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和蚂蚁 鲶鱼救活沙丁鱼



老渔民的发现

    很久以前,在挪威的一个小镇,人们靠捕鱼为生。

    小镇紧靠着大海,因产出沙丁鱼而小有名气。在那里,渔船归航抵港时,只要沙丁鱼是活着的,一定会被抢购一空,卖个好价钱。活的沙丁鱼,吃起来味道鲜美极了。

    遗憾的是,由于每次出海的时间比较长,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天。等到归来时,沙丁鱼已经死去的死去,烂掉的烂掉。也正因为如此,活着的沙丁鱼才格外惹人垂涎三尺。

    人们想尽招儿,尝试着让沙丁鱼存活,但是无人成功。没有什么办法,大伙儿除了失望,只能望“鱼”兴叹。

    有一天,一位老渔民照例准备出海打渔。出发前,可爱的小孙子嚷着要他多带回一些沙丁鱼。小家伙一定是好久没吃上沙丁鱼了,牙根直痒痒的。

    忙碌了几日,老渔民捕获了不少的鱼,当然少不了孙子点名要下的沙丁鱼。他喜出望外,驾船火速返航。谁知才到半途,沙丁鱼便不再鲜活了,懒洋洋的潜在水中,一动不动。

    老渔民一边察看着鱼舱,一边心里暗暗着急。他无计可施,只得按照土办法,挑出那些死去的鱼。他看见一条挺肥美的鲶鱼飘浮在水面,猜想它肯定快要死了,于是捞起来打算扔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鱼儿忽地一跃,挣脱他的手掌,掉进了装着沙丁鱼的鱼舱。

 蝉和蚂蚁 鲶鱼救活沙丁鱼

    老渔民顺利归航了,回到阔别多日的家。他不敢相信,到达岸口时,原本以为那些沙丁鱼已经死去了,然而它们竟然都是蹦蹦跳跳的。他大感意外,仔细地想了想,不停地琢磨,觉得事出有因。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发现了存活沙丁鱼的秘密。

鲶鱼救了沙丁鱼

   有谁会想到,竟然是鲶鱼救活了沙丁鱼呢?

   人们费尽心机,想让沙丁鱼存活下来,无不失败。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鲶鱼做到了。

   事情是这样的。

   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那条鲶鱼吧,它起先也是躺在自己的舱内的,正在悠然自得,被老渔民误以为快要死去,于是从水中抓了起来,而它挣脱了他的手掌,掉进了沙丁鱼舱。

   那个时候,大部分沙丁鱼原本是昏昏欲睡的,没想到竟然有异类分子跑了进来。顿时,鱼群中一片喧哗。鱼儿们纷纷骚乱了,显得一点也不安分。它们睁大眼睛,神经绷得紧紧的,快速在舱内游动,打量着眼前的外来客。

   不知过了多久,鲶鱼还是没有离去。沙丁鱼根本不认识它,它们素不相识。于是沙丁鱼像炸开了锅似的,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看它的那副样子,肯定不怀好意,我们可要小心一点。”一条大沙丁鱼禁不住叫出了声。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有一条鱼,它能怎么样。”体型硕大的沙丁鱼嗤之以鼻。

   “不管怎样,大家还是小心一点。”又有沙丁鱼发出倡议。

   沙丁鱼哪里知道,其实鲶鱼是无辜的,它被迫离开住处,来到这个陌生之地。鲶鱼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不敢丝毫懈怠,它担心沙丁鱼发起攻击。

   一路上,两军对峙,彼此你盯着我,我瞪着你,谁也没有松懈。沙丁鱼想要驱逐眼前的入侵者,解除心头不快。而鲶鱼又苦于无路可退,只得硬着头皮呆在那儿……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老渔民歪打正着,借鲶鱼救活了沙丁鱼。

鲶鱼效应

    鲶鱼救活沙丁鱼的故事,简单地说明一个道理,不妨称之为鲶鱼效应。

    在长期保持固有关系的群体环境中,加入陌生身份的人,会引起群体人员的瞩目,带来刺激性因素,促进环境氛围的活跃与改变,这就是鲶鱼效应。

    作为一种自然规律,鲶鱼效应普遍存在着。对于人而言,同样如此。

    譬如,在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人们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汽车。有一天,一个人驾着一辆小汽车,来到了小山村。猜想一下,最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人们是对那个驾车的人充满兴趣,还是左看右瞧着那个人驾着的小汽车呢?勿庸置疑,众人的焦点肯定在小汽车。大家兴致勃勃地打着转转,要么左看一下,要么右瞧一下,都想弄个明白,小汽车到底是什么怪物。

    如果同样还是那个人,驾着同样的那辆小汽车,经常来到小山村。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又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人们会向那个人了解小汽车。诸如问他在哪儿买的,买了多长时间,花了多少钱,感觉如何,怎么驾驶……

   鲶鱼效应之所以存在,主要来源于新鲜感、陌生感、安全感及危机感,这是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动。就像鲶鱼与沙丁鱼那样。当鲶鱼来到沙丁鱼当中,抬眼看看,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同类伙伴,内心油然升起一股陌生感,担心自身安全。换了沙丁鱼发现异己时,它们则认为对方不怀好意,一定是来惹事生非的,心里产生了危机感。鱼儿们有些紧张,加速游动。结果呢,水自然活起来了,鱼跟着就不死了。

多来几条鲶鱼

    鲶鱼效应大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它能增强组织的生命力。

    很多公司惯于使用鲶鱼效应,来刺激组织职员,例如日本三泽之家公司就称得上是高手。经过长期观察,三泽之家公司发现,大多数企业由三种类型人员组成。一类是不可能缺少的精英,约占二成;一类是埋头苦干的人物,约占六成;一类是终日无所事事、拖企业后腿的败家子,约占二成。如何减少第三类人,增加第一第二类人呢?公司总裁三泽千代治的办法就是学以致用,大力开展‘鲶鱼效应’,故意经常从外聘用一些头脑聪明、干劲十足的年轻人,组成公司的主力军,甚至包括常务董事一级的重量级人物也位于其列。这样一来,公司上下都有一种危机感,担心会失去手中的饭碗,因而干起活来,格外有精神。三泽千代治曾说:“其实人也是一样。由于人员长期固定,公司缺少新鲜感和竞争力,大多数员工容易产生惰性。外来人员加入公司,可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与危机环境,企业也就跟着有活力了。”

   瞧一瞧,鲶鱼效应的威力竟然如此强大,大到可以激活一个组织。如果是多来几条鲶鱼,岂非更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3892.html

更多阅读

名著《昆虫记》阅读题 昆虫记阅读题

《昆虫记》阅读题一、蝉和蚁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

二分园的“人蚁大战”上 ABC之30 蚂蚁大作战

作者:二分园主 提交日期:2011-8-16 19:28:00 | 分类:| 访问量:2574    在蚜虫和蚂蚁的疯狂蚕食下,试种的几棵“长豇3号”只吃了一顿,连第二顿也沒多大指望了。丝瓜被糟蹋得惨不忍睹,黑蚂蚁又把“羊群”搬上了“绿妃”茄子的叶背去开

谁和谁好仿写小诗一首 诗两首幸福仿写

谁和谁好?小草和雨儿好,雨儿哗哗下,小草喝的饱。谁和谁好?小鱼和大海好,海里翻波涛,小鱼跳得高。谁和谁好?蚜虫和蚂蚁好,瓢虫吃蚜虫,蚂蚁来赶跑。谁和谁好?大树和小鸟好,大树挺直腰,小鸟忙筑巢。今晚有一篇仿写《谁和谁好》的作业,李小拓

《蚂蚁帝国》三部曲内容简介上 蚂蚁三部曲 mobi

题记:据说,地球上所有蚂蚁的体积加在一起,和人类总体积大体相等,如果人类和蚂蚁展开大战,均算下来,基本上每个成人都会受到和自己一样体积的蚂蚁攻击,那将是多么恐怖的景象!可惜,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蚂蚁还解决不了统一指挥和相互通讯的问题,如果

中国寓言故事2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国寓言故事大道无处不在东郭子向庄子请教道家所谓的“道”究竟存于何处,庄子简单而明确地告诉他:“大道无处不在。”东郭子似乎对这一回答并不满意,他希望庄子能具体指出“道”在何方。庄子于是说:“‘道’就在蝼蛄和蚂蚁中问。”东郭

声明:《蝉和蚂蚁 鲶鱼救活沙丁鱼》为网友哥有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