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传奇】 华为富士康两家总部同处于深圳的企业,都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巨舰,赫赫有名,庞大强壮。它们也都是在B2B领域扬名立万的。华为向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富士康给苹果等个人电脑企业代工制造产品。同时,它们都在近年尝试开拓新的业务板块,做面向消费者终端产品和服务。 2009年富士康推出“万马奔腾计划”,宣布要在中国三四线市场开上万家家电连锁商场,销售消费电子产品。不到两年就已经颓势明显,偃旗息鼓了。豪情万丈地开始,轰轰烈烈地结束,很像一个无可奈何的笑柄。 华为的终端产品经营却在艰难试水中渐入佳境。社会渠道的建设不断攻城略地,队伍的经验和战斗力也越来越强。2012年终端产品营收就达到75亿美元。特别是精心推出的明星产品P6来势汹汹,让人看到巨大的市场能量。 富士康的“万马奔腾”实际上被别住了马脚的,但是绊倒万马奔腾的石头,为何对华为无碍呢? 【胜出奥秘】 最大的开关在于自主品牌。富士康虽然擅长生产终端产品,但是没有品牌主权,再好的制造技术和能力,只是一个代孕的肚皮。而华为虽然以做电信运营设备和解决方案为主,但它始终紧紧扭住一个主轴,就是不断塑造自主品牌。所以无论品牌营销的理念还是能力,在进入消费市场的时候都没有太大的障碍。需要补课只是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调整产品设计和销售方式。 【品牌上策】 民营中小企业的资源无法和这些大鳄相提并论。在进行自主品牌经营的时候,更是要加倍小心,明白成功的关键所在,钱花在刀刃上,一击必中。 【人生锦囊】

富士康是郭台铭先生个人拥有的企业,而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只有公司不到百分之二的股权。不同的股份安排带来的员工归属感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一个是不断发生十几连跳,一个在2012年发了总额125亿的年终奖,老板的胸怀决定了企业的文化性质。