。

总之,要相信这样一个道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同时,遇到困难时要明白:只要充满信心,人永远不会被挫败。

生活无小事,平凡见伟大

以小见大的例子,人们常用的一句名言是“千里之堤,毁于一穴”,可是说归说,当人们真正遇到一些事情,在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时,却将这句话抛之脑后,让习惯决定一切。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轻则后悔一时,重则反思一世。

“空中楼阁”是怎么形成的?答案是:缺乏必要的基础,必然长久不了。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每一件小事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想必每个人都还清楚记得“讳疾忌医”齐桓侯的故事:对于名医扁鹊的“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及“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的一番苦心,桓侯要么以“寡人无疾”、“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相驳,要么以不应相对,而最终导致“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的悲剧。

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由小转化为大,由好转化为坏,由此转化为彼。因此,既要“防微杜渐”,又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事情顺利完成,有利于对大事情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才有可能到达顶峰。

雷锋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思想正如钉子,只要集中在一点钻下去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谁敢忽视“钉子”力量呢?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只有达到了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想想看,没有基础的事物何以能够发展得更远?

珍视今天,目标之于明天

社会发展永远是动态的,因此,我们当然不能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物。当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今天时,就会发现,一叶已经障目,梦想已然不再。

可以想象,一直坐在今天凭空想象的人,明天可能还会照样坐着,后天、第四天、第五天……一直都有可能这样下去,做着自己的“美梦”,到头来才发现“美梦”变成一场空。因此,要让自己明白的是,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从今天的现在开始,就要以行走者的角色定位自己,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向前进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明天的生活才更精彩,更有意义。

行动在今天,希望在明天;没有今天的行动,就不会有明天的希望。对于智者来说,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而对于“哆嗦嗦,哆嗦嗦,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式的人来说,则成为一句永远也实现不了的“誓言”。一个人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整天浑浑噩噩,不知为了什么,没有长远的目标和方向,只是今天就这样混过去了,明天又无所事事地继续重复昨天的行动,日复一日,日渐消沉下去,生活也会失去炫目的光芒。

正如英格兰的一句谚语:对于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同样,一个人成败的关键,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生同样如此,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对于生活,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理想面对未来。始终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找寻某种规律性,为己所用,才能培养自己的长远战略观,有机会让自己成为把握时代命运的人。

“精明”人与“傻”人,孰得孰失?

“傻瓜”一词通常被人们用作取笑别人的用语,而且带有相当贬义的成份。“傻”真的一文不值、应当被抛之于社会的某个角落而严严实实地封存起来吗?

大到各个历史时期、小到每个企业,“精明”的人太多,谁愿意去做一个“傻”人呢?当多做一些、少得些回报的时候,这些“精明”人就开始抱怨社会和上司的不公平了,拈轻怕重,避重就轻,对于“额外”的劳动就像躲避瘟役一样,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比别人多做了一些,在他们看来,这明明就是自己吃亏,吃亏的事情当然是不能做的。事实真的完全是这样么?未必,那些暂时赢得了今天的人,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失去长远的未来。

“今天我做了多少事,你做了多少事,他做了多少事?”

同事之间有这样的比较;

“这个月我拿了多少钱,你拿了多少钱,他拿了多少钱?”

“精明”人比较关注这样的话题;

“我埋头苦干,他游手好闲,其他人什么都不管!”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抱怨;

 生活的智慧:一直在路上
……

做一个“傻”人——比别人多付出一些,你会失去什么?

做一个“精明”人——比别人少付出很多,你又能得到什么?

社会给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但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承受得起社会赋予的这份均等和公平?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情形,看上去道理也非常简单,但能真正明白其中深意的能有几个?人生在世,都希望过得更好一些,而“更好”的典型标志就是想得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做一个真实的“精明”人。殊不知,得到了一时的快乐,却是以超支生命来实现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不得不警惕这个现实。

“在一个到处都是精明人的世界里,收益最大的反而是傻子。”

一位哲人这样说道。他的话不无道理,仔细想来,更有深意。

是做一个“傻”人,还是做一个“精明”人?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想想。

主动,是生活的一种力量

上司今天交给你一件事情,让你去完成,而到了明天,你却给上司提出十个模棱两可的疑问,以一变十,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进一步复杂化。这样的态度,于人于事都极为不利。

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是企业老板、中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更有信心的人。

正如《致加西亚的信》中罗文对于自己的使命,从来不说“NO”,也从来不提出“我应该怎么样做”的疑问,让“不可能”永远逃离自己的思维当中,只是尽心尽力、一如既往地去执行它,最终以个人的智慧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和耐心去做一件事情,他得到的方法总会比问题多,每一个矛盾必然有其解决的方法。上学时,一位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情,你可以找1000个借口;而如果你用心想做一件事情,找一个理由就足够了。”的确,思想极其重要,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可以改变生活方式。

如果没有了职责和理想,生命将会变得怎样?

林肯有一句名言:“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才能磨练自己。”主动,就是责任心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无论身居何处何境,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热爱生活,就会产生无法预知的能量。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是付出了许多代价的。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许多时候,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样很难以全局的观念来认识事物。因此,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象看也许索然无味,只有深入其中,才可能认识到其真正的作用和意义。只有站得更高、立意更远,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灵魂和方向。

不管当前的处境如何,每个人都必须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看做是人生的权利和荣耀,无论做何事,务必竭尽全力,因为每一个阶段性的事件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只要认真、细心、保持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发现各种乐趣,能处处以主动尽职的态度工作和生活,人生每一阶段都将更有意义。

工作与生活一样,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只是每个人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而已。

智慧像一束光芒,有些人可以用它来照亮人生,而有些人只用它来照亮眼前的路。认识不同,选择不同,路径也不尽相同。

智者用心感受事物,以思想判断一切,以行动化作实践。

智慧之路,没有终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3320.html

更多阅读

俞敏洪:走在路上

[来源:新东方作者:俞敏洪]  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  我似乎注定了要过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我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总想四处游荡,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

百家讲坛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第二部》(全23集)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人生,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一直在路上 歌词

人生,我们一直在路上人生,有诸多风景,诸多美丽,诸多精彩,只是我们经常错过。一团雪花,简单纯洁,独自绽放在枝头,在摇曳中瞬间滑落,却把美丽定格;一滴露珠,平淡透明,静静徜徉在叶脉,在不经意间飘洒,却把生命释然;一抹流风,清朗爽直,漂泊游离在岁月,在感

百家讲坛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第一部》(全22集)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声明:《生活的智慧:一直在路上》为网友胸怀天下不老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