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脍炙人口,却很少有人深究他的结局痛失于“三不纳言”。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然而实践证明,在尊重人才方面做出某种姿态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始终如一。刘备就没有善始善终,称帝之后接连三次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导致被东吴火烧连营,逃遁白帝,托孤了事。今天的企业家要想真正通过人才战略使企业安全渡过金融海啸,更应当重视后者的警示意义。
刘备“三不纳言”自布危局
刘备立足荆州,连取两川,可谓众望所归。刚刚登上帝位的刘备正在需要致力于一统大业的时候,却因关云长被东吴所害耿耿于怀,执意为其二弟报仇。面对不同意见,就连他一向敬重的诸葛亮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从三顾茅庐走到了“三不纳言”的反面:
一不纳先灭魏而后伐吴之策。关云长被害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刘备便要“提兵问罪于吴”在孔明屡屡“苦谏”下虽然稍有隐忍,但是当他被拥称帝后,第一道诏令便是“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赵云以先灭魏而后伐吴之策谏阻被拒绝,秦宓又以死相谏被囚,诸葛亮上表救秦宓,刘备看毕竟“掷表于地”。
二不纳命一上将统军伐吴之用。刘备伐吴之意已决之后,包括诸葛亮在内的重臣们在对是否需要刘备亲统军伍“御驾亲征”又提出了不同意见。诸葛亮带领百官到教场向刘备说明利害,建议“命一上将统军伐吴”。这实际上是一种折中的做法,合情合理,但是刘备依然择期出师。孔明送行回至成都之后,为不能劝阻“主上”东行而怏怏不乐。
三不纳任何御敌布营之谏。也许因为政见上的分歧,刘备竟没有在如何伐吴上与诸葛亮商定出具体的作战方案。刘备外线出击,速决不成,只好安营扎寨。在这样一个由进攻到相持的重要关口,刘备竟不同任何人商量就作出了部署,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谋士马良提醒他听一听诸葛亮的意见再做决定,刘备不以为然,连让诸葛亮讲话的机会都不给他了。虽然刘备看来同意马良自去讨教,但布营已定,为东吴陆逊火烧连营留下了破绽。
兵败猇亭彝陵教训深刻
刘备布下七百里连营之后,连东吴的武将都看出“可乘虚击之”,何况都督陆逊。果然,不日刘备兵败猇亭彝陵,七十五万大军仅存百余人。刘备穷奔白帝城,懊悔成疾:“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其实,不听丞相之言只是表面现象,“三不纳”背后的教训更为深刻:
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不可感情用事。刘备统军伐吴,显然具有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在理智与感情之间,被一个“义”字蒙住了双眼。赵云讲的很明白:“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的回答却是“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当他听到张飞被害的凶信后,更是哀痛不己,“终日号泣”,沉浸于个人的感情中而难以自拔,在这种情况下亲统大兵伐吴,做出的决策很难是明智的。
在多种矛盾面前一定要抓住战略重点。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后,蜀国同时面临着魏与吴两个强敌,如果要进攻其中的一方就应当和另一方结成联盟,至少要促使另一方保持中立。就战略重点而言,正如孔明所分析的那样,“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因为曹丕篡汉,神人共怒,刘备如趁势“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但是刘备一意孤行,即使在吴国愿意割城求和的情况下也不肯改弦更张。
在位高权重时切忌过于自信。刘备从三顾茅庐到三不纳言,前恭后倨,是与其地位的变化分不开的。三顾茅庐的时候,他依附刘表,寄寓新野小县,险些丧命檀溪。穷者思变,因而求贤若渴;而在“三不纳言”的时候则贵为人主,位高权重。他这时候非常自信,很难听得进不同意见。尤其是举兵东下之初,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更加自以为是。当马良建议他在怎样布阵方面应请教诸葛亮时,他竞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
白帝中道托孤前车可鉴
对于自己忘记了三顾茅庐的初衷,忽视了兼听则明的古训,刘备的悔恨无以复加,从羞见群臣到病入四肢。好在他痛定思痛,更加倚重诸葛亮,于是便有了白帝临终“托孤”之举。作为一种后事安排,刘备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要想在尊重人才方面善始善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才的权威。尊重人才涉及到使用者与被使用者两个方面的关系,使用者可以堪称人杰;被使用者之所以被称为人才,一定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当其过人之处被实践证明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权威。这在特定领域内是正常现象,使用者不仅不必担心这一定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还应当从自己做起,承认、维护和服从这个权威。刘备临终“托孤”,并“令嗣子以父事之”,就是要树立诸葛亮的权威,使“后主”不至于像他后期那样,只把诸葛亮当作“花瓶”或者“猴皮筋”式的“顾问”看待。
发挥人才的作用必须以必要的决策程序为依托。刘备移营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系“主上自为,非他人之谋”。可见作出这个决策之前没有征求过任何一个谋士的意见,这在现在看来属于决策程序不科学。反过来说,要想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应当有必要的程序做保障。例如重大决策要经过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等,防止重大决策的随意性。不至于守着一个诸葛亮,犯下“兵家之大忌”之类的低级错误。
在采纳正确的意见后应当努力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刘备在决定“剪伐东吴”之初,见孔明苦谏,也曾经“心中稍回”。但是经不住二弟张飞的一番哭拜,又被桃园之誓所动。由此可见,对人才的尊重也体现在对他们正确意见的坚信不疑,认真贯彻。当然,这除了要摆脱情感、裙带因素的羁绊之外,还要排除同事的不满和猜疑、竞争对手的谣言“反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等复杂因素的干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