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与机制的区别 社会和谐机制与和谐社会制度体系探讨



内容提要 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是具有“多平衡”属性的复杂系统,只有最优化的平衡与稳定才意味着和谐。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动态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与生态系统固有的调节机制不同,社会制度具有多变性和非唯一性,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失真和制度失灵的问题。信息失真与制度失灵是落后国家的通病,也是其与发达国家之间最重要的差别。言论开放、信息自由和制度转型是克服信息失真和制度失灵,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按照信息作用的逻辑顺序,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构架。

关键词 社会和谐 机制 制度体系 信息失真 制度失灵

 

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都是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的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在多层级的反馈调节控制下,复杂系统表现出趋于平衡与和谐的特性。但是,平衡与和谐都是对系统状态的描述,而状态的维持需要相应的机制。与社会复杂性研究刚刚起步相比,生命科学从一诞生面对的就是最典型的复杂系统——生命系统。有关复杂系统平衡调节机制的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生态学、进化论等),这些成果已经成为其他领域复杂性科学研究的理论源泉。①本文尝试应用生态平衡原理对社会和谐机制与和谐社会制度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多平衡”复杂系统的稳定与和谐

1、生态平衡与稳定的机制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即反馈调节机制。反馈是指一个系统或过程的输出可以作为控制信号反过来影响系统的输入或过程,进而对系统的过程和功能状态进行增、减调节的现象。反馈包括正、负反馈两种类型。负反馈是成熟生态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调控模式。负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促使系统维持平衡与稳定。正反馈与负反馈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一般出现在生态系统发育和退化阶段。正反馈的结果是增强或放大最初发生的变化,打破平衡和稳定,使系统远离平衡态。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任何生态过程都受到某种或某些限制因子负反馈调节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某种或某些利导因子正反馈调节的促进,正、负反馈协同作用、相互制衡,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2、“多平衡”与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

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是具有“多平衡”属性的复杂系统。一个地区沙漠化之后,也可以达到某种平衡,但绝对不是最优化的平衡。最优化的平衡系统输入输出平衡、结构趋于最优、功能趋于最强,达到安全、稳定与和谐状态。当然,在彻底退化与最优平衡之间,还存在着多种不同水平的生态平衡。同样,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表现出“多平衡”的属性,既有不同性质社会条件下的稳定与平衡,也有不同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下的稳定与平衡②所以,平衡和稳定只是对系统状态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味着必然的和谐,只有最优化的平衡与稳定才意味着和谐,和谐是平衡与稳定的最佳状态。

 当前,地球上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不受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整体恶化的情况表明,地球上大部分生态系统实际上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干预而处于“亚和谐”状态。与自然系统固有的生态调节机制不同,在社会实际运行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的各种制度多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受人类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更是大量存在“亚和谐”的稳定与平衡现象,这为各类系统的进化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事实上,各类复杂系统也一直处于发展与进化之中。简而言之,促使自然生态系统趋于和谐的基本保证是,把人类对自然的干扰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再生补偿能力范围内,让生态规律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促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趋于和谐的基本途径是不断打破限制其发展与进化的制度、文化、人口、科技等因素,促使其向着更高级的稳定与平衡状态发展与进化。

二、从信息失真到制度失灵:探寻落后的根源

1、信息:系统调控的关键性的媒介

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组分之间以及各种组分内部都存在着信息传递与信息作用。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不仅包括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级的信息,而且所有生物或环境层级之间都有多种信息联系。整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信息联系的巨系统,其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的模式都是生态系统在进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发展与形成的。信息使整个系统的各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信息在系统调节与整合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媒介作用。

在社会与经济系统中信息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并且更容易被我们所感受到。在人类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流的加速,人流、物流、能流的流转的速度显著加快。有人甚至认为,由于信息传递的便利,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以及全球不同国家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互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成为可能。全球化以信息流加速为背景。信息在社会调节与控制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关键性的媒介作用。

2、完全信息的重要价值

在生态系统进化过程中,信息作为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媒介,在系统调控能力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系统同样如此。在自由竞争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机制,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发挥着有效配置资源和调剂余缺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研究表明,在一系列理想化的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可以促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实际,在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全等条件下,市场调节机制就可能失灵。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客观存在,只是由于信息不完全等原因而失去了正常效用。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所言:市场经济的特征是高度的非理性和不完整性。旧的模型假定信息是完美和理想的,但即使很小程度的信息不完全也能够导致很大的经济后果。所以,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市场调节的非均衡性特征是不可避免的。

完全信息对于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家提出通过订立完备的合同促使交易双方披露更加全面的信息、运用政府干预等手段克服市场机制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局限性。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政府过度干预可以导致市场的进一步失灵。但市场与政府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补。

完全的信息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基本途径是言论开放和信息自由。体现社会、经济与文化系统状态的各种信息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完全的反映,再加上合理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的存在,各种系统就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良性的进步与的发展。

3、从信息失真到制度失灵:落后国家的通病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斯彭斯(Michael Spence)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以表彰他们对信息不对称理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认为,他们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改变了经济学家分析市场机制的思维方式,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他们创立的分析方法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分析从传统农业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大量的社会和经济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诞生于西方社会,虽然具有普遍的科学价值,但是它是建立在制度相对完善假设条件下的(假设市场体系存在,而且比较完善)。该理论对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者对于制度不完善或者处于不同制度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仍然是有限。要想提高科学理论的解释力,就必须同时考虑信息和制度两个方面的因素。

与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经过亿万年进化形成的生态调节机制不同,人类社会虽然也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但在社会实际运行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的各种制度多是人为设计的。这些制度无论从发展历史,还是从完善程度上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自然平衡调节机制是“天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稳定调节作用的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自然平衡调节机制不存在失灵的问题,而人类社会不仅存在信息失真(或不对称),而且制度失灵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与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相比,在计划经济、过度经济条件下,信息失真的现象更是大量存在。市场机制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无形的手”的作用,但在计划经济与过度经济条件下,它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诺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曾经讨论过为什么资本主义虽然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它的成果却有好有坏?比如在次撒哈拉地区,资本主义并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亚洲一些地方,却获得了飞速发展。虽然各国都采用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但各国产权状况、具体制度、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各自向市场传递信息的情况不同。致使一些国家缺少我们通常与资本主义所联系起来的自由市场。所以,他们就缺乏美国所拥有的发展的潜力。诺斯认为,信息质量、数量状况与制度绩效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③

从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状况观察,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最大的差别可能不在于经济总量或人均经济规模的现实差别,落后国家在信息失真与制度失灵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信息失真与制度失灵是落后国家的通病。解决信息失真和制度失灵难题对于促进落后国家的发展,远比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的效果更加持久、更加有效。言论开放、信息自由和制度转型是克服信息失真和制度失灵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制度的价值:和谐社会需要建构什么样的调节机制

根据反馈调节原理:同样的信息,不同的调节机制可以导致不同的系统过程与状态。这实际上涉及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选择什么样反馈模式的问题。

1 生态市场经济机制浮出水面

当今全球经济受市场力量左右,并非受生态学原理制约。令入遗憾的是,市场的信号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全部成本。市场价格往往只体现资源的劳动价值。比如,煤炭的价格其实只是开采煤炭的劳动价格,并不反映资源本身的价值以及资源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害(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呼吸道疾病等)应给予的适当补偿。所以,市场提供给各级经济决策者的信息往往是些不完全的。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需求向自然系统的极限不断施以重压的条件下,依靠这种被扭曲的市场信号来引导企业和政府决策,造就了一种被扭曲了的市场经济——一种正在戕害其自然支待系统的经济。④

与经济学家不同,生态学家不仅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过程的重要价值,而且还认识到,要想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环境基础,就必须把各类生态环境成本加以核算,并使其体现在市场信号中,进而构建基于相对完全信息基础上的生态市场经济。

2两种调节机制的比较

纵观历史,凡是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海鱼的价格就会上涨,而鱼价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进一步投资增加渔船。在捕鱼量超过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捕获量的今天,如果继续增加渔船,对渔业资源无异雪上加霜。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也大体如此。人们与日俱增的需求一旦超过地下蓄水层的最大可持续供水量,地下水位就开始下降,水井就会干枯。这时,市场就会站出来怂恿人们开挖新井,开采更深层的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加速下降。在华北平原这种状况正越演越烈。仅河北、山东两省1999年一年就有7.7万眼水井因干涸而报废,同时又开挖了12.3万眼更深的新井。

有人曾经说过,计划经济失败于它不能反映市场的真理,而市场经济则失败于它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遵循生态学原理,地下水位一旦开始下降,不是花钱去打深井,而是采取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和降低耗水规模,使取水量恢复到与地下水可持续供给量保持平衡的程度。⑤这样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这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反馈循环链。一种是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导致资源产量下降、价格上扬,进而刺激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最终导致资源彻底破坏或耗竭。另一种是生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资源产量下降时,采取措施限制资源的开发,并通过提高资源效率等措施降低资源需求量,达到减轻资源需求压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两种反馈模式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传统市场经济反馈模式导致资源破坏甚至耗竭,而生态市场经济反馈模式则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无论是维护和管理生态系统,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都应该选择能够反映生态学原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市场经济模式和社会管理模式。

四、我们应该做什么: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

上文述及完全信息的重要性和制度的价值,涉及到建设和谐社会两个重要方面:如何保障信息更趋于完整真实,以及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社会在相对完整真实信息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反馈和调节,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和持续发展。

1 信息自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言论是表达思想和主张利益的工具,也是反映社会过程与状态的手段。言论不开放、信息不自由不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导致思想文化的停滞与僵化,而且平静的社会表面可能会掩盖深度的、不断积聚的矛盾,矛盾一旦激化就可能出现鲁迅先生所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大的社会动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那么,言论开放、信息自由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从文化进化和思想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受约束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各种思想和观念的交锋,促进文化选择更加符合理性和客观的标准,思想文化持续发展与繁荣。战国时期,齐国广延天下贤士,汇聚稷下学宫,纵论天下、议而不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奇观,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造就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世界许多国家都把“言论自由”写入宪法,予以保障。我国也不例外,只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言论开放与信息自由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主导性言论覆盖教育、文化、社会舆论的每一个角落,导致思想文化的单一性,这可能就是我国科学与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缺乏生机和创造力的原因所在。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没有自由开放的言论和思想空间,思维创造只能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从完全信息在调节社会稳定过程中的作用看,开放的言论可以为社会和谐与稳定调节提供更加完整和真实的信息,从而确保政府能够对社会的状态进行有效地决策,缓解和化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平稳、和谐与高效发展。避免各种决策机制失灵可以有效降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从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看,很多出在信息传播受阻方面。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政策或制度,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或制度实际上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最终才形成的。党和政府发布实施某项政策,而这项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又应该如何调整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补救?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基础。当信息反馈过程有意滤掉一些“不利”信息,只报喜不报忧的时候,党和政府的决策机制就会失灵。决策机制失灵同样涉及企业和个人层面,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个人经济与社会活动。信息不自由或不完全,大部分企业和公民都是受害者。以股市最为典型,从准备上市、市场运作到股票最终退出市场,某些公司一直就是在用更大的谎言掩盖以前的谎言。当弥天大谎最终被戳穿的时候,就是股票崩盘的时候,最大的受害者只能是无法获得完全信息,也不可能获得完全信息的中小股民。当然购房、旅游、投资等等方面都有类似的问题。确实也邪门了,这些不能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居然也能堂而皇之的生存下来。

如何才能保证信息不失真,进而确保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呢?其实只需要开放言论,让各类信息媒体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可以了。各种媒体都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尽展深度挖掘新闻素材之能事。而那些能够反映重大和重要新闻的媒体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生存状况也会好一些。同时各界民众也可以拥有主张利益、反映问题、揭露黑暗、社会知情的必要途径。进而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信息舆论体系,把尽可能真实和完整的信息呈现给社会。这样,国家既用不着花费纳税人的钱养活纯粹“歌功颂德”的官样媒体,也可以获得社会、经济运行与文化发展状况的更加完整、真实的信息,为有效调解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体系与机制的区别 社会和谐机制与和谐社会制度体系探讨

2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探讨

在保证信息相对完整、真实的条件下,我们还必须建立各种信息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的表达和生效等机制,使经济与社会系统处于合理、有效的信息调节之下,表现出整体协调、繁荣高效、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特征。胡鞍钢(2002)在《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一文中阐述了构成国家基本制度的八大机制(即:强制机制、汲取机制、共识机制、监管机制、协调机制、表达机制、整合机制、再分配机制)。⑥本文按照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反馈调节、再反馈调节等信息作用的逻辑顺序,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构架。

1) 表达机制: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通过宪法、法律的理论与实践切实保障言论开放、思想自由,开放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媒体,确保各种信息能够及时地、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同时还要保证这些信息本身也处于其他信息的监督之中。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相互监督、相互补充,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随着非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信息流动的自由度和速度迅速提高,信息压制或控制也越来越不可能做到完全彻底。信息自由既是宪法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这种权利不能得到国家制度的保障,那么,这种需求必然以非制度化和非和平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然,这既不利于国家或政府决策,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共识机制:保证信息的有效性

国家应该建立公民向国家权力机构表达或主张自身或团体利益或立场、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机制。建议将我国的人民代表专职化,真正让他们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表。人民既可以向他们反映民意,他们也名副其实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决定作用,把人民的意志转化为社会共同的认识和行动。这是很好的消除矛盾、形成共识的机制。

高效率的共识机制有助于国家和社会核心价值的形成。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基本价值是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对公民权的尊重和保护。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国家管理或治理成本、提高实施公共政策的效力。

3)决策机制:从信息到决策

没有完整的信息,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自然会很大。但是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仍然依靠拍脑袋做出决策,既使掌握再完整真实的信息,决策失误也不可避免。所以,国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

胡鞍钢(2004)认为,重大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重大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现多次重大的决策失误。实际上,在不少决策失误中,事先或事中并非没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但是,这些意见受到了压制,有的甚至演变成严酷的政治斗争。在那个时期,重大决策多是由主要领导做出的,既有非常成功例子,也有重大失误例子,这是当时决策机制的特点。⑦2003年3月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明确规定,国务院在做出重大决策前,要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广纳善策,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增强决策科学性。⑧在胡鞍钢看来,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新一届政府的突出特点。当然,在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方面,我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4) 协调机制:从决策到行动

如何将社会共识和政府决策有效地贯彻实施,需要相应的机制。社会与经济活动管理方式通常包括:宪法、法律、行政命令、政策、领导指示、领导意见。越往后的管理方式越不稳定。 一个国家,如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方式越是在“宪法—法律—行政命令—政策”的范围内进行,社会就会越朝着透明、稳定和可预测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清楚此预测其行为的必然后果,这就促使他们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个人和团体的得失和发展,人们的投机行为、诈骗行为就会减少。相反,如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方式越是在“政策—领导指示—领导意见”这个范围内进行,许多社会成员就会用短期利益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们的短期行为、诈骗行为、投机行为就会越多。社会的不和谐与不稳定问题就会越突出。如果今后政府对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管理、调节方式,越是从领导的个人喜好转向稳定的法制方式,而且在实际司法和执法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中国社会就会越来越趋向于和谐与稳定。⑨

5) 监管机制:从行动到反馈、到再协调

监管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对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本质上是对这些措施实行情况和效果进行信息反馈和监督控制,以便政府决策和管理系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各项措施实施效果。一套完善的社会监管机制在决策调整、逐渐趋于合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表达机制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监管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信息收集。通过双向的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够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但是,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已经存在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但监管体系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获取信息的完整性明显存在不足,致使监管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作者了解到的情况分析,上级机关到基层调查,往往下级机关安排警车开道、前簇后拥,所到之处、所经路线、所接触之人、所谈之事皆已安排停当,汇报、参观、宴请、娱乐等时间紧凑,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敷衍,上级机关所能得到的信息基本上是不完整的。下级政府在隐瞒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在隐瞒中央政府,全国各级机构都在隐瞒中央领导人。虚假信息淹没了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监管体系的实际作用被大打折扣。

监管部门所获得的信息失真,不能对被监管对象进行有效监管,导致较为普遍的政令不通的情况。甚至有些监管部门有恃无恐,监守自盗。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地方技术监督局行政不作为,事发后甚至欺瞒国家总理,瞒天过海。这应该是监管系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6) 再分配机制:内部分配的调节机制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经济生活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社会生活往往也充满不确定性。为了降低经济不安全感和缩小市场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平等,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从国民收入中汲取必要的经济资源,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依据是所有公民,不论居住地、职业、性别、教育程度、年龄,都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与我国当前“二元社会”特征相对应,城、乡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再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差别悬殊。这种悬殊不仅表现在户籍限制,更表现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医疗、就业、养老等方方面面。其实,在我国不仅城乡差别巨大,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单位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再分配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同。整个社会存在着普遍的不平等。通过国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改革,最终应该最大限度地建立面向全体国民的公民社会。

7)国防机制:国家安全的强制机制

现代国家的政府必须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能战、能胜的常规部队,以保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军队作为保障国防安全的重要力量,对一个追求和平的国家而言,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避免战争给我们造成更大的伤害,保障社会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君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强大的国防实力,本身就是一种吓阻力量,可以防范外敌入侵。但是,政府必须具有武装力量的垄断性控制能力,否则不但不能有效抵御外患,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军阀混战。

8)整合机制:从条块分割到整体管理

社会是一个多层级的复杂系统,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单位、部门、区域和国家等。同样,它的每一个层级都具有自身特有的结构、功能、性质和运动规律。只有遵循不同社会层级的运行规律,有效协调社会各层级的运行,整合社会管理,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平稳运行。

随着国际、国内分工的加剧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整个国家或全球越来越具备复杂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特征。非传统的文化、金融、安全、环境、资源等问题越来越带有全球性。沿袭还原论意义上的经典社会发展与管理范式(条块分割),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新的范式,科学发展观具备这种基本属性。科学发展观是整体水平可持续发展观,它以复杂的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统筹、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总之,现代社会发展范式强调社会发展因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逐渐从分析走向综合、从还原走向整体。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正式纳入社会发展范式的视野,生态健康、环境良好、经济循环、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⑩

 

以上八种机制是中国当前面临的国家和地方制度建设与重构的重要任务。这八种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各种社会危机,而且可以为中国逐步实行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头戏,它可以避免人治“人亡政息”的弊端,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和谐。胡鞍钢(2002)提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转型,确实切中要害。

 

注 释

[①] ② 张录强:《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8页;第175页。

③ 道格拉斯·诺思:《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道格拉斯·诺斯教授在北大演讲),http://blog.blogchina.com/article_13279.93780.html, 2004年8月24日。

④ ⑤ 莱斯特8226;布朗著,林自新等译:《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84~86页;第88页。

⑥ ⑦ 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第34~38页。

⑧ 蒋韡薇:《5年规划课题首次公开招标 胡鞍钢谈“问计于民”》,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1037/2276160.html, 2004年1月2日

⑨ 丁学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企业家?》,http://edu.beida-online.com/data/data5.jsp?db=sanjiao&id=dingxl6,2005年5月22日。

⑩ 张录强:《科学与社会发展范式的革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3期,第16~18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787.html

更多阅读

大理石与花岗岩的区别 大理石有辐射吗

大理石与花岗岩的区别 ? ?一、按石材成因划分:1.大理石大理石属于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天然大理石是地壳中原有

电脑待机与休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和休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与休眠的区别? ? 首先确定的是休眠和待机不能下载的。因为硬盘都断电了。?休眠和待机的原理都是吧内存的东西保存住,下次就可以不用重新加载操作系统,但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把内存中的数据临时保存到硬盘中,下次开机就直接

企业贷款与法人贷款的区别 企业贷款要查法人代表

企业贷款与法人贷款的区别——简介  企业贷款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运营的公司因为资金短缺而进行的贷款,那么法人贷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很多人搞不清楚企业贷款和法人贷款,觉得两者是一回事,其实不是。今天汇小贷主要为大家讲解一下企业贷

广州PMP与CPMP的区别 广州pmp培训机构

很多同学对这两种体系的关系不清楚,其实,尽管这两种体系都是项目管理认证,但IPMP与PMP有很大的区别。1、影响力不同尽管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成立时间早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但其国际影响力却远低于PMI。从目前的认证人数和会员人数上,PMI

声明:《体系与机制的区别 社会和谐机制与和谐社会制度体系探讨》为网友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