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形势堪忧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医中药是人们养生治病的主要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我国也曾以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人均寿命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公共卫生体系使医疗覆盖率达到85%。其中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信赖中医,但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同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我国号称是中药、茶叶大国;几千年来,中国的茶叶也的确雄居世界榜首,可是15世纪之后,印度和英国逐渐蚕食了中国的份额,到目前中国茶在国际上也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中药目前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也仅3%-5%,而日本、德国造的“中药”,每年进口到中国的数量却远大于这个数字。面对同样的现状,中药业该怎么办?中药是否会重蹈茶叶覆辙?
作家柏扬说过:“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弃儿,如果没有人伸出援手,中国这一支优秀的文化结晶,恐怕要从地球上扫地出门。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中医药如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亡,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和国内中医药日趋衰落相比,日韩美德等国家都争先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国内被认为老土落后的中医药产业正成为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也是未来的投资热点,中药产业代表着绿色治疗的方向。我国是传统中药发源地,但目前的世界植物药市场却被日本、韩国等瓜分。市场上热销的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日本的救心丹都是中药的“衍生物”。中国人反要吃进口中药已经开始成为国人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为何我国中药出口打不开局面?一些管理者和专家认为,国家中药市场准入的关键问题是目前中药很难通过各国的药品管理而作为药物进入国际市场,只能以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销售,因而销售价值低廉。而标准化问题是中药走向国际主流药品市场的障碍之一,已成制约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是中药出口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反观中医药
中医的长处不在于治急病、重病,《黄帝内经》有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说最高明的医生不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是养生调理让人不生病,或小病即愈不成大患,这才是医者正道。然而,中医药的这一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和利用,反而是与西医西药比治病的快慢、效果,或照搬照抄西医西药模式,实是弃长取短。其实,不论是西方的健康管理,还是中华养生文化,都强调未病先防,而不是有病才治,或病危重才求神医。但现代医院无不以治大病重病而自居,一方面治大病重病才显得有水平,另一方面大病重病才有经济效益可言,而这样实际上已经背离了防病养生的本源,舍本而逐末。
中药安全性高的特点为世人所知,故此,对于中医药曾有一种“废医存药”的思想,人为割裂中医理论和中药,想废除中医理论,而让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等优势理论无从发挥,只保留中药使用,从而使中药这一安全有效的治疗工具也大打折扣,不但效果不明显,而且毒副作用增加,甚至多次出现不良反应,根源就在于片面机械地使用中药,以西药观念使用和衡量中药,外行指挥点内行。
中医药在治疗花费上也独具优势。在2003年的“SARS”的治疗中,中医中药引起世界关注,不但治疗效果明显,而且费用低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花费最高的一例SARS病人仅用了5000元,而西医治疗一位SARS病人花费3-100万元不等。
综上所述,中医应该以养生防病,慢病调理为主,而不是大病重病的入住或治疗率,才能既突出中医药特色,又发挥中医药优势,也真正能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突出贡献,甚至改变人们忽视养生调理,病非危重不治,现代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
养生茶将成为中医药产业的突破口
中国医药行业的国际化突破口可能在中药。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07年3月21日表示,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学科领域,有望成为我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既然养生调理是中医药的长处所在,那么养生调理型产品也应该是中医药的优势产品,也有价值的产业方向。其中,养生茶作为养生调理型产品的代表,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有健身、疗疾之功效,又可陶冶情操。而草本茶则更是中国独有的特色之一。在我国民间,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茶疗”的说法。
近些年来,王老吉、黄振龙、老茶医等凉茶品牌的崛起也说明了市场的消费需求巨大。
以养生草本茶为突破口走向国际市场,一方面可以规避以药品进入西方市场的难题,另一方面也选择了比药品更为广阔的养生保健市场。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元素将大行其道,养生草本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有东风可乘,潜力巨大。
中医药产业的关键点
有名老中医戏称,搞中医的总有一天会被搞中药的消灭掉。这句话道出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储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材源头上存在的问题,如:药材不地道,有效成分含量不高,等外品、代用品药材入药等等,势必会影响中药疗效。因此,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科学加工、炮制、储藏是确保中药产品疗效的前提条件。只有疗效确切才能有市场,安全、有效是药品存在的基础。
其次是中药产品的制作工艺,大部分中药制剂以中药材粗提物和中药粉末入药,纯度不高,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不够,所以中药“粗大黑”的形象没有质的改观,中药起效慢、治疗指数低的现象仍然存在。如:现在的凉茶,颗粒剂型居多,含有大量的糖分,糖会引起体重超标,不利用养生防病,本身就与凉茶的初衷相违背,并且药材投量不足,还要添加防腐剂、香精、糊精等化工成分,导致效果不明显,养生价值下降,使用上也有局限。虽然现在还有一定的销售,但主要还是依靠老百姓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维持,但长此以往,恐怕会淡出市场。
可喜的是,有一些明智的厂家和科研单位正在朝中医中药养生防病的方向努力,并开发出一些创新型的产品,既继承发扬了中医药优势,又符合现代人养生和时尚的潮流。如“老茶医”牌系列草本袋泡茶,采用原生草本提取,不添加糖、糊精、防腐剂、色素、矫味剂等化学成分,天然纯粹,既提高了效果,口感又好,容易形成长期饮用的习惯,便于产业化和推广,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生产的标准化,产品的品牌化等都是中医中药能否打入国际市场,开拓一片蓝海的关键所在。
拯救传统中医中药,政府企业双管齐下。
我国中药企业整体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整体水平不高,重复建设严重,通过搞GMP改造投入大,后续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导致中药企业缺乏竞争力,难以与大型化药、原料药企业及外资企业抗衡,这是中药产业徘徊不前的原因之一。
中药企业在新药研发方面投入少,总体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5%,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中小企业搞不了原创性药物,只能以仿制药及简四类(新注册分类9)药品为主,产品上市后由于同类药品多,在营销上只能依靠低价格、大折扣、大流通、广告战,其结果是赢利水平低、营销费用大、企业疲于奔命、后续发展乏力、竞争力被削弱。
中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流失严重,一度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通过对我国的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以“洋中药”的品牌分食国内市场“大蛋糕”。国产中医药面临着“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的尴尬现状,中药专利被外国抢注多达1000多项。
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有相应的对策。中药企业小、散、乱的布局有待进一步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形成旗舰企业而加以改观,增强其抗市场风险能力。中药企业如果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集群,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采购成本、营销成本会大大降低,以此可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资本运作和公司上市,中药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被拓宽。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药需要保护的内容很多,包括处方、制剂工艺以及药物有效成分,都要尽可能地采取专利的方式进行保护,尤其是中药秘方的保护。专家呼吁,政府和企业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尤其是企业,眼光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在政策方面,应该让懂中医中药的人来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中医中药的创新发展突破保驾护航。
现行法律对于中医师自制中成药也进行了严格限制,药厂也需达到GMP标准,并得到新药号后才能生产中成药。也就是说,中医师不能自行配制、销售中成药。我们调查后认为: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但同时也限制了中医的生命力。因为像云南白药等名药都是民间实践、总结的成果。如果不再允许中医选药、制药、治疗,而完全靠实验室动物实验来筛选中药新药,恐怕会扼杀中医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如洛阳有个魏氏祖传药物和方法,治疗断指(趾),不仅不需要截肢,还能让断指(趾)再生,对于这种已有数代临床实践经历,并且有多例临床案例证实的药物,能否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像云南白药一样,不用公布其药物组成,制成成药后,在全国推广应用,这样受益的将是广大群众。而且,还能在目前尚无有效保护传统知识产权的情况下,让其继承、推广开来。
再者,随着市场经济杠杆动作及体制的变革,许多乡村卫生院、室或个体经营者,以医疗服务为谋生手段,较多地使用西医西药诊疗方法,传统医学的简便、价廉疗法由于不赚钱已多不采用。要解决以上问题,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是不可能办到的。
适当放宽政策,让真正行之有效的中药得以推广,并加大简便廉价中医药疗法在基层的利用程度,是让中医药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手段。
广东作为中医药强省应把握先行优势
2009年初,广东省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其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部分之“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指出:“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优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以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工艺设计……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加快优势传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
中医药作为广东的优势产业,应该继续发挥优势,一路前行,为广东省中医药产业,乃至中国中医药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