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中国被英国炮弹强迫睁眼看世界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个悖论:一方面渴望获取西方先进的技术,而另一方面则又希望不破坏、延续自己的优秀传统。五四时期就这个问题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形成了“西化”和“国粹”尖锐对立的两个派别。尽管此后中国经历了政权更迭和政治上的动荡,但这种争论和分歧并未中断,在市场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现在,关于传统和西化的讨论仍在延续。
数年前由法国人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因毫无“中国特色”而引起的争论,就意味着中国关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争论依然没有结束。自鸦片战争起160多年以来,不仅在建筑上,其实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中国的传统方式截然不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传统已经中断了呢?
从很多方面看,的确如此。中国很多旧有的传统建筑正在迅速消失,足以令几代人为之扼腕叹息。在很多城市开发中,城市管理者和开发商们几乎不曾对传统建筑的保护表现出起码的尊重。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古都,也会看到粗暴的破坏至今仍然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表现形式,也在迅速流逝。中国传统中一些有益的价值观、道德观、诚信观,也因为文化的断裂而支离破碎。
在保留和尊重传统文化方面,中国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较好地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使得现代日本人在整体上保留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吸收和融合了现代文明的成果。这种现象在欧洲也表现得极为显著。欧洲对传统和文化的很好承继,使得欧洲成为全球文化殿堂中的一块“精品”。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经历了文化上的破坏和断裂之后,整整一代中国人是在忽视传统和文化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使得他们在承继文化传统中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准备。
那么,这一切是否会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我们将无法弘扬和光大昔日在文化上的荣光呢?有学者认为,不一定。虽然中国的建筑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中国传统文化的肌体却不会真正萎缩。就像过去几千年从外部流入的宗教、文化、科技、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一样,今天几乎所有的外来事物,都终将在中华文化的大环境中被融合,变成中国自己的东西,而且还将反过来使“中国特色”得到更新和充实。
即使是西方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的现在,至少到目前为止,西方文化在中国还没有走到反客为主的地步。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消失了很多,但还没有失去本身的精髓。被西方人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表示,中国传统中该变化的早就变了,不该变的永远都不会改变,而这些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中国传统将统领世界。
统领世界是一个太远的目标,也不是中华文化的目的。但值得借鉴的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特点并不只是文化的外在形式,还包括中华文化中的包容性与开放,也许从“文化的包容性”来重新定义“中国特色”,这才是我们未来真正需要的。需要强调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在压抑状态下得到发展的,保持开放的环境,不压制文化与创意的发展,这是赋予文化以活力和生命的最好方式。这也比完全靠政府牵头来推动的什么文化建设,更符合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