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主义纳粹化 中国不需要经济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纳粹化 中国不需要经济民族主义


      日前,关于中国出现经济民族主义的话题突然升温。始作俑者是美国商务部次长雷文凯(Franklin Lavin)。他于7月31日在北京对一些美国公司主管发表讲话时称,对中国可能会放慢经济改革步伐表示关注。他谈到,中国现在有人提出限制外国投资,在科技领域鼓励自主研发,设定中国的技术标准等等。雷文凯担心,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有可能会转向经济民族主义和干预主义。

        雷文凯的说法显然是在向中国“施压”,他特别提到中国在3G标准上推行自己的标准,相信也有为外资游说的成分。既然这是在为美国企业说话,我们似乎可以不加理会。

然而,完全忽略外界的意见是不对的,我们完全可以冷静地自问:中国是不是存在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如果这种倾向扩大,对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经济民族主义?反思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当前的决策更有益处。

毫无疑问,任何国家在经济政策过程都会有一些保护、限制,美国最近在这方面表现得就非常明显,包括美国对一些大企业的保护,对外资收购美国企业的保护等等。然而,即使如此,世界上恐怕也很少有人把美国看成是一个经济民族主义的市场,美国仍然是一个开放度很高、透明、规范的市场,也因此从全球吸引资本投入其中。简言之,美国市场的开放和规范是根本,禁止和限制是个案。

再来看中国。中国28年来的改革过程,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在体制未做根本性转型的情况下,完成了经济体系向市场化的巨大转型。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带动了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开放。就连一些挑剔的发达国家也承认,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中国基本上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如开放金融、零售和服务业市场。开放带给中国的好处是明显的。

为什么中国当前会出现经济民族主义的迹象?正如我们过去分析,中国多年改革开放中积累下来的众多问题,在近年开始集中释放,这引发了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这些不满反映在社会舆论中,则成为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思潮,表现出对改革的反思,对开放、对外资的排斥。这种思潮在经济领域、在市场上,稍加利用就会成为攻击对外开放的工具。这是当前经济民族主义产生的土壤。

经济民族主义从本质上是排斥外资的,但中国仍需要开放,也必须开放,这是我们要警惕经济民族主义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增长来看,以中国每年吸引6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来计,如果拒绝这些外资,中国每年经济增长将会塌陷掉一大块。从体制上来看,中国现存的不少体制问题,还需要通过对外开放来促进改革(这也是中国加入WTO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国内在市场制度建设和经济体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禁入、不公平竞争、非国民待遇等。这些体制和机制问题,保护的只是一些特殊集团的利益,如果这些利益团体也打出经济民族主义这杆大旗来反外资,那将是很危险的事。

必须弄清的是,开放不仅仅是外资的需要,更是中国自身的需要。经济民族主义如果发展成一种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开放将是有害的。至于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市场制度建设角度来完善。对于政策部门而言,我们可以限制某个外资企业,限制某一类并购行为,甚至建立自己的行业或技术标准,但这都应该只是个案,进行的是“合理”限制。但对中国的整体市场而言,中国应该保持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并且逐步规范和完善市场制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523.html

更多阅读

ZZ:中国不直播俄大阅兵,另有隐情

《吴鹏飞手机报》089:中国不直播俄大阅兵,另有隐情2015-05-10吴鹏飞手机报《吴鹏飞手机报》评论:三国演义,中国需要掌握度俄罗斯的胜利大阅兵,邀请68个国家领导出席,但38个国家拒绝出席,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和追随者集体缺席。我为这样的

声明:《中国民族主义纳粹化 中国不需要经济民族主义》为网友海未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