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好一条金科玉律---“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我们居然让他流传了千百年。读完这个故事我在想:
如果这个农夫在田地边上栽上千万根树墩,是不是历史就会改写呢?因为兔子肯定还会路过田边,只不过空间很大,过去树墩子只有一个,不会撞上罢了。如果在兔子的必经之地多栽些树墩,只要兔子路过此地,那么撞死的兔子是不是还会有呢?捡到兔子的机会是不是大一些呢?那么在那里做个“守株待兔”专业户是不是可行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常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民企治理及管理整合专家曾水良先生认为:在一个企业中,老板不断的“丰富”自己,就可以有效的面对企业生存带来的挑战;管理不断的“丰富”自己,就能不断克服新时期、新形式下所面临的管理上的困难;员工不断的“丰富”自己,就能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可是他们就是不能认识到,更不用说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如果你在”兔子”必经之路上多栽几个树桩,那么你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待到兔子”的机会,也就是说“守株待兔”是可行的。因为如今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前景已经不是一片蓝海。机会稍纵即逝,耽误不得。但是当机会来临,我们不应该留下遗憾。我们应注重“内功”如何“守株待兔”的修炼,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等待稍纵即逝的机会来临。我们应做到当兔子窜出来的时候,如何撞上株。
这让我联想到我在做民营企业管理咨询中所碰到的一些痛心疾首的现象。老板:思想观念滞后,思维空间狭隘,对新思维、新的管理理念往往持观望态度。管理人员:不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对新管理理念没有兴趣,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员工:倚老卖老,没有生活目标,“吃不饱饿不死”就满足了,等等。很多民营企业对新理念、新思想带有抵触情绪。当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后,常常遭遇水土不服。殊不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正是在给他们增加抓到“兔子”的筹码。
民企治理及管理整合专家曾水良先生认为:新时期,民营企业管理需要真正“守株待兔”的新思维。我们应该颠覆传统思维,当国人在一味否定“守株待兔”时,其实他也具有操作性。只不过需要我们变“被动等候”为“主动出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