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与美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附图)



       5月22日凌晨,我登上了通往美国的班机,去寻找那片曾经在书纸和画面中熟悉而又陌生的天空。

       6月5日夜晚,我双脚重新踏上国土,回到了养育我二十三年,曾经朝夕相对的中国。

       短短半个月,在生命之河中只不过浪花一瞬,而就在这一瞬,我的生命轨迹悄然变化。古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出生的那天起,我就一直身居“庐山”,因而无法品味庐山的韵致,更无法感知山外的世界。感谢美国之行,它让我跳出了大山,去用全身心触摸另一方蓝天下的脉动。

       如今身虽回国内,但过往幕幕仍清晰犹在眼前,所思所感,如江之奔涌,无法抑止。可叹纸短话长,无法尽表,只能择其一二详述之。

       贯穿我们此次美国之行program始终的主线唯有一条,那就是一切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皆围绕着:Academic、Business、Culture三个主题进行,彼此相对独立而又不无交叉。下面,我将把在美国感受最深的一些经历分别融入这三个主题之中,希望尚未去过美国的朋友能够管中窥豹,而略见其一斑。

 

Academic:论美国的大国心态与自我优越感

       其实这里的所谓academic,只不过是对此行非Business、Culture领域研究的一种泛称。在这两周内,我们听了不少讲座,也出席了一些论坛,最后还做了一个final presentation show,感觉学术方面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不少学术心得并非通过这些专门途径获得,而是在活动与交流的点滴中洞察,思考与提炼出来的。

       谈到学术心得,就必须提及5.25的world trade day大型活动。World trade day是Bryant University每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界名流都会在那天应邀参加,就每年发生的重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事件发表专题演说。我们有幸赶上了这趟学术盛宴,在与会者言辞或激越或铿锵或婉转的演说中度过了疲惫而又充实的一天。即使不认真倾听,China这个单词也会不时蹦入你的耳朵,因为在他们的演说中,China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一个part。虽然每个演说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承认中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何更好的利用和开发中国市场,是美国政府和企业未来的共同使命。但是,在承认中国作用的同时,对中国政策的批评也不绝于耳,比如众所周知的汇率问题、贸易壁垒和劳工问题等。其实,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在国内也看过很多,而这次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感觉自然不同。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美国人不自觉地都流露出一种大国心态和强烈的自我优越感,仿佛站在高高的山颠俯瞰大地,指点江山一般,对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状况都忿忿不平,其中还间杂着明显的国别与地域歧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强势,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强势正在受到某些新兴国家的挑战乃至威胁。

       无可否认,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有极度充分的“理由”去插手一切国家的内外事务,也可以本能地把所有其他国家分出个三六九等。刚抵达芝加哥机场时,就目睹了美国民众对悬挂国旗的爱好,以后但凡比较正式或公共的场合,都可以见到星条旗的存在。而且,悬挂一长列世界国旗的时候,英国的米字旗一般都会紧挨着靠首的星条旗而飘扬,这与二者在国际上的关系正好吻合。其他盟国或重要伙伴国家的旗帜也一字排开,颇为壮观,当然其间也少不了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只是位置上没有米字旗那么亲近罢了。

但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我却感到了一丝作为中国人的难言的悲哀。本来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完全有理由在走进联合国的那一刹为之自豪。的确,我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走进总部大厅的。但是,当我发现以六种主要语言为载体的联合国宣传单和指引图中,其余所有都是彩印,惟独中文的是黑白打印时,我的心被痛痛地戳了一下。更让人难受的是,中文宣传单放在桌子背面的一个角落里,而其他的却赫然放在桌子的正面之上。

在往返纽约的车上,我和Stephen(My peer)聊了很多很多,从美国国策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伊拉克问题到国际能源战略,只要能想到的就都搬出来讨论。Stephen博学多才,见解深刻,是一个有着七年军旅生涯的Gentle man。他在谈话中坦承大多数美国年轻人的心态:以美国为豪,以美国为中心,以“world policemen”为己任,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充分体现美国的强势地位。但是,无论是平时的交谈,还是最后一次presentation时关于台湾问题的辩论,我们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放在国内而非国外,对外国的了解也远远少于我们对美国的了解,正如远赴美国的我们熟练英文而他们对汉语几乎一无所知一样。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美国的大国心态和自我优越感,但是这些丝毫不影响美国师生对我们的真诚和热情,因为学术没有国界,一颗颗年轻单纯的心更加互不设防,互相珍惜。甚至可以如是说,在美国收获最大的并不是所谓学术,而是那群不同肤色不同背景却每天朝夕相处,打成一片的美国朋友们

Business:论美国的生产与消费

       在以往的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句话:美国每年消耗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能源。当时以为危言耸听,不足为信。直到这次亲临美国,耳濡目染中才深切体会到该数据的可信:私家汽车随处可见,使用手提好比手机,普通厕所皆有热水……

       记得去Bar的那个晚上,我的无知差点闹出笑话。由于我们中美学生加起来一共有二十多个,开车出去玩的话至少要四五辆小车。我开始担心汽车不够会让美国学生尴尬,遂在心里提议是否可以分两批接送,但话到嘴边还是没有出口,毕竟对他们的情况不甚明了。后来才暗自庆幸没有说出那样幼稚的话,因为那晚一次开出去的私车就有七八辆,还有几个美国学生是懒得自己开车才蹭到同伴车上去的。自从这次之后,我在美国变得聪明起来,因为之前我低估了美国人的消费水平。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陆续被邀请到professors和校长家里做客,也有幸拜访了Brian, Stephen和Felix等部分学生的家庭。虽然各有千秋,但每个家庭都还颇为殷实,至少汽车是不会缺的,正如后来美国学生告诉我的一样,在美国,汽车是家庭必需品,不买汽车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因为没有必要,比如在纽约那种拥挤不堪的大城市里。其实,普通的汽车并不贵,就像手机在中国大众心目中的价位一般,关键是石油的消费,才会让他们有所顾忌。世界石油的年供给是有限的,而美国的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石油对他们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支撑乃至战略作用。

       除了石油,美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可谓息息相关。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处处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产品,只要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的,就基本上来自进口。其中,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Made in China”、“Made in India”和“Made in Honduras”。无论是在住所附近的Providence,还是去New York、Boston逛街,很少能找到Made in USA的产品。以至于,我们一群中国学生想买一些American taste的礼品回国也甚艰难,随手拿起一个,我们就先开玩笑式的打赌,“Made in China or India,你信不信?”。最滑稽的是,一个男同学在shopping mall兴高采烈地买了一个美国特有的baseball,回来的路上才被人发现原来还是Made in China,只是字体比较小,难以被发觉而已。

       从美国对世界的依赖,反过来更可见世界对美国的依赖。记得有学者曾经笑言:美国一咳嗽,世界就感冒。话虽夸张,仔细分析却不无道理。在当今全球化主题下的世界经济体中,美国的地位和作用可谓举足轻重。联储加息,实行紧盯美元政策的国家随之调整利率;美股下挫,世界各大主要股市联动下滑;美元疲软,外向经济型国家出口收入锐减;而美国经济萧条,则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必然放缓,反之亦然。

       以上论述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美国人只消费不生产。事实是怎样的呢?美国人放弃了低端制造加工业,把绝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了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研发与品牌缔造之中,而后者的利润率远远超过前者!美国对外输出的是资本、技术与品牌,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与原料。换言之,美国是世界工厂最大的boss,全世界都在为以美国为首的boss们打工。

       在去美国之前,我们有一个课题组是专门研究OEM(代工生产)问题的,为此我们去了当地一家专门为白宫生产礼品的知名制造企业――ChemMart。听完公司管理层的presentation后,我们随之参观了工厂的每一个设计、制造和污水处理流程,并在任何有疑问的环节当场提问。两国学生发问积极,企业管理人员也很乐于回答,而提问的焦点则大多集中在生产、流通与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从企业的回答我们获悉,该企业在美国国内的生产占较小部分,而大部分的生产都通过OEM的形式外包给了其他制造国家。设计和营销是他们在美国本土独有的核心部门,至于生产工厂的保留,更多地是出于促进地区就业的考虑,因为从劳工成本的角度衡量,在美国本土的工艺品生产几乎无利可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Connie Liang同学关于劳工问题的一个提问:“你们非常关注劳工权益的保护,在你们的企业中,员工可以边听mp3或CD工作,也可以享受很好的假期制度,但是在国外的成产工厂里,你们也能做到如此吗?”。Connie Liang的潜台词很明显,因而也难以在那种场合下得到真实的回答。因为跨国制造企业的双重劳工标准早已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在中国更是屡见不鲜,所谓血汗工厂往往就是在这层美丽的外衣下诞生的。除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人才标准和市场标准不也大多是双重的么?

       诚然,美国消费需求的强劲,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美国消费需求之所以强劲,除了高端研发式生产集聚的巨额物质财富外,美元的坚挺也是一大重要因素。美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世界法定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因而也曾被称为美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依然是最为通用和强势的世界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更是高达8:1。这就产生一个有趣的对比:当在美国消费时,我们中国学生都不自觉地把价格乘以8,因而显得及其吝啬;而当半个月后美国学生回访中国时,他们都会在心中愉快地除以8,因而出手也越发阔绰。或许只有此时,我们才会切身体会到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益处,并开始对汇率显得格外敏感。

       同是商学院的学生,美国学生与我们有着共同的话语与愿景,在交流与活动时显得格外投机,对很多商业问题的思维也有着惊人的一致,以至我们互相开玩笑地说,今天大家有缘成为朋友,而明天则可能成为business collaborator,抑或谈判桌上的rival。

 

Culture:在文化碰撞中感受异同

       Culture比较是我们此行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贯穿于每天衣食住行的一条流行主线。在“言必称文化”的时代里,我们有幸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亲身去体会跨国文化的差异。文化本身是一个泛之又泛的定义,举世对此的表述煌煌不下千种,但凡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存在与传承,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群落,又会产生显著的文化差异。

       美国是一个移民文化的大熔炉,里面流淌着来自世界各地族群的血液。相比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美国更像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以不到三百年的历史,创造了数倍于前人几千年辛勤累积的财富。美国长期以来成为移民者心目中的“天堂”,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往这里钻。因此,在美国,除了印地安人,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本土人,几乎所有自我标榜为美国人的都是前期移民的后裔。他们有着共同的进取精神和奋斗目标,在保留部分母国习俗不被同化的同时,对美国文化都有着一致的认同,为能够成为美国公民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的确,参加此次program的美国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Brian是巴西移民的后裔,对足球依然情有独钟;开跑车的Felix源于意大利,其母亲有着一种天生的贵族气质;其他人则不是那么明显,有来自瑞士的,有来自玻利维亚的,更多的则是数代通婚后的混血儿,已经融合得完全说不出祖先何处了。

       移民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多元与包容,因此,在美国,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很好地相处与生活。美国学生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热情友好,也更单纯透明,不会有太多的计较和心机。每天跟他们在一起都是欢声笑语,唧喳不停,彼此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见缝插针地给我们讲解美国文化,在几次大型宴会上教我们西餐礼仪, 还开车带我们出去泡吧逛街。我们则时不时开玩笑似地跟他们说:In China,we do it like this or that……,然后还不厌其烦地教他们说汉语,什么兔子、“大笨鱼”之类的戏谑绰号居然都被他们模仿得像模像样。到后来,去他们的房间里,竟发现地板、沙发、电视、墙壁上到处都贴着拼音加汉字的小纸条,那股好学精神把我们一伙给弄傻了眼。

       我们访问交流的大学位于东部New England地区,受西欧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当年的第一批欧洲移民登上的就是北美东部大陆,该地区也成为美国一直以来的政治文化中心。生活在这里的美国民众,虽然没有英国绅士那样正统,但也显得格外gentle。平时大家进出大门,都会有美国男生主动开门,并且一直用手按到大家都进出完毕为止(美国大门大多是自动关闭的)。公众场合更是Lady first,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应邀去host family和校长家里赴宴时,也是女主人先行举叉示意,客人们才会正式开席。在最后一次分组presentation的时候,我和两个美国peers还专门就中美行为方式差异做了一次演讲。在论述时,我们举到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在美国,13被视为极不吉利的数字(我们在美国机场时惊讶地发现,连13号登机口有时都是形同虚设的),而4则被中国人赋予死亡的色彩;美国人认为勾肩搭背,相行过近侵犯了私人空间,而中国人则认为这是朋友间亲密的一种象征;美国人在没有出汗的情况下,习惯早上冲凉,而中国人则很少有早上冲凉的习惯……凡此种种,皆为文化差异,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反映不同的历史和价值因素罢了。

       美国青年好动好玩,却非常务实,懂得关注周围的人和生活中的小事。在Professor Jim Segovis关于leadership styles比较的课堂上,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谁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结果,一半以上的美国学生选择自己的双亲,过去的老师,或生活中遇到的最欣赏的人作为自己心中的英雄,而我们中国学生选择的不是政治伟人(如邓小平和周恩来),就是商业领袖,其次才是思想家和其他。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比较符号化和功利化的,并带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而美国学生则没有受过什么政治思想教育,也没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成龙成凤的思想,在他们眼中,做最好的自己已经足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都成名成家。

      最后一点想着重说说的是美国的快餐文化和肥胖问题。在美国的大街小巷,见到肚大如箩的胖子绝对不必感到惊奇。我甚至曾开玩笑地跟同伴说,看到胖成那样,我心里都替他/她捏把汗,真怕一不小心坐在地上就爬起不来了。众所周知,美国快餐被世界各国称呼为垃圾食品,既缺乏营养,又容易导致肥胖,这一点美国人自己也是坦然承认的。明知是垃圾食品,但麦当劳肯德基还是门庭若市,我们吃起来又甜又腻的西点,他们居然还吃得津津有味。的确,美国生活的快节奏是催生和维持快餐文化的最大动因,正如我们外出旅行都在车上吃Box brunch(早午餐合一的快餐)一样,既方便快捷又容易吃饱,一个大三明治塞下去就能让干瘪的肚皮立即充实有弹性起来。在美国的这些日子里,诸事顺利,唯有饮食这一关,感觉很难过,可能真的需要时间去慢慢适应吧。

 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与美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附图)

       美国虽然胖子很多,但每天大量地摄入牛奶和肉类,体格也无可否认地比我们东亚人魁梧强壮。在体育文化上的差异则表现为,美国人衷情篮球、橄榄球、排球等大球项目,而中国人则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球领域独领风骚。在体育馆里,篮球场中跑跑跳跳的大多是美国学生,而在酒吧里,打桌球我一局都没有输过,有时领先太多自己倒觉得不太好意思。不过这是在美国,赢了就是赢了,不存在留不留面子的问题,愿赌服输,这也是美国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结语

       回到学校的那一刻,同行的滢珊兔感叹道,我感觉自己做了一场梦,现在醒来又重新回到现实,去的时候夜深人静,回的时候也夜深人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我说,大学何尝不是一场梦,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呢?只是有些梦短,有些梦长,有些梦在瞬间即逝,有些梦却一直浑浑噩噩而不自知罢了。

是的,是不是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经憧憬过、努力过、发生过,并给我们的生命历程或多或少留下了点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785.html

更多阅读

李美熙: 静像电影《我与NIC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的电影

静像电影《我与NIC的前世今生》第一话如果有一天,我们说过的那些掏心掏肺的话,我们做过的那些感天动地的事,最终还是只能败给世俗,败给现实,败给命运,我也希望,我们不要难过,不要惋惜,不要悲伤,真的,年轻的时候,努力过了,珍惜过了,付出过了,就足够

《北方新报》“我与火车的故事”有奖征文 北方新报广告报价

新报讯 (记者 张敏慧)“北方新报号”的启程,是《北方新报》的一次改革创新,也是横向整合行业与市场资源的一次大胆尝试。今年3月20日是《北方新报》14岁生日,为了总结和回顾《北方新报》14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创新,本报特举办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存在即合理——我与管理的误会(01)

     误会,即错误的理解,管理的误会,顾名思义就是对管理错误的理解。对于管理来说,即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当我们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管理,科学的成分就会得到误解;与此同时,当我们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管理,艺术的细胞又会倍感不适。对待

声明:《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与美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附图)》为网友沉醉美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