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海湾战争十周年祭



 正如美国从越南撤退标志着美国的正式衰落,1989年2月15日,苏联从阿富汗撤出最后一批部队,标志着苏联的彻底没落。继而中国“6.4”事件、东欧剧变,冷战结束。

    同时,美国已经沦为最大债务国(1990年美国联邦债务达32000亿美元,纯外债6500亿美元);日本、德国实力上升(1990年日本私人存款高达1200万亿日元约11万亿美元,东西两德统一);中国、印度迅猛发展。

    这些变化,彻底打破了延续40多年的美苏两极平衡格局——亚铃的一端苏联摇摇欲坠,另一端美国极度虚弱,中间连杆日、德、中、印力量壮大。国际政治斗争开始让位给国家经济竞争,美国与日本、欧盟的矛盾浮出,1986年乌拉圭回合已经启动。国际“新秩序”亟待确立。

    恰在此时,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吞科威特,激起国际公愤。

    伊拉克位于欧、亚、非三洲和里海、黑海、红海、地中海、阿拉伯海五海交接处、国际能源基地,是两次石油危机的发动者之一,又是苏联的盟友。而苏联行将解体,已无暇他顾。伊拉克属于第三世界,但是第三世界的领袖中国尚未从“6.4”事件造成的混乱中完全挣脱出来,也无心插手。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海湾战争十周年祭

    美国立刻紧紧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契机,决议狠狠打击伊拉克,以此作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肇端。

    美国主持联合国迅速通过了11个经济制裁、1个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决议。1990年8月6日,布什总统宣布实施“沙漠盾牌”计划——战前准备,8月7日美军一个师到达沙特。1991年1月17日终于发起了“沙漠风暴”行动——军事打击。1991年2月28日,美国嘎然结束战争,获得空前胜利。

    在冷战结束之际,这次海湾战争一边倒的结果,极大地震动了世界各国,促进了苏联的解体,挽救了美国的衰落,彻底刷新了全球的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一、海湾战争确实构建起了“国际新秩序”的基本框架:美国完全能够,而且正在明伤或暗害其他各国,包括其盟友日、法、德、意,这是美国的优势,但也正是美国的劣势——美国也就成了各国的公敌、众矢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所难免。

    1991年1月5日,布什总统说:“我们将向全世界表明,我们随时准备用武力来维护世界正在出现的新秩序。”。

    当然,海湾战争主要是在军事方面确立了国际“新秩序”。在美国操纵下,“乌拉圭回合”终于在1994年把1948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GATT)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在经济方面确立了“国际新秩序”。1999年,美国凌驾于联合国之上,率领北约轰炸南联盟,完全巩固了美国的独霸地位,标志着国际“新秩序”的彻底竣工。从此,“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说法成为历史,各国已经接受了(屈服于)现秩序。

    海湾战争-乌拉圭回合-轰炸南联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海湾战争是决定性的一役。

    早在1978年,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的报告中就尖锐地指出:“国际新秩序的基本问题是:谁来控制并为谁的利益服务?”

    二、美国企图长期驻军海湾

1991年2月28日,美国突然半途停止对伊打击,把其盟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吓了一大跳,美国国内也议论纷纷,国际社会更是大惑不解。尤其是科威特,非常害怕伊拉克进行报复,不得不与美国签定了10年驻军协定;2001年2月,该协定即将到期,两国又续签了新的10年驻军协定。

美国特意保留萨达姆本人及其足够的实力,纵其继续“危害”海湾地区,造就了永久驻军海湾的借口,也就牢牢地控制了国际能源基地。美国自己用油时,就使海湾局势平稳,限制别国用油时,就使局势紧张。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制裁,就是对贸易竞争对手日本、欧盟的经济打击。

    十年来,美国一方面继续制裁伊拉克,一方面大量享用伊拉克石油资源。2000年1-7月,伊拉克向美国输送石油共1.246亿桶,平均每天58.5万桶,是美国的第六大石油供应国。科威特每天向美国供应石油21.7万桶。

    三、海湾战争是美国“新经济”的直接成因,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真正原因。

    美国连遭亚非拉革命浪潮的冲击、越南战争的巨大消耗、两次石油危机的严重折磨、与苏联冷战的长期拖累,元气大伤,经济技术被日本、德国超过,亚洲“四小龙”也紧追其后。

    为了摆脱危机,在“里根经济学”的作用下,80年代的美国经济强调减税和扩大供给,逐渐形成巨额贸易逆差和巨额财政赤字,“繁荣”极其虚假。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大崩溃”,美国经济学家列维.巴特莱预测美国经济将在1990年进入萧条,发表了名著《1990大萧条》。

    1989年,苏联没落,东欧巨变,这给美国打了一剂强心针,避免了大萧条,但是经济形势仍不乐观。

    1990年12月,布什总统正式宣布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

    1991年1月2日,布什总统的高级顾问博金斯说:要是不打此战,萨达姆就会威胁沙特,油价上升,就将使美国经济更糟糕!

    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结束,美国获得空前胜利,正是从次月——1991年3月,美国经济就神速地走出了衰退期,开始了“新经济”现象。

    1990年8月,美国开始全面制裁伊拉克,正是从这时,日本“泡沫经济”开始不明不白地破灭,至 1992年8月彻底破灭——日经平均股价损掉65%,跌至14823点,并从此一蹶不振,迄今仍在15000点左右。

    就在海湾战争前夕:①日本野村证券综合研究所前所长佐伯喜一、后任首相宫泽认为:美国进行海湾战争的主要目标,就是搞日本;②美国《新闻周刊》指责“西欧和日本在海湾危机中的表现很可耻”。

    四、国际政治斗争正式让位给国家经济竞争

    海湾战争结束后,国家之间,按相同意识形态所结成的政治阵营开始松动,重新组合为地域经济联盟(如亚太经合组织),国际政治斗争正式让位给国家经济竞争。

    美国与日本、欧盟的矛盾日益尖锐,《下一次日美战争》轰动一时。

    1992年,美国太平洋学会的民意调查报告认为,随着俄国军事威胁的解除,日本的经济威胁将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最大阴影。

    1993年,乌拉圭回合的激烈和胶着,不啻一场世界大战。GATT改为WTO,对日本、欧盟非常不利,对发展中国家更加不利。

    美国还制订了“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专门对付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

    在经济和技术上,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日本、欧盟。成立欧盟是为了对抗美国,使用欧元是为了对抗美元。恰在欧元启动之时,1999年3月24日开始,美国率领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轰炸。由此,欧元汇率和欧盟经济一路下跌,美国经济则得以继续攀升,一枝独秀,誉为“新经济”。

    五、“禁飞区”成了美国的新武器实验场和实战训练场

    据悉,海湾战争结束十年来,美国已经在“禁飞区”扔下了450吨炸弹。英国为“禁飞区”耗费了 7000万美元,而美国部署了200架战机、19艘战舰和2200名军人,每年平均耗费10亿美元。

    可是世人没看到,如果美国不在海湾驻军,就必然移屯本国,花费省不了多少,还要占用本国土地资源。即使不轰炸“禁飞区”,也要在本国实验新武器,破坏本国环境资源。在本国进行军事训练、演习,得先造就一假想之敌,远不如在“禁飞区”便宜、切实、刺激、有效。

    象美国这么精明的国家,连日本、欧盟都被“涮”了,整整十年了,还能算不出在海湾驻军的得失么?

    六、美国由“纸老虎”变成了“真老虎”

    二十年来,美国一直笼罩在越战失败和两次石油危机的巨大阴影中,心惊胆战,如履薄冰。

    海湾危机发生后,美国从1990年8月6日开始“沙漠盾牌”行动,可是迟迟不敢发起攻击,甚至放出风来以威胁使用核武器来讹诈伊拉克,可见美国是多么的心虚,真是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战心迟疑不决,给美国经济造成了沉重损失。1990年12月,布什总统正式宣布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权威杂志《外交季刊》登载了四位经济学家联名写的《海湾战争打不打?——美国天鹅之死前的最后哀鸣》。美国被逼到了深渊的边缘,不得不背水一战。

    先是以联合国的名义,掀起声势浩大的“声讨”,从道义上打垮伊,从外交上围堵伊。8月份,美国务卿跑了20多个国家争取配合;又用全方位的制裁,从物资上困锁伊;同时积极备战,全力以赴,孤注一掷。

    美军行动极为严密、规范:舆论准备、国内动员、整装出发、陆续抵达、迅速展开、深入侦察、周密部署、待机进攻。在准备停当之前,决不敢贸然出击。

    一切停当之后,便发出最后通谍。在伊拉克理亏心虚、意志动摇时,1991年1月17日,才发起空袭——离1990年8月6日已经5个多月了;2月24日,趁伊军撤退时才发起“沙漠军刀”行动,开始地面出击。

    由于伊拉克比美国还心虚,才让美国获得了空前胜利。这个一边倒的结果,不仅完全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之外,就是美国自己也大喜过望。美国终于走出了越战失败和两次石油危机的巨大阴影,从此又“牛”了起来,变成了笑傲江湖的“真老虎”。

    七、伊拉克惨败的主要原因是被动应战

    海湾危机一发生,美国就决意狠狠打击伊拉克。美伊战争已经不能避免,无论伊拉克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应战。

    起初,美国在伊、科的邻国沙特阿拉伯只有一个师,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最怕伊军乘虚而入,为了迷惑伊军,只好大唱“空城计”:天天播放大批美军陆续抵达的假消息。

    如果伊拉克先发制人,全力消灭了这一个师,并以大批俘虏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或者,趁美军陆续到来、立足未稳、阵势混乱之机,全力以赴,孤注一掷,则多国部队必将惨遭失败——最起码,战争的结果也绝对不是一边倒。

    早不撤退晚不撤退,偏偏就在美国最后通谍限定的时点撤退,结果伊军全部暴露出来,把屁股撅给人家打,成了美军的活靶子,才兵败如山倒。

    须知,现代化战争的要诀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正如《地道战》主人公对《论持久战》的理解:面对强敌,光想法藏不想法打,结果是光挨打。

    毛泽东还说过:无准备的优势不是优势。

    伊拉克准备如此充分,在5个半月里,却一再错失战机,最后临战而逃,就是推翻了准备,就是放弃了优势。反主为客,兵家大忌。

    然而,世人却只看到了高科技武器是美军胜利、伊军失败的唯一原因,完全忽略了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言。这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军人的极端苦闷。

    1998年4月19日《参考消息》:美国当代军事学教授迈克尔.邓肯.怀利认为,在未来战争中,《高素质士兵比高科技武器更重要》——反应敏捷、训练有素的部队,可以绕开敌人的高科技武器,进行近距离作战,杀伤效果与高科技武器相同。

    确实,高素质士兵比高科技武器更重要,而高超的战略又比高素质士兵还重要。最关键的,则是坚毅的战心、果敢的勇气——这是主心骨。

    八、战争的性质——这是一场全球争霸赛

    首先,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形式是侵略,实质是第三世界对帝国主义掠夺初级资源的反掠夺斗争。

    美国随后发动的海湾战争,则是对第三世界的疯狂镇压。

    正如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所说:李岩的个人悲剧演化成了全中华民族的悲剧。伊拉克的惨败,首先是伊直属阿拉伯世界的失败,也是伊所属第三世界的失败,其次是伊后台的失败——苏联加速解体(1991年8月19日事变),最后,又是日本、欧盟的失败。总之,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构建起了国际“新秩序”。

    在冷战结束之际,这次海湾战争,不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倒退、革命与复辟的战争,而是一场全球争霸赛。

    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是天然的有机整体。对于海湾战争这么重大的国际事件,决不能单纯地仅仅从军事这一个方面去诠释。

    可惜我不是一个纵横家,又缺乏详尽的资料,难以作出服人的论定。值此海湾战争爆发十周年之际,姑妄言之,以祈祷全人类的和平与国际间的平等。

阿门——希伯来语:但愿如此。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孙悟彻

2001年1月

孙悟彻的部分文章:

《毛泽东的“耕者有其田”》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领袖、导师、领导的区别》

《剥开“三农问题”的核心》

《“初税亩”全析》

《中、日两国现代化路线之比较》

《回首当年<故乡的云>》

《国际环境演变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

《海湾战争十周年祭》

《回顾美国的对华战略》

《彻底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方案》

《中国社会革命史简析》

《中国社会革命史简表》

《如何通俗地理解“投资报偿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814.html

更多阅读

选读革命领袖抗日诗歌,激发今日抗日情怀 领袖情怀简谱

大地微微网编者按: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到来之际,正逢日本政府作出“解禁集体自卫权”决定、妄图复活军国主义。2014年,还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我们在此刊登三位革命领袖的几首抗日诗歌。这几首诗歌,是抗日时期千百首明志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纪录片

百科名片 海湾战争示意图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

将来的中日一战必是“复仇之战” 中日最后一战

将来的中日一战必是“复仇之战”文/孙玉良中日因钓鱼岛这个不毛之地之争越来越厉害了。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中国外交部及对外发言人的表态来看,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甲午战争120周年

声明:《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海湾战争十周年祭》为网友超级好脾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