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几轮波动。在1997年之前的几轮经济高增长阶段,物价都出现了明显的高增长。从2003年进入新一轮经济扩张期以来,尽管经济连续几年出现了10%左右的增长,但物价却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高增长。那么,如何看待GDP增长和CPI增长之间的这种变化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这一问题。
中国经济实现从短缺向相对过剩的转变,成为决定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搭配关系出现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1997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年,此前中国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以短缺作为主要特征,生产和生活资料都高度匮乏。居民消费长期受到抑制,甚至连农副产品和一般工业日用消费品都要凭票供应。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调使经济中积累了非常大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因此,随着各种改革的推进,一方面,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在价格管制不断放松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从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导致物价水平的不断波动。1997年以后,我国经济实现了从短缺到相对过剩的转变,农副产品从品种到数量都得到极大发展,一般工业日用消费品则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短缺因素对物价的推动作用明显下降。
随着商品价格改革因素对物价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小,要素价格改革的滞后抑制了价格水平上升。1978年之前,由于国家对物价实行管制,价格水平长期超稳定。从1978年开始,国家逐步解除对商品价格管制,进行了多次的价格调整并逐步放开了对农产品和一般工业消费品的价格管制,实行市场定价。在供求关系不对称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管制的逐步放开必然导致价格水平的不断攀升。1997年以后,农副产品和一般工业日用品价格已经基本放开,商品价格改革因素对价格水平的推动结束。由于国家仍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和资本价格实行控制,限制了成本因素对价格水平的推升。
当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改变也是制约物价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逐步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消费、投资双轮驱动转变为投资、消费和外部需求三轮驱动。一方面,中国已经由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变化为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尤其是大量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的存在,使得外需对GDP的拉动越来越大的同时,对国内价格水平,尤其是消费价格水平的拉动不太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发生逆转,投资在内需中的份额不断上升,而消费份额不断下降,在同样的GDP增长速度下,由于消费的增速相对下降,其对消费价格的拉动作用也有所下降。
还有,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价格上涨的增长点不断变化。由于CPI构成的限制,新的增长点在CPI中难以体现。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消费的重点是农副产品和一般工业消费品,即所谓的食、衣和用,这些产品价格的变化带动了整个消费价格的变动。1997年以后,消费的重点逐步转到住、行、医疗、教育和休闲。而现有CPI指标构成不能充分反映这些方面价格变动的影响,尤其是居民感受强烈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在CPI中几乎得不到任何反映。
此外,消费者消费预期的改变也有利于物价水平增幅的回落和稳定。在短缺经济中,消费者很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并容易诱发抢购风潮,从而导致消费价格在短期内大幅飚升。而在相对过剩的经济中,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大大下降,难以出现排浪式消费,尤其是在改革增支预期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其消费行为比较谨慎,有利于物价水平的相对平稳。
最后,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避免了宏观经济的大起大伏,有利于物价水平的稳定。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水平几次大的起伏,与当时的宏观调控失当有密切关系。1997年以后,政府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有所增强,避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急剧变化和经济增速的大起大落,尤其是货币供应和投资增速一直被控制在相对低位的水平,避免了物价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