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新阅读《中国证券市场批判》,个中体味依旧凝重。虽然从2005年中,反映市场状况得股票指数纷纷见底回升,并在年末12月的时候上演一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一直持续到今年6月才见顶,完结。但是尽管我们的证券市场在绝望中获得新生的机会,现在又脱离了危险状况,尽管市场又重新IPO,初步恢复融资和投资功能,可是股市的生态并未如指数上涨后,一马平川,我们有重生的机会,但现今还未完全获得重生,看到了重生的希望,在实际的发展中,有不少积极的因素在发挥正面的作用,但要让证券市场恢复当年气息,走入发展正常轨道,走向成熟,仍旧是个遥远的路程。
本书虽然是有关证券市场的问题,但不仅仅是证券的,更把多年来中国改革中谁也不敢提的另一个问题――财富再分配,有机的结合在证券市场中,展现的不再单调表面的中国股市,而是一个极其正确反映中国经济,中国时代背景的证券市场,把多年来潜藏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下的又一个重要主题,财富再分配在市场中的充分发展。当这样一种行为相当高度发达时,甚至有些超前时,不免会触及多方利益,导致多方进行空前激烈博弈。最终原有要么继续膨胀“成长”下去。达到无法无天,最后招致灭顶;要么旧的被无情驱除,新的结构在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的确,随着时代进步,资本市场不断变幻推新地操作手段,操纵工具,也愈发符合时代的要求,用当代为自己安上一层合法的“外衣”,在这推陈出新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隐藏在下面的终极目的、和谐多益体,个个利益体来到这个市场上均有自己的诉求,有自己的目的,在资本与权力的杂合下,交相结合在一起,权力利用其特权性,凌驾于资本之上,使资本为其服务,最终达到目的。从这个角度讲,中国证券市场无形之中变成事实上的财富再分配场所,掩盖在各种“外衣”下面的是利益集团,和政策目标。
十多年证券市场,我们看到的好像是一个又一个轮回。从创业时期,变幻无常的市场风云,起伏不定的股市气候。从草创至今,一轮又一轮的暴涨,背后是多少鲜为人知的内幕,又多少不良,未经披露公众信息被掩盖,北提前利用,又多少造假企业在利用市场的漏洞进行黑幕下的交易,同时在交易市场中进行“投机”,而这一幕幕暴涨之后就是暴涨。似乎是证券市场的宿命,特力独行于中国国民经济之外的证券市场。从来就是我行我素,并不依靠任何有力的宏观面支持,有的是一成不变得“真理”-资金推动。正是资金快速流动的特性,所以中国股市历来都是齐涨齐跌,快速上涨,快速暴涨,接着是阴跌绵绵,结果就是自诞生之日起,股市都是牛市时间短,熊市时间长。一个市场中富了小撮人,套牢一大片,最后垂死挣扎中,消灭一部分财富造成市场永远是系统性风险高企,非风险性阴晴不定,随时是一场大爆发,在一个封闭市场里,有限的容量,无限的资金,便可以造成意想不到的上涨,99年“5.19”行情至2001年牛市见顶短短两年,便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牛途,可是看看宏观面,99年至2001年的经济增长是近十年来最低的,同期股市的业绩更是证券市场创立以来最低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暴涨使当时市场市盈率更达到惊人的一百多倍。试想一下,在这种条件下,证券还有投资价值吗?结果可想而知,欠下的债是要还的超倍超额溢价没有相应可靠的业绩保证终究是要价值回归的,虚假繁荣的泡沫终究会破灭的,浮华的背后是痛苦的本质,因为要还债,我们失去了发展的五年,经历史无前例的熊市,整整五年,从顶峰往下“俯冲”不过几个月光阴,纵有似模像样的所谓“局部牛市”,也不过是为下一个更低的心低暂时麻痹投资者,市场人士,反弹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给市场抽身逃命的机会。无情的是,经历了“5.19”行情,享受过2245点大牛市的投资者,市场仍不愿正视那高高在上的市盈率带给人们的警诫;更不理会德隆系,托普系,各个庄股系们在熊市中无疾而终所带来的“地震”;也不顾及国民经济过热引发行政威力,股民同志不相信眼泪,结果个个泪流满面,尸横遍野,一个个时代相继结束。
似乎这是中国当代的一个悲剧,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惊人无比的高速经济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强大,人民生活不断程度地提高,却造不出证券市场投资者成就时代财富的拥有者,反而成为社会的负翁,时代的悲哀。这个时代的悲哀,更可以说是制度的悲哀,权力腐入中国社会在新兴市场新兴制度的变异产物。
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就不停地建立新制度,完善原有旧制度;每当有新问题,制度弊端出现,便会有相应补救措施出台,在后知后觉的监管层手中,新的制度不过是旧有制度的修修补补,似乎治标不治本,给人“头痛医人,脚痛医脚”的感觉,市场体制永远赶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看看市场信息披露要求,年年会有新规定,新项目;年报披露要求多么详尽;会计准则按照财政部要求,并向国际接轨,和国际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合力审计;这些种种制度可说是极其严厉,但仍克服不了上市公司造假,杜绝不了庄家操纵股市,保护不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或许是因为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也许没错,但是,再完善,再健全的制度,也是靠人来执行的,。人不改变,制度再好,也有漏洞,也会成为腐败的“温床”。最终看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不胜防”。
显然,有权利的地方便有特殊利益可以摄取,权力与利益是可以交易的,权力可以谋求特殊利益,同时,权力因为他人谋求相应利益,可以获得应有的报酬。因此,存在权力关系的地方,就有腐败的可能。在证券市场上,这样的关系表现出来。简直是千奇百态,市场背后的黑箱是在巨大,遮掩了许多事实,权力的温床有无孔不入,并且这样的权力可以赎买,必然也就产生腐败,当什么事可以因用权力赎买更简单更快捷处理时,不知不觉间进行赎买权力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是说,只要发生权力关系,便用到赎买,一个习惯性动作。君不见2004年证监会爆出的“王小石”案,上市公司-公关公司-发审委三者之时,一方有钱,一方有门路,另一方有权,中间人赚个盘满钋满,权力腐败如此容易产生。所以,并不是我们的制度又多烂,又多不完善,而是我们的制度中到处充满“机会”,——权力处处存在,权力又可以赎买,腐败也产生了。赎买权力成为一种习惯,不能不说是我们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传统,有两千多年权力社会历史,及由其生成的文化公理和行为习惯。虽然社会制度早已改变,社会文明也早改良了,但制度,却无法割断它与旧事物之间的文化联系,千年之病毒,思想根除,谈何容易!社会尚且如此,作为新生事物的证券市场,在打上行政权力烙印后,难逃此等遇。
外部环境如此,内部再优秀也致不过国民性在证券市场内部的威力。所以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待于社会发展不断改造,改造国民性。当某天,权力不再主宰市场,市场以自己意志运行,那时证券市场才是干净、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